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背景下高职“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9夏明敬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粮油职业技能

夏明敬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四平 136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以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改革的核心和主旨,也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粮农食品生产、流通、监管、检测、品控等全产业链各领域岗位需求为导向,面向中高职及本科等院校的农业类、食品工业类、粮食工程类等专业,是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高职“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是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粮油检验职业岗位、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课程,本文在1+X证书背景下探索高职“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将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粮食质量安全复合技能型人才。

1 1+X证书制度概述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称。“1”为学历证书,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需要处理好“1”与“X”的关系。“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二者是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有利于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1]。

2 1+X证书背景下“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落实1+X证书标准与粮油质量检验课程内容的融合

根据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优化粮油质量检验课程内容,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的项目和任务,结合粮食产业、经济和技术发展,及时将粮油加工和检验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新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2]。通过梳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对照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标准,总结课程中已涵盖的职业技能标准内容,确定拟融入职业技能标准内容有黏度、粉质试验、拉伸试验、吹泡试验、糊化特性试验、脂肪酸组成。将这些检验项目融入到课程对应的项目任务中,推动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工作规范有效对接,保证课证融通。

2.2 开发课程优质颗粒化教学资源

聚焦粮油检验职业岗位,融合粮油食品加工与检测产业前沿要素,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覆盖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包括图片、文本、PPT、动画、视频、微课以及慕课等多种类型,建设优化颗粒化教学资源。对接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岗位标准和1+X证书标准,开发粮油检验活页式教材。不断完善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讨论,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

2.3 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面向粮油检验岗位,以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理念,通过校企双方在技术、资源、人才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粮油理化检验等方面的实习实训平台,满足教师实践锻炼、科研创新需求、1+X证书培训、实操考核和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粮油食品加工发展的新布局,学校与中储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等国内知名粮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服务,并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高质量就业。

2.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1+X证书背景下,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教、产岗位互通,打造“双师型”素质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参加1+X证书、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培训,了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熟悉1+X证书制度的先进理念和内涵[3]。

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证、赛证融合的目标[4]。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新技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收集相关资料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承担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岗位职业规范、生产、运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2.5 实施高效的课证融通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特点,研究出适合学生现状的课证融通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借助校内网络平台,运用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云班课”“学习通”等平台为载体,实现课程教学资源云端存储,手机终端信息化辅助授课,课内师生信息即时交互,实现全过程教学跟踪评价。推进教师线下进行课程设计、实训室项目化课堂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6 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粮油质量检验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侧重于过程的监控,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平时成绩考核主要考察出勤、纪律、课堂提问等。过程考核主要考察任务书、报告单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实践考核是根据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操考核内容确定考核项目,按照技能证书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考核。

3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立足行业、企业需求,在长期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完善“粮油质量检验”课程,加强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促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融合,培养新时代粮食质量安全复合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粮油职业技能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上海种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