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白色污染 大力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

2021-11-29苏优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7期
关键词:博乐市残膜残留量

苏优丽

(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农业发展中心, 新疆 博乐 833400)

0 引言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白色污染对土壤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种植农作物时使用的地膜含有高分子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成分,这种成分制作的地膜不会被任何的物质腐蚀会长期存留在土壤里,长期存在土壤里就会对土壤的通透性造成影响,危害土地的质量,一旦土地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农作物的生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受到损失,影响农业种植业的发展。

1 残膜污染的概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水平也在不断优化和提升,农用塑料膜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了更为合理的环境,随着地膜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加重,大量废弃的地膜在土壤中滞留会形成永久性的垃圾,对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都非常不利,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另外,农用地膜在使用之后的随意丢弃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大部分农用地膜的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此类物质无法短时间进行分解,废旧残膜的存在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白色污染。

1.1 残膜危害性

1.1.1 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土壤的渗透性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关键,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主要利用重力向土壤深层移动。如果土壤内存在残膜则会对原本的土壤结构产生影响,导致水分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碍,水分的渗透以及移动速度也会变慢,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下渗质量,增加土壤盐渍化的发生速度。另外,大量残留农膜的存在还会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产生影响,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1.2 对农作物的危害

残膜碎片在土壤内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阻碍水分以及各类养分的循环活动,最终导致土壤板结情况的发生,阻碍植物的根系生长,影响其对于营养的吸收。另外,残膜的存在还会影响施肥的质量,导致肥料渗透障碍,降低肥料利用率。有调查统计表明,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率3.08%,子叶期棉苗死亡率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12.9 cm,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据统计,有187.5 kg·hm-2残膜的土地,生产9 420 kg玉米,比无残膜对照田减少玉米909 kg,减产率8.8%[1]。

1.1.3 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

由于回收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1.1.4 对牲畜的危害

牛羊等食草类牲畜在冬季没有青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农作物秸秆进行喂食,如果秸秆混有残膜,会导致牛羊等家畜食入到腹中,进入牛羊的气管里,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造成牲畜死亡。

1.2 残膜治理的意义

随着残膜在土壤里存在的时间越来越久、对土壤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不光会影响到土地的质量还会对农产品的二次种植造成减产的影响。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现阶段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导致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加强废旧农膜污染治理工作,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对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耕地的永续利用、建设美丽乡村、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目标

博乐市土壤普查结果表明,辖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呈逐年加重趋势。2008年、2009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地膜残留量为151.95 kg·hm-2,其中贝乡163.20 kg·hm-2,达镇107.25 kg·hm-2,乌镇14.51 kg·hm-2,西边乡镇平均地膜残留量52.50 kg·hm-2;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地膜残留量277.50 kg·hm-2,东部乡镇地膜残留量高于西部乡镇场地膜残留,最高样点地膜残留量483.00 kg·hm-2;博乐市以东由于常年连茬种植棉花,地膜残留严重农田(450.00 kg·hm-2以上)面积约占0.66万hm2,地膜残留量中等农田(270.00~450.00 kg·hm-2)约占1 106.67 hm2;西部乡镇场农田及东部乡镇后续开发地地膜残留量相对较轻农田(小于270.00 kg·hm-2)约占2万hm2。

为了能够督促残膜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博乐市根据自治区、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制定了如下残膜污染治理目标:2018年残膜回收量达到70%,2019年达到75%,2020年达到80%。2021年计划推广玉米无膜栽培0.33万hm2。

3 治理地膜污染的措施

3.1 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必要性

残膜回收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捡拾以及机械回收两种,人工捡拾的应用时间比较长,但是实际捡拾中需要耗费的人工比较大,人力成本投入比较高,工作强度比较大,整体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加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地区种植工作开展人员多为妇女或者老年人,很难实现有效的人工捡拾工作。而机械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升残膜回收质量以及回收速度。近两年引进机具性能趋于成熟,残膜回收基本实现膜杆分离、起膜、打捆等一气呵成。一方面是博乐市政府从浙江引进了残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君孚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可完成残膜回收再利用。博乐市以东的产棉区引进的残膜回收机大多数为一体机,部分地区引进分体机。相对来说一体机回收配套动力在88.26 kW(12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该机操作使用简便、回收残膜干净、残膜效率高,每台机械作业量10~13.33万hm2·d-1左右,每台机械正常运转作业面积在266.66~320.00 hm2之间。

3.2 通过补贴政策推广残膜回收机械

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坚决打好打赢净土保卫战,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强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新政办发〔2018〕66号)精神,依法推进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以全市棉花、玉米残膜污染治理整体推进为重点,大力推广地膜减量技术,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回收机械,积极发挥农民、回收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提高废旧农膜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凡购买残膜回收机械的农户补助机具总价的50%,凡不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内的回收机械,由博乐市农田废旧地膜回收项目资金补助总价的50%。回收残膜政府按300元·hm-2补贴标准发放残膜回收款,同时举办村队农牧民夜校补助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出台惠民政策提高了农民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农民对耕地的绿色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能做到从源头防控农田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3.3 地膜污染治理主要工作措施

要想提升残膜污染的治理效果,首先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地膜的质量,可通过抗老化物质的添加提升地膜的使用时限以及质量,避免残损情况的加重,便于后期回收的质量以及效率,尽可能减少残碎地膜在土壤中的混入。其次相关技术研发部门需要加强对各类残膜回收器械的研发以及推广,不断提升残膜机械回收的质量和速度。另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工作内容以及责任,积极加强残膜机械回收技术的推广,可通过实验基地建立等方式对机械残膜回收的优势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展示,提升残膜回收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残膜对土壤、棉花产量、农机作业效率都有影响,回收残膜是当务之急。农业技术革新、科研成果应用,让残膜变成原材料继续服务农业的梦想得以实现。今年博乐市农业部门在购置残膜回收农机和引进残膜回收企业上有了新突破,这标志博乐市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后续工作仍需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需要农机部门强化服务、引导农民群众回收残膜。有效提升农民群众回收残膜的积极性,才能让这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利国利民、造福农村,惠及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博乐市残膜残留量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新疆博乐市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探究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绿洲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探究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