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农牧区基础教育现状探析
2021-11-29达古拉安喜明鞠圆圆阿荣高娃白海泉乌兰格日乐
刘 琦,来 英,达古拉,安喜明 ,鞠圆圆,阿荣高娃,白海泉,乌兰格日乐
(1.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2.通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通辽 028000;3.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第一中学,内蒙古 克什克腾旗 025300;4.内蒙古扎鲁特旗格日朝鲁学校,内蒙古 扎鲁特旗 029100;5.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位于我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人口有2 000多万[1],其中,农牧区人口占有率达一半以上.以行政区划分为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通辽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内蒙古中部地区包括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内蒙古西部地区包括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2].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明显,内蒙古经济增长极区为内蒙古中部地区,而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较缓慢.近10年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在内蒙古都是名列前茅,2020年最高的地区仍是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鄂尔多斯市,人均GDP达到了16.9万余元,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约在4.0万余元,锡林郭勒盟为7.9万余元,最低的地区为兴安盟,人均GDP仅为3.4万元,在10年间一直处于区内垫底位置.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步伐.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保障能力弱,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农村、牧区优秀教师少,教育资源匮乏,总体教育质量不高,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3].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主要实行政府办学,多方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农牧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有显著地提高,但由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与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4].笔者就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牧区基础教育现状作简要概述,分析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进农牧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1 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1.1 农牧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条件落后 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牧区人口分散,学校受这样的环境限制,使得农牧区学校的教学环境,现代化教学设施都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牧区中小学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从318.773 3万元增加到了810.572 0万元,整体教育经费的提高,使得农牧区中小学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相较于城镇重点中小学,农牧区中小学的关注力度还是欠缺,整体的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足,尤其在改善现代化教育资源上的资金不足.此外,对教学设备疏于管理,部分设备使用率较低,图书内容过于陈旧等情况在农牧区学校也是存在的[3].
1.2 农牧区小学生流失严重 进入20世纪,由于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农村牧区人口流动加速,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农牧区基础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点并校”政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首先,撤并村小合并为中心校;其次,将分散的农村牧区中小学向乡镇、县城集中,形成了“学校进城,集中建校”局面.再次,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三片地区”要下大力气,集中资源创建大量寄宿制学校[5].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也倾向于选择进城务工,最终在城市定居,使得农牧区小学生源不断流失.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2020年数据可以统计出,城镇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9.4%,而农牧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0.6%.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虽然农牧区的学校条件、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好转,但是大量村小、教学点被合并或撤销,农牧区中小学向旗县城市集中,使基础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3]的现状及随之产生了“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新问题.许多农村孩子进城上学,家长进城陪读,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对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农村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3].而且农牧区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也导致了农牧区学生数量减少,办学规模减小,导致教师编制的削减,出现了一个教师管理多个班级,一个教师讲授多门课程的情况[6].形成了教学质量差、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评价机制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增大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1.3 农牧区家庭对教育认识不够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分工变得更加丰富,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像利己主义、功利主义、金钱万能、追求享乐等错误思想也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教育上.农村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家处农牧区的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于主要靠耕牧和打工收入不多的农牧民家庭来说,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投资与投资结果是不成比例的,更不愿去承担其他的教育成本.虽然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每一位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但是来自家庭落后的教育观念认为上学只是学一些用不到的知识,他们不懂得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对子女展开应有的家庭教育;对于学习环节和学业阶段,农牧区家长通常无力辅导.而且很多家长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顾,即所谓的“留守儿童”.2021年内蒙古自治民政厅公开数据显示,全区有1.3万名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对于本就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童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家长不理解,更不知道怎样解决、如何疏导,甚至察觉不到[7].正是因为这些家长们不重视对子女教育的长远规划,也阻碍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4 农牧区学校师资结构和水平较薄弱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心智发育不成熟,十分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所以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品质、素质、能力会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甚至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牧区小学的发展前景[8].根据《2021中国教育年鉴》中2020年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地区城镇小学教师与农牧区小学教师的分配比为4.6∶1.0.农牧区小学的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不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就是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些骨干年轻教师大多也会申请调离或被调离,而本地教师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倾向于去城区学校任教,导致优秀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失衡,“招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年龄偏大的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不能及时更新最新的教育资讯,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和知识的了解速度慢,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和教材的变化,教学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由于农牧区小学师资配备不足,教师在上课之余还要考虑完成学校的各种检查和报告等,一人身兼数职精力自然不足,会间接影响教学成效.除此之外,对于农牧区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缺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的相对顽劣,有的又较自闭或自卑,作为教师要扮演双重身份,不但要传经授业,还要承担原本属于家长的教育责任,需要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综上所述,在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教育资源不均衡,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建设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家庭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凸显,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改善.
2 改善农牧区基础教育现状的建议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9],其中,促进教育公平非常重要,而农牧区的基础教育是能否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重要环节,否则,会影响全民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提高,所以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重视农牧区基础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要走出困境,需要采取精准的措施改变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教育条件,整体提高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教育水平.
2.1 政府加强精准投入,合理改善农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农牧区中小学的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需要政府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引领,更多地关注农牧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在硬件方面通过对农牧区中小学的老旧校舍改造,购置教学所需的教具仪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式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在软件方面也要多关注农牧区教师的思想导向,尤其是教师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生活条件.通过提高学校环境和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使城乡教育资源平衡分配,不断缩小因外部因素导致的城乡教育差距,以期保障教育公平.
2.2 着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牧民的文化意识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部署,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农牧民必须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家庭教育是儿童启蒙重要部分,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乃至影响整个人生,若一些良莠不齐的文化风气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农牧民的思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也会受影响,所以需要提高农牧民自身的文化意识,农牧民有了较强的文化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导向,就能够自觉地追求科学文化知识,可以明辨是非,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再用正确的文化观念正向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2.3 着重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待遇 政府要正确积极地引导并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基层,扎根于农牧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积累经验、夯实业务,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增强农牧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努力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旗(县)城教师的月平均收入为3 400余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3 900余元和3 500余元,略高于旗县城教师月平均收入,但由于远离城市交通、生活都不方便,且工作环境差,封闭、孤独等问题,乡村教师稳定性依然较差[3].现在对贫困的农牧区也实施了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计划、国培计划、定向培养计划等政策,向农牧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缺位.在教育质量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还应着力转变农牧区中小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增强基层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意义上提高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力争使乡村基础教育师资得到多渠道补充,师资配置得到改善.
2.4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在农牧区中小学,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对于教师而言,肩上要担的责任更重,需要教师增强教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教师身份构建与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10],农牧区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不仅在教学上要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模式,在行为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观念,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在心理变化和需求,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除此之外,在农牧区生活的学生家长,要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父母教育的缺失,会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尽最大可能陪在孩子身边,让他们就近上学,同时也要相信学校能管理好,老师能教育好孩子.
3 结语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启蒙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家长多方面需共同努力,给予学生适时地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1].在如今的“后撤点并校”时代[3],解决好“撤点并校”所遗留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价值,促进农牧区基础教育的科学、持续、稳定发展.
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共同推进,相互合作交流,改善农牧区中小学的软硬件建设,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同时需要提高基层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信念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农牧区学校成为宜居的环境,发展好农牧区基础教育,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