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食品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
2021-11-29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迟腾
文/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迟腾
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作为政府打造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始于九十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此,下面介绍绿色食品的属性特点及申报相关事项。
一、属性特点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具有三大基本属性:一是 农业属性;二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注重提升品质,要突出质量属性;三是作为质量证明商标,彰显品牌属性。其特点:
(一)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即实行两端检测,从生产基地到最终产品都要进行检验检测,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环境和产品检测报告。
(二)全程执行标准。要求全过程均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等。
(三)严格把控农药、肥料投入。绿色食品要求农药使用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只能使用准则允许使用清单内的农药。肥料使用要遵循无机氮肥用量减半原则,提倡使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注重提升产品品质。
(四)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实现可追溯。申报获批的绿色食品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并附企业信息码,消费者可通过企业信息码查询绿色食品的真伪。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资质条件:
1.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单位;
2.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
3.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至少稳定运行一年;
4.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
5.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
6.申请前三年内无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二)申请的产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2.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3.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4、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三、申报程序
申请人向本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标志使用申请书;资质证明材料;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规范;预包装产品包装标签或其设计样张;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受理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在产品及产品原料生产期内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完成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现场检查合格的,工作机构书面通知申请人,由申请人委托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对申请产品和相应的产地环境进行检测;现场检查不合格的,工作机构退回申请并书面告知理由。
检测机构接受申请人委托后,安排现场抽样,并自产品样品抽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环境样品抽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提交工作机构和申请人。
(四)省级工作机构对完备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与申请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缴费,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未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四、其他事项
(一)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申报前,需在企业内部设置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专岗,并通过网上培训获得内检员资质后方可申报。
(二)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和申报要求不定期进行更新,有申报意向的企业可以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方网站查询和下载。
(三)绿色食品认证需要缴纳费用。主要包括检测费用、认证审核费及标志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