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易发故障及维护策略研究
2021-11-29阿尔达克解地力别克
阿尔达克·解地力别克
(福海县农业农村局,新疆 福海 836400)
0 引言
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是我国农业高效生产的关键,但由于农机的使用者未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技巧,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农机使用不当问题,造成机械故障。农机故障一旦产生,不仅会延误农业生产进度,还会对农业生产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1]。因此,为了保障农机工作状态良好且稳定,不仅要规范农机的操作,还需总结各类频发故障并究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预防,从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检修入手,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尽最大可能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1 农业机械的易发故障
现如今农机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已经较为普及,总结其使用过程中的易发故障,发现各类农机易发故障种类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农机自身的故障和人为操作引发的故障。
1.1 农机自身的故障
农机自身的故障与农机质量有关,不同厂家所生产制造的农机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核心部件是否做了针对性的防护、加固、防锈蚀等保障措施。若防护措施欠缺,则在震动频率高、湿度高、有腐蚀性物质等特殊工作条件下更易出现故障。
1.2 人为操作引发的故障
人为操作引发的故障常是由于操作错误或者使用不合理引发的,例如,操作人员并未按照标准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导致农机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农机一般都有一定的最高连续工作极限时间,若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也更易出现故障。
2 农业机械的故障成因
2.1 长时间高负荷作业导致零部件的磨损、变形和松动
零部件的磨损、变形及松动是农业机械最常见的故障,一般来说,农业机械具有长时间连续作业和高负荷作业的特点,尤其是在春耕秋收等时期,工作量非常大,且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很多情况下会面临不友好的作业条件,例如,地形起伏不平、气候情况恶劣等[2]。土地状况差时,农机在作业的时候会产生超出安全范围的振动,长时间作业易导致零部件的磨损加剧,也更易发生变形和松动。再加上大型农业机械零部件的复杂性高,涉及细小零部件种类众多,因此零部件的磨损、变形和松动等问题最为常见,若不加以处理会对农机的作业效率产生影响。
2.2 农药等腐蚀性物质导致零部件的锈蚀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农药、化肥等带有较强腐蚀性的物质,此外,金属部件长时间与水和空气接触,也容易锈蚀,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零部件的腐蚀和氧化而导致诸多问题,其中包括油箱的漏油、链条的锈蚀、皮带断裂等,轻则产生不必要的噪声,重则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需对易发生锈蚀的零部件尤其是重点零部件加以注意和防范。
2.3 不合理的改造和零部件更换导致农机的磨损加剧
在购置农机后,使用者常会根据工作条件对农机进行改造,提高农机的性能,或者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更换。而这些改造和更换通常是不合理的,因为使用者往往仅根据道听途说或者经验判断,盲目追求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对机械设备的运行原理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对农机进行“改造升级”,很有可能会增加部件的破损程度和速度,短期内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影响农机的使用寿命,得不偿失。
2.4 操作不当导致设备严重损坏
农业机械结构复杂,很多关键零部件较精细,农机使用者大多不会细心研读农机操作的标准说明书,而是在实际操作中摸索操作技巧。例如,运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时,为了图方便或节省成本选择了非标准型号的燃油,为了工作效率超出了最高连续作业时间,或者不按操作标准进行设备的操作等,这些情况下一旦发生问题对设备的损坏可能是致命的。
3 农业机械维护策略
3.1 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修
农业机械的持有者和使用者应该树立农机保养的意识,合理的定期保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故障的发生。农机的使用频率具有周期性特征,例如,春耕或秋收时期的使用频率更高,在这些农机运行时间长、负荷高的时期,很多零零散散的小故障更容易发生[3],因此应重点做好农机的保养。
保养和维修能够有效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农机设备使用完后应做好检修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地更换破损零部件;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避免泥沙灰尘、腐蚀性物质(农药、化肥)等不利因素对农机设备的危害;农闲时期虽然农机可能长期不使用,但仍要定期做好农机的检修,防止零部件老化等问题影响农机正常使用。
3.2 制定合理的农机使用规范和操作标准
除了农机自身的原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也是非常多的。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不重视农机操作规范,使用和操作农机时太过随意,而且在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下,形成了很多易造成故障的使用和操作习惯,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农机使用规范和操作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应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再配合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能够真正做到规范农机使用者的操作行为,纠正不良的操作习惯,还可以配合农机设备使用考核等监督措施,以此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与高效。
从农机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学习农机使用规范和操作标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中总结经验,锻炼农机的操作技能水平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定期的农机保养,农机空闲时间保持清洁和通风,农机投入使用之前先进行调试和检查等。通过这些习惯的养成,更进一步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为农业生产更好的服务[4]。
3.3 掌握科学合理的故障维修与应对方法
农机的定期保养和规范使用能够很好地减少故障的发生次数,但是并不能杜绝故障,因此当故障发生时,应掌握合理的维修和应对方法。农机制造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机使用的配套服务工作,建立专业农机售后服务团队,能够在故障上报时尽快做出应对。维修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有能力应对各种农机故障问题,并且能够将基本的故障应对措施传授给农机使用者并告诉他们故障成因和如何避免。即使农机因部件损坏但无法找到相同的部件替换,也应根据专业能力进行零部件的维修、相似零部件的替代或舍弃不必要零部件等合理的方式进行应对,尽最大可能保证农业生产进度不被延误。
4 结语
现如今,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农业追求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未来,农机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当前我国农机的使用现状并不乐观,农机使用的故障率较高,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这对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为了打好基础,需要从设备的易发故障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和优化,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农业机械的管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使用农机的技能水平,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出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