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繁新品种 示范新模式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十三五”成效

2021-11-29杨兴丽李治勋周晓林王先科朱星省刘英杰

河南水产 2021年1期
关键词:淡水鱼示范点鱼种

杨兴丽, 李治勋*, 张 芹, 周晓林, 王先科, 朱星省, 刘英杰

(1.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450044; 2.南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南南阳, 473000;3. 商丘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南商丘, 476000)

河南地处中原,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优越。鲤、草、鲢、鳙、鲫、鲂等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历史悠久。大宗淡水鱼在河南全省占主导地位,全区域均有养殖。2019年全省水产养殖总产量约87.86万t,其中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约75.22万t,占整个养殖产量的85.61%,鲤产量21.32万t,排在第一位,其他品种依次为鲢19.33万t,草鱼13.79万t,鳙13.75万t,鲫5.23万t,鳊鲂1.05万t,青鱼0.72万t。大宗淡水鱼在保证全省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方面起到了支撑性作用

“十三五”期间,郑州综合试验站依托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岗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省、市、县渔业主管部门和示范县技术骨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围绕体系“十三五”重点任务,结合本区域渔业特点,突出重点,树立典型,打造亮点,对河南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竞争力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推动渔业技术创新和引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支撑作用。现把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引进新品种,建立扩繁基地

“十三五”期间,郑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新品种,建立扩繁基地,探索出适宜河南不同地区特点的高效养殖模式,较大提高了养殖效益,有效解决了本省苗种供给问题,同时也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苗种供应基地,对推动水产良种的转型升级和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引进长丰鲢,建立南阳繁育基地,形成高效养殖模式

长丰鲢生长快、体型好、遗传纯度高、性情温顺,比普通鲢产量提高18%~25%。2016年在长江水产研究所邹桂伟所长研究团队支持下,引进长丰鲢后备亲鱼300组,可繁育亲本50组,在南阳宛城区金阳光水产养殖合作社挂牌建立扩繁基地。基地通过构建亲鱼强化培育、人工催产、自动化环道孵化等规模化人工繁育系统,催产率、孵化率、出苗率“三率”均达到85%以上;共繁育水花5.7亿尾,培育大规格鱼种(50 g以上)143万尾。主要示范到南阳、洛阳、郑州、商丘、信阳等地,同时辐射到陕西、山西、湖北等省份。

探索出长丰鲢高效养殖模式1个。在池塘中把长丰鲢水花培育成10~100 g/尾不同规格的苗种,投放到可控的中小型水库增殖,2~3年可长至2 kg以上的上市规格。长丰鲢在水库中生长快、抗病力强、体型好,价格高,鱼种需求量逐年扩大,在繁育基地周边,形成了以池塘快速培育苗种,投放到水库的高效养殖模式。

2.建立商丘福瑞鲤扩繁基地,优化扩繁技术

在商丘建立福瑞鲤扩繁基地,优化扩繁技术,完善繁育设施,苗种繁育逐年稳步扩大。福瑞鲤生长快、体型好、遗传性状稳定,比普通鲤鱼生长速度快20%,饲料系数低0.1~0.2。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董再杰研究员团队的支持下,采取家系间繁殖策略保持子代优良品质。扩繁基地严格按照制订的良种生产操作技术方案和规范,进行家系间雌雄个体的配对,保证了繁育群体优良性状的延续性。

(1)人工繁育

采用室外培育亲鱼、室内人工控温批次繁育技术。在900 m2封闭型和500 m2半封闭型工厂化育苗车间,实现按订单、分批次工厂化生产,每年3~6月进行多批次繁育,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苗种需求。共繁育水花9.64亿尾,在商丘、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永城等地示范,同时辐射到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省市。

(2)养殖模式

探索出福瑞鲤适宜本地区的3种高效养殖模式:主养周年养成、主养两年三茬养成模式、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

周年养成:当年4月初繁育的水花,培育成10 g左右鱼种后分塘,按照预计产量,福瑞鲤投放密度2000~2500尾/667m2,同时套养200~300尾/667m2的花白鲢鱼种。到第二年的5~6月养成规格为0.9~1 kg的商品鱼出售;

两年三茬模式:第一年1~3月放规格为100 g鱼种2000~2500尾/667m2,8~9月养成出塘;投放50~100 g鱼种,第二年的5~6月养成出售;接着再次投放100~150 g大规格鱼种,年底养成。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品种生态位的特点,综合考虑水体容量、产量、市场需求、饲料成本等因素,开展多品种生态混养,科学构建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增效显著。

主养“福瑞鲤+草鱼+鲢、鳙+鲫”模式,667 m2新增纯收益1000元以上;“草+福瑞鲤+鲢、鳙+异育银鲫‘中科5号’”模式,667 m2新增纯收益2000元以上。

3.建立松浦镜鲤扩繁基地

在郑州建立了松浦镜鲤扩繁基地。松浦镜鲤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耐低温,饲料转换效率高;头小背高,出肉率高,较普通鲤增30%以上,基本无鳞,肌间刺少,肉质细嫩。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石连玉研究员团队支持下,开展松浦镜鲤适应性研究,探索出亲本早培育、催产剂复配组合、准确剂量、精准催产时间、繁育水温调控等相关配套技术,在郑州地区比原产地提早30~40 d繁育,保证苗种提早投放,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繁育水花6000余万尾,培育夏花1200万尾。

形成了松浦镜鲤适宜河南沿黄地区特点的两个高效养殖模式:主养周年养成、两年养成模式。

周年养成:按照设计产量,松浦镜鲤投放密度1500~2000尾/667m2,当年水花培育成的10 g左右鱼种,同时投放密度200~300尾/667m2的花白鲢鱼种,到11月底养成规格为0.9~1 kg的商品鱼出售;

两年养成:当年5~6月水花当年底养成50 g左右的鱼种,第二年1~3月投放,投放密度2000~2500尾/667m2,到9~10月养成1 kg左右的商品鱼出售。

二、开展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技术集成与示范

郑州综合试验站积极开展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体系各相关技术,以“良种、良法、良饵、良机”为核心,以绿色高效养殖模式为重点;以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增收、增效、绿色”整体性示范效应,引领沿黄集中连片池塘生态发展方向。在荥阳黄河滩郑州邦众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核心示范点,是体系第一批14个核心示范点之一。主要开展了:

1.池塘设施工程化构建技术

根据黄河滩区特点,结合养殖基地“养殖池塘+生态湖”的模式,在4纵6横生态沟基础上,新建50 cm×50 cm×310 m的循环水沟渠,养殖尾水经过太阳暴晒、有机物氧化等,进行自然净化。

进行了生态湖改建:针对荥阳市黄河滩涂的养殖特点,汲取《养鱼经》道法自然智慧与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的精髓,完成了基地规划设计,改变传统渔场模式,将4.95 hm2黄河滩地开发成现代化的生态渔场。结合养殖基地“标准化池塘+生态湖”模式特点,提升集约化水平,完成示范点的区域性水产养殖规划与改造工程设计。

2.池塘环境生态设施与装备构建技术

在池塘、生态湖中架设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鸢尾、美人蕉等适宜植物进行水质原位修复,同时收获优质蔬菜,美化养殖环境,增加效益。

应用自主研制的新型渔业机械,如:太阳能增氧机、臭氧消毒净化机、生物膜净水机等新型节能装备,建立良好的池塘生态系统,达到节能、环保、健康养殖的目的。

采用信息技术建设了养殖场区内信息化监控系统,实现养殖过程全天实时在线监控;同时建立了水质在线检测系统和鱼病远程诊断系统,实现核心示范点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3.规范化良好技术

采用投放优良品种(覆盖率100%)、投喂优质高效能、低排放饲料;生态防控减少病害发生、应用吊水技术提升黄河鲤品质等措施,提升核心示范点产品品质;生态湖采取多营养层级、低密度养殖模式,提高产品品质。

4.区域性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技术集成与示范

通过集成设施与设备、生态工程、鱼菜共生等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池塘+生态沟+生态湖”循环水养殖模式,实现整个养殖小区养殖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综合增效20%以上,节水减排30%以上,核心示范点减少N、P等物质排放10%。制定了“黄河滩涂提质增效型生态养殖模式”规程,该模式辐射推广近30 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核心示范点第一个通过了体系验收,并以此为标准和样板,验收其他示范点。

三、建立大宗淡水鱼加工示范基地

开展大宗淡水鱼加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立了大宗淡水鱼加工示范基地,是体系全国9个基地之一,主要开展黄河鲤深加工示范,填补了国内鲤鱼深加工空白,延长了产业链,保证鲤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1.联系岗位专家协助河南黄锦立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建成全国首条黄河鲤速冻加工生产线。

2.协助企业开发了速冻“三去”黄河鲤鱼产品,进一步优化黄河鲤液氮速冻加工生产工艺,18道工序仅需8 min,制定了详尽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共生产“三去”黄河鲤鱼260余万条、加工原料鱼2800余t。

3.研发了红烧、清蒸、麻辣、糖醋4种口味黄河鲤熟制品,经过几分钟加热,就可以端上餐桌,快捷方便,解决了家庭吃鱼制作麻烦,口味难调等问题。

“十三五”期间郑州站通过示范体系各相关技术,主持获得省部级三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发表论文11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收录3篇;主持制定地方标准3项;建立3个新品种河南繁育基地;建立国家大宗淡水鱼核心示范点、加工示范基地各1个,为河南大宗鱼类的绿色高效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围绕体系重点任务,结合河南大宗淡水鱼类区域性特色,秉承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能力,促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渔业发展。

猜你喜欢

淡水鱼示范点鱼种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示范点打造切忌堆“盆景”
探究养殖技术改进对淡水鱼肉品质的影响
高温抬升淡水鱼价格 国庆节后涨情可能缓解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命名并授牌的“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名单
冬放鱼种技术
宾县 党建示范点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