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百年翰墨历史根脉探寻
2021-11-29李熹光
李熹光
(鞍山市文物博物馆学会,辽宁 鞍山 114000)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大小不同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彼此交融、互为补充形成的。辽海书画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区位、民族构成、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风姿和魅力。近年来,随着文化分区研究的日渐深入,辽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在中华国家文明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辽海地域文化和历史概述
“辽海”一词最早源于《后汉书·公孙瓒传》“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通辽海”。自晋、唐、辽、宋以来,作为区域称谓,她已经成为一个与“中原”“燕赵”“巴蜀”“齐鲁”“江淮”等相互对举的概念[1]。辽海位于北方农牧交壤地带,东依长白山脉,西对山海雄关,北接科尔沁草原,南临黄、渤二海。从旧石器时代的“庙后山人”“金牛山人”“鸽子洞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文化”“查海文化”“ 红山文化”,足以证明,辽海大地是较早迈向人类文明阶段的主要地区之一。 辽西查海遗址发现的石堆龙距今约有8 000年历史。以牛河梁出土的“玉猪龙”为基本符号的“红山文化”距今亦有6 000余年历史,将华夏文明向前推进了逾千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辽西义县的“颛顼之墟”,朝阳老哈河畔的“紫蒙之城”(商朝始祖契所建)[2],这些四五千年前的远古遗迹可以让我们从中追寻商族从辽海迁徙中原的足迹。战国时期,燕国东扩,东胡崛起,辽海大地烽火连绵。秦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先后称雄辽海。十六国时期,以朝阳为中心,鮮卑慕容和鮮卑化汉人冯跋先后建立了“三燕”政权。隋唐时期,高句丽为唐所灭,原依附于它的粟末靺鞨逐步强大建立了渤海国。五代十国时期,契丹迅速崛起建立契丹国(辽国前身),耶律阿保机东征击败了渤海国,至此辽国成为幅员辽阔的北方帝国。这一时期,辽海地区以朝阳为中心,以辽阳为副中心,形成了与中原文化相互辉映的独特的区域文化。此后,金元时期的女真和蒙古族以及明末清初的满族先后统治辽海。清王朝入关之后,华夏一统,辽海文化与中原文化进一步融合,别开生面。1840年后,发生在辽海地区的甲午海战、日俄战争、奉系崛起、少帅易帜、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覆灭等重大事件,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刻影响。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开启了辽海地区的新纪元。
历史上,辽海地区多民族杂居,战争连绵不断,政权更迭频繁,致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形态文化遗迹未能得到完整传承。但在历史沧桑巨变中,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决定了古代辽海的历史文化在中华传统的原生型农业国家和后起的续生型游牧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角色。辽海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其文化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地向前发展。
二、辽海书画艺术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留下了众多的碑刻名品,最具代表性的有:《毋丘俭纪功碑》 (又名《高句丽刻石》),是关东早期著名刻石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奉天辑安(今吉林集安)发现,内容记载安邑侯毋丘俭东征高句丽大获全胜之事,其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平正方峻。《好大王碑》,刻石时间为高句丽长寿王二年,即东晋义熙十年(414),该碑高大宏伟,四面刻文,近2 000字。 清代荣禧评此碑:“楷法甫有二三,篆隶仍存六七,正与晋世化隶为楷,将变未变之顷,如出一辙。 ”[3]最值得重视的是《元景造像记》,位于义县万佛堂石窟的西区第五窟,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楷书敦厚精密,清俊洒脱。康有为认为该碑是“元魏诸碑之极品”[4],梁启超评之曰:“天骨开张,光芒闪溢。”[5]
除了碑刻之外,这一时期,辽海墓壁画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辽阳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布着20 多座汉魏到东晋时期古墓,壁画丰富多彩,享誉世界。其中,辽阳北园一号墓的《车马出行图》发现于1943 年,描绘墓主人公孙氏执政辽东时,乘坐华丽的马车在随从前呼后拥下出行的情景,人物形象生动,用笔简练概略。 又如大连营城子汉墓,这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的砖砌壁画墓,同时还发现了一幅著名帛画《升天图》,用线匀细有力,构图严密完整、主次清晰、富丽厚重,是中国绘画史上难得的精品。
隋唐时期,辽海书画艺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风格与盛唐时期中原文化艺术基本相同。这一时期辽海著名书法家应属韩择木和徐放。韩择木,昌黎(今辽宁义县)人,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书风劲秀,风流闲媚,尤以八分著称;徐放,唐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元和初年任礼部员外郎,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书法家,其所书韩愈《徐偃王碑》极有楷法。
(二)辽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辽海籍书画家人数较多,且水平较高。 代表性书画家有耶律倍(李赞华)、胡环、肖融、王庭筠、高宪、完颜璹、赵沨、耶律楚材、姚枢、姚燧等。
耶律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辽国太子,东丹国王。他多才多艺,通晓契丹文与汉文,精于阴阳、音律、医药、针灸,喜欢藏书、翻译,工于文章。他不仅具有军事才能,能征善战,而且是位才华出众的大画家。《宣和画谱》记载其画作15幅,大多作品已散失,只有《射骑图》和《射猎图》存世,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6]。辽代另一位著名画家胡环系契丹乌索固部人,擅画北方民族牧马、射猎等游牧生活,用笔清劲,构图巧妙,人物气质犷悍,形象各异。《宣和画谱》收录作品 65 件,大部作品已散失,其中《卓歇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出猎图》《回猎图》收录中国台北博物院的《名画集珍册》。
另外,辽代绘画中还有两幅佚名作品值得重视,即《丹枫呦鹿图》和《秋林群鹿图》,现均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考证,应是庆历年间契丹画家所作,辽兴宗进献宋朝的五幅《千角鹿图》中的两幅。这两幅画章法繁密饱满,敷色富丽鲜艳,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成为辽宋时期绘画的代表之作。
有金朝“辽海第一文人”之称的王庭筠,盖州熊岳人。进士出身,官至翰林院修撰,工诗文,精书画。其书学米芾,书风雄俊洒脱,宋金时期著名金朝大诗人元好问评其书“如东晋名流”“蕴藉可观”[7];著名书法家袁桷评其书“实不在米老(米芾)下”[8]。
元初著名政治家和书法家耶律楚材,耶律倍八世孙。少年时曾在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 读书,受先祖耶律倍影响很大。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律历等,善诗文书法。明代宋濂评其书“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其所作书法《送刘满诗卷》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明代辽海具有影响的书画家屈指可数。值得大书一笔的就是明万历年间,大书画家徐渭来到辽东,游览名山,遍访名贤,对辽海书画影响颇深。
(三)清朝前期
清朝入关后,辽海地区成了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随着满汉文化的快速融合,辽海书画家群体的创新力和影响力前所未有。高其佩指头画,开创了中国画新的领域,形成辽海绘画极为显著的地域特色。
满洲贵族舒穆禄氏阿尔稗,乾隆时供奉内廷,工于设色。其画作传世甚少,吉林省博物院藏其画扇四帧。曹寅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孙二人皆为书法名家,曹家祖居辽海。曹寅官居江宁织造,工诗词,通音律,善书法。《扬州画舫录》:“寅善书,仪征余园门榜‘江天传舍’四字,是所书也。”其书作落款常署“千山曹寅”。高鹗别号红楼外史,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乾隆六十年进士,曾任内阁侍读学士,因整理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而名声大噪。高鹗书法以楷书为多,字势瘦硬,妙有余姿。
唐英和王尔烈更具传奇色彩。 唐英,任盛京(今沈阳)督陶官二十八年。把书法烧成瓷书,极富创意。他集陶、诗、书、画、印于一体,开创了绘画艺术新领域。王尔烈,辽阳人,自幼于千山龙泉寺读书。乾隆三十六年恩科进士,二甲传胪。授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以辞章、书法名噪乾嘉之际,有“文压三江王尔烈”之誉。清初还有许多辽海籍书画家,如唐岱、莽鹄立、甘士调、李世倬、弘旿、铁保、永瑆,以及“辽东三老”李锴、陈景元、戴亨。
三、辽海近代百年翰墨阶段划分及代表人物
1840年至1949年是辽海大地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辽海书画在时代巨变中保持民族本色,在社会动荡中追求发展进步。这一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道光至咸丰年间,代表人物有倭仁、崇绮、崇恩、魏燮均、杨能格、马琈琳、陈良玉、徐赓臣、李鹤年、李翰颖等。 绘画沿袭清初正统画学思想,远追宋元,近学“四王吴恽”,强调继承古法。代表人物有缪公恩、姚元之、庆宽、戴克昌、王靖阳、甄钧等。这一代的书画家多生活在嘉庆、道光前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博通经史,其书法受科举制度影响,馆阁体成为主流。
第二阶段是同治、光绪年间,书法代表人物有金梁、三多、丁孝虎、马龙潭、王光烈、白永贞、李海峰、谈国辑;绘画代表人物有张瑨、宋世传、葛月潭、喜禅、丘壑、崇华、张乐舟、蔡晓坡等。这一时期书画家虽受近代思想影响,但传统封建文化思想仍然占主导。书法方面,由馆阁体主导转向碑帖结合,风格不同于前期。
第三阶段是从光绪废除科举制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许多青年画家到欧美、日本留学,如孙佩苍、王静远、徐延年、韩乐然、陈亚光、李祯泰、田风等,他们将西画融进国画创作之中;有的走出辽海去关内求学,寻求新法,代表人物有孙同九、李五湖、宁斧成、刘冰庵、周铁衡等;有的变法求新,大胆探索,代表人物有张儒、依艮藩、冯灿章、路立权、高澄鲜、沈延毅等;还有的走进辽海传递新技,如于莲客、袁子春、王心竟、赵梦朱、锺质夫、季观之、晏少翔等。此阶段书画家多数生活在晚清民国年间,随着科举的彻底废除,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在西方文化和西学绘画理论的冲击下,许多书画家的观念与学术思想有别于前代文人。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此后徐世昌、锡良又先后任东三省总督,他们均为书画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对辽海近现代书画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辽海书画艺术的特点及影响
厚重的历史积淀,多元的文化交融,为辽海书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良好的环境。
(一)独特地理区位,形成南北兼济风格
西起山海关的辽西走廊是连通长城内外的门户,自古便是各路流人的必经之地,南北方文化在此相互交融补充。进入近代,文人墨客从中原各地不断涌进辽海,他们把中原文化以及自己的人文修养、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带进辽海大地,使辽海书画艺术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姿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遗老遗少、知名的文人学者、书画家大量涌进辽海。在近代出现的“闯关东”人口大迁徙中,总计有3 700多万人从关内迁入东北,其中绝大部分在辽海定居。 一方面,人口大迁徙带来地域文化深度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这些文坛巨匠和书画名家对辽海书画创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把关内文人的绘画艺术融入自己创作之中,突破了辽海的地域限制,为辽海书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这种突破地域局限的南北文化大交融,使辽海地区的书法绘画风格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可谓兼容并蓄,百花竞放,将南方人含蓄内敛、温文儒雅和北方人率真直爽、粗犷豪放的风格相融相合,形成辽海独特的南北书画传统并存、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二)民间书画家为主体,创作题材大众化
近代以来,关内画家也加入了“闯关东”的行列,不断进入辽海地区,成为辽海书画界的有生力量。这些画家与辽海本土画家的生活际遇基本相同,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以绘画为谋生手段。因此,绘画作品既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也有反应现实生活贴近民生的题材,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地域风俗等。 同时,描绘北方名山大川、塞外风光的绘画也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孙玉泉、邢洞川、齐瑞麟、刘馨桂、高佩麟等成就较为突出。辽海民间也不乏由耕读世家演变而成的书画家族群。清代嘉道时期优秀诗人许文运出自庄河浒东许氏家族,该家族先后出了十余位书画家,均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沈阳画家孙玉泉及其子孙幼泉,其女孙齐贤、孙效贤均事丹青,画风也颇为相近,成为名重一时的书画世家。此外,盖州于氏(于华春)家族,庄河舒穆禄氏(孙同九)家族、王氏(王贯三)家族,营口张氏(张乐舟)家族,复州徐氏(徐赓臣)家族,义州李氏(李鹤年)家族等,均名于当时。这些家族式书画家群体亦是辽海近现代书画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满族书画家众多,成就斐然
由于清代统治者的重视与倡导,八旗子弟普遍注重学习汉文化。近代以后,满族书画家的艺术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名家辈出。清大学士英和、成亲王永瑆书法自成一家,还有晚清状元崇绮、恭亲王奕昕、肃亲王善耆、溥杰、宝熙、昆冈、德崇、庆宽等,在近现代书坛上亦颇有影响。溥心畬、溥雪斋、溥松窗、溥毅斋等在近现代画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辽海本地满族画家孙同九,辽宁庄河人,其绘画颇具天赋,遍学古今诸家,格调高雅,工笔写意皆精,尤以画梅为最,有“同九铁梅”之誉。
(四)未形成主导性流派,地方小群体活跃
若从社会学角度来考察辽海书画发展历程,除了艺术本体因素外,其所拥有的市场经济意识、职业认知、创作风格取向都具有相当大的支撑作用。在社会动荡、政治变革、经济落后、人们生活比较贫困的社会环境中,书画家各自讨生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师生,有的是亲朋,规模较小,影响不大,难以形成流派。民国时期也成立过一些书画团体,比如辽海金石书画研究会、辽海书画传习所、奉天美术学会,还有奉天美专、白山艺校等,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团体尚未主导全域,也未能产生影响全域的领袖人物。只能说他们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员组成的一些小规模书画艺术群体。这是近代以来辽海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海派、岭南派、金陵派、长安派、京津派等画派不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辽海画派。
(五)辽海与湖社渊源深厚,互为影响
晚清以后,西学东渐之风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中国美术界主张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的论调甚嚣尘上,与此相反,湖社画家,亦称京派画家为代表的群体则主张文化守成主义,由此近现代中国画坛形成了两大阵营。湖社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招生授徒,举办展览,创办《湖社月刊》《湖社旬刊》。 湖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和辽海有着密切的关系,湖社所在地北京与辽海为邻,早期湖社社员亦有辽海籍画家,还在旅顺成立湖社分会,在北方乃至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京派的领袖除众所周知的金城、陈师曾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便是周肇祥,他长期在辽海为官,精博物,擅书画,在金城去世后,继任会长。 另一位是湖社骨干成员李五湖,他工山水,亦擅花卉、篆刻,师从金城,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参与组建湖社画会。 新中国成立后,湖社画会的画家赵梦朱、季观之、王心竟、锺质夫、晏少翔等人来到辽宁沈阳,任教鲁迅美术学院,成立了“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为辽海地区的中国画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湖社精神和理念在辽海大地上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六)“指头画”独树一帜,薪火相传
唐代典籍虽有张璪“手摸素绢”的“疑似”记载,但“指头画”的真正开创者应是高其佩[9]。指头画发展迅速,影响很大。“指头画”在辽海拥有众多的传承人,如:高其佩的外甥李世倬、辽阳朱伦瀚、广宁傅雯、铁岭甘士调兄弟,满洲人荣晋、魁伦、耆龄、瑛宝等。数百年来的历史沧桑巨变,指画这门艺术没有变,仍然受到后世的钟爱。清代高秉的《指头画说》,当代由智超的《指头生活三百年》,都对“指头画”绘画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辽海地区善画“指画”的画家有郑文焯、袁子春、宁斧成、宋世传、郭翊宸、刘乃刚等。郑文焯,别署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人,光绪元年中举,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吴昌硕曾在他的指画《寒山子》上题赞:“一指蘸墨心玄玄,且园而后大鹤仙。我画偶然拾得耳,对此一尺飘馋涎……”郑文焯逝于吴门(今苏州)。梁启超、叶恭绰等八人上书内务总长,致函江苏省省长,请他们保护郑墓,可见其影响之大。
(七)甲骨文、泉文与碑派异军突起,拓宽了书法艺术领域
“民国”十年(1921),周肇祥在辽西发现了与龙门石窟同期成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的万佛堂石窟,并从中发现了《元景造像记》,随即以拓本面世,在中国书坛引起了极大轰动。著名学者王景芬赞曰:“魏楷楷法之一奇观”,“龙门石窟尚存,然二千余品中,可与元景相媲美者,实寥寥无几”。民国中后期辽海地域写碑之风较为盛行,朱庆澜、宋小濂、王季烈、许高观等一大批书家受北碑影响,各有成就。在辽海碑派书家中以沈延毅成就最高,启功有诗赞曰:“不使龙门擅伊洛,如今魏法在辽东。”[10]
清代末年,甲骨文和泉文异军突起,打破了清代碑、帖两家分治的格局。罗振玉率先以甲骨文入书法,被誉为甲骨文书法第一人。他寓居旅顺十二年,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所著《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流传较广。受罗振玉的影响,辽海一些书画家也加入甲骨文书法探索行列,尽管甲骨文识者寥寥,但严谨活泼的结体,不拘一格的章法,都显示了艺术创作的自由质朴,以书法艺术角度观之,它打开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研究视角,拓展了书法新的领域,使人们的书法观念发生了变革。王光烈不但是甲骨文书法的先行者之一,也是泉文书法的重要开创者,著有《希哲庐古泉存》 《古泉文集联》《续古泉文集联》。其古泉文书法严谨浑厚,古朴典雅,沉稳含蓄,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受到学术界、书法界和收藏界的高度重视。
总之,辽海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对辽海历史文化的发现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百年翰墨发展方向与特点。辽海历史文化对辽海乃至全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