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教育保障研究
——以贵州关岭自治县为例

2021-11-29兰定松何英红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领办易地办学

兰定松 桂 楚 何英红

(1.安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561000;3.贵州省关岭自治县第三中学,贵州 关岭56139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教育保障显得更加重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确保搬迁群众子女融入城镇最直接的手段。它不仅传承搬迁群众良好的乡风文明,更通过教育保障确保搬迁子女有良好教育。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之一,也是贵州省脱贫攻坚要按期坚决打赢的“四场硬仗”之一[1]。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这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更好办学提供了政策支持。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贵州出台了《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年)》及相关文件,在“十三五”期间共完成了842个安置区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且唯一彻底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的省份,使贵州民族贫困地区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贵州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教育更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更低。所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和总结贵州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意义

(一)易地扶贫搬迁办学文献综述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纵观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展历程,从最初侧重于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到开始重视迁出地生态环境恢复,再到当前兼顾贫困消除、生态改善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等多元目标,可以发现,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2],后续保障尤其是教育保障问题是亟需解决并要解决好的问题。国外也对搬迁进行相关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和符合中国搬迁意愿的如Johannes Koettl和Renos Vakos认为,移民搬迁是破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实地考察验证,认为更加优越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能够带来一定的利益价值,移民地在就业、薪酬等方面会有一定的提升也会促使他们更加向往搬迁后的生活[3]。但是搬迁后的群众也存在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及生活的问题。关于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保障文献较少,相关文章大多发表在各类报纸上,理论提炼较少。肖菊、梁恒贵在《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保障》一文中指出,要采取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充实师资力量,衔接惠民措施和配套政策等实现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4]。李平福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子女的学校适应研究——以贵州省M移民安置地的小学生为例》一文中指出:在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学校适应中,应完善学校管理、增加教育资源,对招聘教师进行引领及培训,实行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各个教育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化学校与家长或者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实现家校互动,社会应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关心与帮扶[5]。通过对学者们的有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研读、分析后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工作的开展和优化,需要政府积极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推进。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后对安置点教育保障、搬迁后子女后续关爱、家校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从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子女适应性、师资、办学投入等等方面进行相应论述,认为只有通过多方主体的积极推进和共同努力,才能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贵州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的意义

1.易地扶贫搬迁办学是搬迁群众的基本诉求

搬迁群众大多文化水平低,搬离故土、来到城镇后,长远的担忧还是就业收入生计问题,为了子女不走自己老路,不管自己再怎么辛苦都还是要“挪穷窝”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4]。无论是从精神层面来看,还是从物质维度上来分析,让子女能够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很多群众的基本诉求,也是他们的长远希望。他们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能够使孩子走出贫困的民族地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是摆脱困境、过上更好生活的前提。

2.易地扶贫搬迁办学是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具体举措

易地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使搬迁群众感受到搬迁后社会及政府的关心。贵州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更能从根本上阻断教育代际传递,这对于教育均等化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能保障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在家门口上学无忧,同等地享受城镇教育资源,切实增强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确保其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让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得到真正地实现。

3.易地扶贫搬迁优质教育有利于搬迁子女重塑自信、开拓眼界

搬迁子女刚进入城镇,会因种种不适尤其是学习跟不上而自卑,若从民族地区搬出,语言融入较为困难,但如果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学能接受优质教育,那么搬迁子女就能感受到与原有居住环境及村小在教学上的区别,从而使他们在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实现自信重塑。同时,易地扶贫搬迁优质教育能够让广大民族地区的随迁子女获得更加良好、更加均等的教育机会,这也是拓展随迁子女眼界、延伸随迁子女思维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关键举措。

4.易地扶贫搬迁办学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衔接的举措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教育。贵州民族地区是贵州教育发展的短板与瓶颈,重视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长远发展。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齐头并进均衡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办学形成的体制机制,必然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从而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二、贵州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的成就

在民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后续保障中,教育是民生之基,能挖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所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公共服务保障中的公共教育保障非常重要,它是谱写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安置点教育保障也反过来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以学促搬”[6]。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体系,在办学中统筹谋划,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好集中安置点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及时建好配齐安置点配套学校,在确保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办学质量的提升,让搬迁群众的孩子有学上、愿上学、上好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见乡愁”,增强其幸福感与获得感。

统筹谋划办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是搬迁群众的现实需求。“十三五”以来,贵州通过加强安置点配套学校规划建设,促进了基础教育资源重新布局和优化调整,推进了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三、民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现状及提升方向

为帮助搬迁对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前期脱贫成果,贵州省及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对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加大了投入力度,实现了办学全覆盖。“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各搬迁安置点随迁子女总数27.2万,其中13.5万适龄儿童可以通过现有教育资源解决,其余的则需要通过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帮助解决。贵州省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700余所,解决了各搬迁安置点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真正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从“劝搬”到“愿搬”的转变。笔者从2018年以来开始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关岭自治县)搬迁安置点进行了田野调查,运用了访谈法,收集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方面的资料,在学校支教一年,对该安置点办学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民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现状

贵州关岭自治县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共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个,全部实现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其中县城3个,集镇7个,中心村4个。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同时,该县也加大安置点配套学校的建设力度,共在该县城A社区和B社区集中安置点修建学校5所,总投资2.9亿元,总建筑面积64,071平方米。5所学校共有学生5,070人,易地安置点学生2,127人,全面保障了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确保了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子女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基础教育的全覆盖。

(二)民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需提升方面

经过调研发现,关岭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教育学校也存在硬件方面如办学经费短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软件方面如师资吃紧、学生不适应等情况,学校外围关系方面如学位供需紧张和社会切入帮扶不够等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质量,需引起重视并尽快建立保障机制。

1.硬件方面

国家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办学投入了大量经费,明确在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在分配教育领域相关资金时,对搬迁任务重的省份予以倾斜支持,各省区也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经费主要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各县自筹办学经费有限,融资也存在困难,致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建设经费紧张,发展经费缺乏保障。关岭自治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某学校仅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验收,后续建设陆陆续续推进,存在缺乏后续资金(如报告厅、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修建后未有相关配套设施,外部捐赠书没有书架摆放)等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若按照安置点配套学校搬迁户适龄子女生人均3万元进行补助,扣除已下达各地的资金,尚有四十多亿元的缺口[4]。

2.基础设施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累计投入资金180亿余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建成校舍资源55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3万个,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全覆盖[7]。但关岭自治县有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未验收就投入使用。调研发现,有的学校是在赶进度中修建的,采取边施工、边设计、边采购同步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进度的重要性大于质量,甚至很多附属工程都来不及设计并施工就投入使用;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学校由政府投入经费进行后期的设施完善,但大部分需要学校自己解决。随着教学楼完工,资金投入力度减弱,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基本停建了,如公共活动中心、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课堂教学基础设施、办公设施等后续设施由于学校无钱建设则半途而废。

3.软件方面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教师队伍的配备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采取业务外包,校长由教育局配备,对教师及教学管理进行监管,这种方式配备的教师队伍虽然相对稳定,基本能保证正常教学,但教师是被动教学和被管理教学,难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通过借调、跟班、设置特岗教师的方式配备。借调、跟班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且不听从学校管理,特岗教师有干劲但缺乏经验,这种方式配备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是通过临聘的方式配备,这种方式配备的教师更加不稳定,责任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四是教师编制配齐后再进行办学及招生,这种形式能真正解决师资不稳定情况,据调查,大部分学校都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教师队伍的组建过程中,许多学校由于筹建时间紧,未实行专门招考,而用拼凑的教师队伍临时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切实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需求,贵州省教育厅指导各地强化师资配备,积极推进“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在统筹用好用足现有教师资源的同时,采取特岗教师招聘、引进、考调、跟岗、交流学习等方式,配优建强安置点配套学校师资力量。但在调研中发现,教师通过借调、跟班、特岗等方式入校,由于编制未落实到位,人员流动性大。如关岭自治县安置点学校按照当地政府编制部门核实编制为110名教师编制,尽管学校现有105名教师,但是学校现有正式编制仅50名教师,造成学校发展受到局限。

4.搬迁子女学校适应能力和家庭教育能力

许多搬迁子女在进入城镇生活后,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学生们还会面临网络游戏、手机等城市生活的诱惑和影响,由于缺乏适应能力,他们并不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学生不敢或者不善于与家人和老师沟通,若安置地学校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上而忽略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的话,会导致这些孩子对新学校产生抵触心理。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经济收入较差,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对学生的管教能力不足。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于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感知的投入精力不足,也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5.学位相对紧张

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入学学位难以锁定,由于部分小孩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地就学入学,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部分学生又会随父母回到搬迁安置地就学,这样就导致了原本片区和随迁子女的入学数据都难于锁定,数据的不确定带来了学校学位不确定甚至紧张。笔者在关岭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学校采访了几位学生,对王XX(14岁,女生)的访谈认为,当地政府通过上门等方式进行了宣传动员上学,班级学生尽管相对较多,但是都能保障大家有学上和上好学。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集中在城镇安置,城镇教育资源原本就比较紧缺,有的辖区会把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位指标挪给其他学校,会进一步恶化学校学位供需矛盾。

6.地州本科院校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切入有待提升

为了补齐短板、提高教学质量,贵州省实施地州本科院校领办三年计划,旨在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扶上马、送一程”。大部分本科院校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伴随着被帮扶学校教师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为易地扶贫办学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是在实际领办帮扶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困境,例如:只重视教育理念的培养、师资培训、师德师风的培训、科研提升等方面而忽略了领办帮扶的效果。部分地州高校在帮扶过程中,以自身附属高中具体帮扶的形式切入,但是领办点却是幼儿园、小学或者初中,这种不同层级之间的衔接,会直接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或者部分领办学校组织了对应级别的中小学帮扶,但是地州本科院校对具体实施帮扶学校因为没有业务指导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连贯性和承接性不强,导致委托帮扶效果也会打折扣。这些困境,实际上都是制约易地扶贫搬迁办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应该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提升对策与路径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贵州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使搬迁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就必须细化各个环节工作,办好安置点配套教育,要进一步明晰不同责任主体的权利和职责,推进安置点学校综合建设。

(一)强化硬件建设,做好资金保障与教育基础设施投入

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办学综合体系,需要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创设良好的办学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发改、财政、移民、扶贫等部门作为办学筹资主体,确保学校建设及教学资金到位。具体而言,应按照“中央统筹、省总负责、县抓落实”的资金管理机制贯彻落实。一是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纳入中央转移支付体系。二是省政府应设立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办学专项资金,由省教育厅、发改委及财政厅具体实施,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三是地方财政应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作为重点领域,在投资上给予倾斜,并将预算经费纳入同级人大年度经费预算,加大对办学经费投入落实的监督。四是学校应多措并举扩宽融资渠道,如利用东西部协作争取对口帮扶学校及政府的支持,并积极申报专项资金及专项项目基地,以基地争取项目基金方式解决办学某一方面的资金缺口。

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赶进度的工程,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按程序进行监督和验收,并在使用过程加大维护力度,杜绝未验收先使用情况发生。二是附属工程没有完工的,政府财政应按照原有计划持续投入,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确保附属设施按照原计划推进实施与投入。三是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源。可设立爱心人士或者企业冠名、寻找对口帮扶学校和城市帮助等多种途径,争取相关的物资以完善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加大教育保障投入,使教学点教师编制有保障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办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关注并积极参与建设。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办学编制的测算,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师编制。

1.州市教育系统及编办统筹统拨

实行编随事走,教师编制在全市范围内调拨,最大限度地化解县区之间编制宽松不一、各学校之间教师配备不均的矛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教师编制,将教师编制相对固定下来。

2.未雨绸缪做好编制工作

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的教师编制应在建校之初就配备齐全,学校建好后才物色很难招收到优质的教师,且编制难以解决,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教育效果。

3.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选派教师

教师编制应由各学校申报而非由教育局随意或强行安排:有的教育局不深入了解学校实际情况,还有的教育局为了“消耗”其他学校“过剩”的老师,所以配备的教师只是数量上的“完成”,到了安置点学校却用不上。因此,教师配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配备,确保用得上、事权一致。

4.教师选派应通过一定的考核招聘或遴选

未经过任何考核就配备的老师,往往不能保证质量。比如通过交流挂职进校的老师,通常教师年龄偏大且变动较大,教师队伍涣散,这样会带来管理难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应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质量,积极针对校内教师群体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得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各类新型教育方法。鉴于当前教学资源的缺失,学校可以考虑积极引入互联网资源,增强教学资源的完备性。

(三)做好对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教育关爱

应及时做好对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关爱工作,使其真正融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学习与生活。

1.地方政府部门要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应该紧紧把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举措,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结合贵州省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可以考虑立足于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农业园区旅游等着力点提高农业经济的技术层次,依托于此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减少农民群体外出务工。

2.定期考察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质量,给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好的政策保障

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确保办出好的教育,同时要关注随迁子女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健康发展。要联动区域公安、媒体、移民社区等部门加强正面引导,要健全关爱体系,号召社会各界关爱和帮扶随迁子女,使他们能尽快融入新学校,为他们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和教育理念,加大对搬迁子女的教育及关爱,定期家访,将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前甄别各个随迁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

4.家长对于子女要给予足够的关心

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也应该每天抽出时间关心孩子,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亲情,真正融入学校学习,融入社区生活。

(四)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工作

配套学校修建的目的就是保障搬迁安置点的义务教育,要做好安置点学校的配齐建设工作,确保每一个搬迁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一是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设置成中心校,由其统筹和调配该区域义务教育资源,保障随迁子女都能及时就近入学。二是县教育局要把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作为政治任务,重点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教育局要与扶贫办及移民局对接,确保随迁子女入学“搬迁一个、接收一个、安置一个”,做到应收尽收。

(五)市州本科院校加强领办工作

市州本科院校在领办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帮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将帮扶工作做细做实,明确责任和任务清单,切忌“上热下冷”、切忌走过场、一阵风。一是将领办工作纳入贵州省教育厅绩效目标考核指标,确保领办工作有抓手、出实效。二是市州本科院校对领办工作要不断深化和拓展,从人员选派、物资统筹、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全盘承揽,为安置点学校提供资源、信息、师资等全方位的支撑,对教育理念、师资水平、师德师风、科研能力等实行全面引导。三是市州本科院校要真正融入领办学校工作中,如学校派出领办人员应进入安置点学校班子成员常驻学校,领办工作要作为市州本科院校工作的一部分写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校历。四是充分发挥带动领办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生动力,真正实现扶上马、送一程的目的,让搬迁教育保障真正享受到帮扶带来的成效。

结 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需要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这是搬迁群众能否“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见乡愁”的关键所在,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应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优质的民族地区搬迁教育保障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环境和保障,因此,构建扶贫搬迁办学体系,办好安置点教育,使搬迁子女真正能上学、愿上学、上好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学工作的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仅仅依赖于某一个主体的推进是完全不够的,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增加社会福利待遇,社区需加强管理水平,学校、家庭应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8]。只有各方面主体积极作为、多措并举,才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创设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

猜你喜欢

领办易地办学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党建+合作社”模式释放党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