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

2021-11-29王小川

农业知识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产品数字化电商

文 / 王小川

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迈出历史性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效,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国。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达3014亿元,同比增长26%。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走入千家万户,数字技术早已走出城市“上山下乡”,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

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优势特点各不相同,部分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基础不牢靠、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开始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可以说,抓住“互联网+”的风口,结合本地实际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共同的机遇。

事实上,数字化经济的到来,不仅给农业技术带来革命式的进步,还带来经营理念的革新和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极大地促动农业生产流程再造、产业生态再造和市场格局再造。这其中,就包括关于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助力消费富农,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促进共同富裕。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前提是夯实“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座,其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通过融合传统设施与数字基建,菜鸟乡村已在1000多个县开展乡村物流服务,其中包括7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新基建体系破解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难题,链接产地和消费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说,加快乡村“新基建”,既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支撑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关键是打造“新农品”。从“老三品”到“新三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移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数字化打造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可能。如今在产地,电商平台通过制定标准、数字化分选等方式对农产品分级,提升其产业化水平,让“农产品变农商品”,通过农产品特色产业带运营、原产地IP打造等方式,让“好货有了好价”。数字经济正在不断重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涌现出来。数据显示,仅2020年,通过阿里巴巴“春雷计划”,近1000个家乡特产借助数字化能力成长为区域公用品牌,让乡亲们享受到品牌效应的溢出红利。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根本是发展“新业态”。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迭代,电商模式在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数字电商的内涵。以电商、社交和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网络销售渠道,是当下电子商务的主要呈现形态,可今日之新未必是明日之新。事实上,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学懂弄通用好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技术,让新生产模式扎根乡村、新科技覆盖乡村、新农人走进乡村,才能真正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旨归,真正实现以销定产、以销优产,才能推进“新消费富农”的实践不断深化。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抓手,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的抓手。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用好数字技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关键是要通过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破信息壁垒,让农民专心致志种出优质农产品,让“好货有好价”,助力弥合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便是全链路数字化推动“新消费富农”的最终目的。数字技术将赋能品牌农产品的建设发展,成为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农产品数字化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