APP下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21 年第12 卷总 目 次

2021-11-29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稀土研究进展

第1 期

析氧型贵金属涂层钛阳极的研究进展……………………………………王冰冰,谢刚,俞小花,田林,林琳,杨妮(1)

磷酸钠-氢氧化钠浸出氟化钙动力学研究……………………………………………………薛祥,张新英,杨亮(8)

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进展……………………………………陈军,张文娟,马保中,王成彦,陈永强(13)

硫代硫酸钠浸出贵州卡林型金矿………………………………………邱洋,黄成戈,唐道文,管桂超,许才武(22)

铜精炼过程中砷、锑的脱除研究现状…………………………………彭忠平,沈强华,谢文东,张周,雷晋淇(28)

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取硫酸氧钛……………………………………………熊民,史冠勇,田磊,刘重伟,徐志峰(34)

不同CaO 源固废对钙长石全固废陶瓷矿相和性能的影响……………………………………邢芩瑞,马远,李宇(39)

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结构构件及电解水研究进展……………………贾静雯,张梦凡,张振民,余长林,梁彤祥(49)

铝合金蓄能器壳体冷挤压成形多目标优化………周志伟,龚红英,贾星鹏,嵇友迪,施为钟,廖泽寰,许元中(67)

NaYF4:Yb,Er@SiO2的高温相变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甘明龙,李亚萌,傅俊祥(75)

循环应变-高温退火制备Al-Cu-Li 合金单晶………………………………刘超,陈继强,文锋,李奇龙,赵鸿金(81)

大口径薄壁白铜管无外模扩径拉拔数值模拟……………刘志林,何凯,文继有,仝悦,寻坚,胡汉全,林高用(90)

基于改进VMD 和GA-BP 神经网络的砂岩破裂过程预测方法…………………………罗小燕,黄祥海,汤文聪(99)

我国典型铜冶炼厂防渗设计探讨……………………………………………杜龙,刘晓峰,汪金卫,唐笑,金志斌(108)

镁稀土合金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吴国华,张国庆,童鑫,张亮,丁文江(116)

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制备YNi 合金……………………………………王玉香,赖华生,文小强,刘雯雯,洪侃(126)

稀土Y 对6.5%Si 高硅钢拉伸性能的影响…………………………………赵海斌,秦镜,刘德福,张迎晖,汪志刚(131)

第2 期

ZnS 掺杂Fe2+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对矿物浸出的影响………凡杰,谢刚,田林,俞小花,王冰冰,王品杰(1)

低共熔溶剂电化学回收废铅膏可控制备铅粉的研究…………………………………………………耿笑,汝娟坚,华一新,张文文,程明强,黄皓铭,王道祥(8)

我国铜、铅阳极泥脱砷工艺研究现状……张金池,张福元(14)

铜渣改质、磁选及磁选尾渣制备陶瓷的基础研究………………………侯霖杰,孟昕阳,王宏宇,王治飞,李宇(23)

二维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王颖, 杨传玺,王小宁,朱青,董文平,杨诚,吕豪杰,王炜亮,樊玉琪(30)

喷射沉积Al-12Si-0.6Mg 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许春停,郭祊鹤,张辉,吴瑛,王日初,蔡志勇(43)

吸收层及缓冲层厚度对Cu3BiS3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方毅,赵文宁,韩修训(50)

Bi2MoO6的形貌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张川群,周勤,徐冲,刘新,谭颖,黄微雅(56)

艾砂磨机在锂云母浮选分离的应用………………………童佳琪,廖紫鑫,朱玉华,吴季,袁程方,吴彩斌(66)

铜矿区含低浓度NH4+-N、Cu2+污水的处理…………………………………靖青秀,彭建,张呈熙,黄晓东,游威(72)

赣江上游河道氮污染分析评价…………………………………………陈明,刘正芳,刘友存,许燕颖,邹杰平(79)

基于导波技术的尾矿坝溃坝预警研究………………………………………………汤紫凯,何文,林凤翻,秦政(90)

监测预警技术在泥石流灾害中的应用………………………………………徐根祺,温宗周,李丽敏,马婧,姚怡(97)

降低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残留稀土的对策探讨…………………………………吴昊,邱廷省,严华山(105)

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分离生产取水定额调研分析及研究…………………………………………………张选旭(113)

中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政策效应评估………易璐,郑明贵(120)

第3 期

基于MetCal 的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全流程模拟计算…………………………汪金良,周瑞,刘远,童长仁,罗仙平(1)

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及发展趋势综述………………………………………………刘家辉,宁志强,谢宏伟,宋秋实(12)

钴资源氨法回收研究进展……………………………………………………郁建成,马保中,马玉天,赵健,王成彦(20)

兰炭替代部分焦炭对焦炭层透液性的影响………刘颖超,张军红,刘燕军,刘迎立,王晓光,佘雪峰,王静松(29)

蓝钨氢还原制备钨粉工艺研究………………………………………喻相标,肖杰,郭少毓,肖义钰,廖春发,姜平国(35)

砷锑烟灰NaOH 常压碱浸分离砷锑的工艺…………………………………喻小强,徐家聪,易勤,温盛汇,田磊(42)

第4 期

铷矿熔融水淬渣的碱浸动力学……………………………………………………张全矿,马保中,王成彦,陈永强(1)

疏水低共熔溶剂萃取金属离子研究进展……………………………………………………………张鹤鹏,陈金清(9)

仲钨酸铵蒸发结晶过程中杂质元素的析出行为…………………………………………吕世杰,罗前程,李江涛(19)

Al-Ni-Er 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赵芬妍,章立钢,聂玉崧,缪昊天,刘立斌(50)

Na2CO3-NaCl 混合焙烧法分解废SCR 脱硝催化剂的研究………………………………………………曹才放,庞 振 升, 员 壮 壮, 王 瑞 祥, 聂 华 平, 李 来 超(63)

铜锰渣酸浸及选择性硫化沉淀法回收铜工艺……………………………邬建辉,陈小松,谌思磊,王翊民,严润(70)

短流程4N 碲生产实践………………………………………………………王亚东,房孟钊,黄向祥,伍刚华,罗杰(77)

岩石应力波分形分析方法的研究…………………………………………………金解放,钟依禄,余雄,徐虹(85)

排土场滑移失稳次声信号特征研究………………………………………………李深海,何文,林凤翻,郑场松(92)

纳米陶瓷球作细磨介质下的磨矿动力学………………………………………赖俊全,向子祥,李雨晴,吴彩斌(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铜尾矿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分析……林锦,陈云嫩,陆柳鲜,刘俊,王俊峰,邱廷省(106)

地球化学样品中硫、铁、铋、铅、锑、砷、汞等元素的组合高效测定方法……………………………………………刘卫,郭颖超,谷周雷, 彭香景,张晓敏,张婉玉(113)

基于熵权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滑坡综合预警……………………………王丹,饶运章,石亮,张美道,张吉勇(122)

焙烧制度对稀土精矿中铁、铝等杂质浸出行为的影响…………………………………孙亮,李玉虎,宋健清,张敏(27)

异丙醇溶析铝酸钠溶液制备高纯氢氧化铝……………………………………殷倩楠, 金会心, 肖媛丹, 郭育良(33)

单晶型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对比………………………………………饶先发,李宝宝,楼轶韬,黄锦朝,吴成威,邱玉萍,况磊,施宣波,钟盛文(42)

热处理对典型低合金钢棒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陈志强,林银河,蒲春雷,田野,尹国亮,赵贵州(51)

氧化钨/碳纳米管膜复合负极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文敏,徐子其,张克,李轩,胡君辉,罗虹,尹艳红(58)

SiCp/2014Al 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周朗牙,王日初,王小锋,蔡志勇,董翠鸽(66)

铈基抛光粉抛光工艺的多响应稳健优化设计……………………………………………李春丽,李欢欢,卢虎生(75)

铝箔剪切机碎屑收集管优化设计……………………………………………………刘跃,常玲玲,李会荣,管小荣(82)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评价…………………………………………邹国良,刘娜娜(88)

利用尾矿制备地聚物研究现状及展望…………………………………佟志芳,曾庆钋,王佳兴,温皓,胡晓飞(96)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效果 …………………………曾玉,曾敏静,程媛媛,龙焙,李新冬,张斌超,黄思浓,易名儒,林树涛,陈月茹(104)

稀土材料的制备与高端应用………………………………………唐政刚,张达,解志鹏,苏咸凯,戴永年,梁风(112)

氟碳铈矿分解脱氟过程研究………杨英,孙树臣,涂赣峰(126)

第5 期

二次铝灰酸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晁曦,张廷安,张宇斌,吕国志,陈杨(1)

酸性溶液除氯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张阳,史丙丁,马保中,王猛,王成彦(10)

回收工艺对再生铝合金性能影响述评…………………………………袁蔚景,凃杰松,李银华,徐宛星,段海涛(18)

铜渣中铁硅分离的研究进展………………………………………………包焕均,张晓雪,王洪阳,张璇,张文韬(30)

高硫铝土矿微波焙烧脱硫预处理及焙烧矿高压溶出性能……………杨黔, 金会心, 殷倩楠,肖媛丹, 王尚杰夫(39)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主金属价态变化规律……………………………………………………………朱佳俊,黄凯(46)

铜冶炼炉渣缓冷工艺技术应用实践…………………………………………………岳建峰,刘智勇,罗羊,刘建军(55)

基于晶界图像的白铜BFe10-1-1 合金耐蚀性预测模型……………………………董跃华,满敬金,汪志刚,汪航(61)

不同含水率红砂岩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耗散特性……………………………………………金解放,余雄,钟依禄(69)

某含金银铜硫矿石的低碱铜硫分离与伴生金银综合回收…………………………邱廷省,董浩,严华山,吴昊(81)

基于EW-AHP 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隧道瓦斯风险评价……………………………………………陈国芳,卫豪(89)

基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评价…………………方立发,柯愈贤,王成,曾杰,廖宝泉(96)

产业集群视角下江西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冯羽生,徐水太,许礼刚,闫光礼(103)

硫酸浸出磷石膏中稀土的动力学研究………………………………………………余伟健,管青军,眭滢,张方(110)

液相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研究现状…………………………………………………………宋恒恒,汪金良,王厚庆(119)

混合稀土元素对HRB400 钢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朱福生, 陈荣春,杨 宇 鹏, 李 春 红, 廖 志 金, 刘 燕 平, 汪 志 刚(126)

喜报……………………………………………………………(9)

敬告作者……………………………………………………(88)

第6 期

有机酸选择性浸出钢铁厂转炉粉尘中的锌………………………王哲,王京秀,林银河,尹国亮,刘淑兰,罗林根(1)

底吹炼铜熔池液面波动数值模拟……………………………戴志海,张斌,彭金鹏,李明周,葛诗怡,袁启盛(9)

转炉渣热闷法直接上线工艺处理概况及应用……………………陈虎,陶钰禧,周朝刚,赵定国,王书桓,艾立群(17)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含锆废盐中ZrO2的回收工艺……………………………侯义飞,孙健,白妮,孙永芬,居殿春(26)

溶胶凝胶法合成811 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黄吉丽,梁钊,郭乾坤,钟盛文(35)

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张勇, 何小娟,喻成龙,鲁美娟,罗运阔,方汉孙,黄华军,郭新春(42)

材料基因工程及其在海洋工程用钢中的应用………………………………………李嘉欣,王香,董卉羚,韩建兴(50)

不同氮气压力烧结对WC-TiC-NbC-Co 硬质合金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蒋俊鹏,欧阳水林,钟志强,邱联昌,郭圣达,谭卓鹏,陈颢(57)

奥氏体变形温度对Ti-V 复合微合金钢析出动力学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倪玲玲,张可,袁文洋,付锡彬,叶晓瑜,张龙,孙新军,钱健清(64)

Ti-V-Al 轻质记忆合金的研究进展………………………冯欣欣,衣晓洋,王海振,张尚洲,高智勇,孟祥龙(72)

超声滚压处理7B85 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陈蔚清,徐观明,崔紫依,余家甜,张雪辉,王春明(80)

微波活化对过硫酸盐降解典型选矿药剂苯胺黑药的影响……………张磊,祝思频,张青青,袁熙,罗仙平,王春英(88)

根土复合体材料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进展……………………………………………陈飞,施康,钱乾,罗特(96)

钢中稀土镧、铈、钇分析检测研究…………………………………李杰,张真铭,王长青,曾波,杨小刚,赖朝彬(105)

稀土Y 与喷射沉积技术对铝铁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戴琨,汪志刚,王和斌,叶洁云(113)

镧铁合金中14 项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温世杰,陈绯宇(123)

猜你喜欢

稀土研究进展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先进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再谈稀土六价铬镀铬
王牌稀 土
国之所幸——记“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2020年我国稀土年度开采量将控制在14万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