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1-11-29池芳
池 芳
(武夷学院 发展规划与评建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学科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引领、思想文化、理想信念等凸显意识形态属性的育人资源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并以内隐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其成长为专业素质过硬、道德境界高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理念。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对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本质也天然地决定了高校各专业教学理应凸显鲜明的价值导向[1]。因此,当前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应加快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即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各专业课为拓展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推动各门课程共同起到思政教育作用[2]。
一、全课程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逻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向新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新时代,高等院校必须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做出积极回应。高校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是理解高校在全课程育人视域下必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当前,从国际上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东方和西方的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交锋和交融的新态势。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充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空前的多元化特点,尤其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各专业课程都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自身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主动了解国家大事,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巩固和深化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提升他们对党的政策的执行力。同时,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传播由传统的一元化输出转变为多元化、去中心化输出,大学生自主建构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更应加快知识体系的难度大大降低,课堂知识的权威性也逐步降低[3]。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课堂教学改革,坚定政治立场,做到育人与育德相统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教育,加强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让大学生真正学会辨是非、明善恶,追求真善美,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高校各专业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基本载体、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既强调课程的知识性,又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更充分地发挥了全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的使命就在于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国家和人民的合格接班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成就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因此,高校各专业课程都要以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让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增长专业才干、砥砺道德品质的实践中,使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进而使他们将个人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当前高校各专业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使命[4]。此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高校各专业课程必须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弘扬好,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将文化软实力根植于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中,这是高校通过全课程的文化育人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三)新时代对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
201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各类教育机构的所有课程都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并以此为基准开展各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决定了高校各专业课程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载体。而且,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各专业课教师都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自觉将正确的价值引领贯穿到各专业课程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力争在每一个知识点传授、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的过程中,都能做到结合各专业的学科逻辑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隐性思想教育。坚持一手抓专业知识传授,一手抓价值引领,让大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能增长大学生的专业才干,也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真正使高校教书育人取得实效,这是对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做出的最有说服力的回应[5]。
二、全课程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部分高校仍然面临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尚不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高校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尚不到位
当前,部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还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相关负责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和行动比较迟缓。近年来,一些高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将办学重点放在高水平办学的显性指标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思想引领认识不足,行动上流于形式,育人育德真正齐头并进尚需时日,高校各专业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的进程任重道远。二是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尚未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其主要精力仍在完成科研项目和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方面。在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甚至狭隘地认为思政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专业教学只要做好专业知识传授即可,这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高校各部门、各院系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意识和行动都还不够。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局面,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往往只有思政课教学单位、宣传、教务等少数部门及教师在参与[6]。而且,部分高校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尚不清楚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还有的教师将课程思政建设当作临时性任务来敷衍了事,导致他们参与课程思政停留在浅层次,最终造成高校由于缺乏课程思政建设共识而无法提升育人实效。
(二)高校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部分高校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尚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高校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经费、具体推进计划和督查机制,使得他们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采取了观望态度,导致此项改革的进度参差不齐。二是不少高校缺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例如,很多高校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件中鲜有对各方责任落实、经费保障、师资培训、评价激励等机制的可操作性设计。缺乏这样的方向性指导,相应的氛围也就难以营造,很容易对高校各部门和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互动造成消极影响,极大地阻碍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同时,虽然一些高校为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小组,具体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但在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顶层设计,导致高校宣传部、教务处、思政部等职能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无章可循,协作性不够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各专业教师推进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相对欠缺
当前,高校各专业教师推进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较欠缺,突出表现在:一是非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思政理论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一方面,很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很难做到将思政理论巧妙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甚至出现了生搬硬套式地尴尬融入,导致课程思政显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只是将理想信念教育等价值引领的内容随机、零散地渗透到专业知识传授中,忽视系统化融入,容易使大学生感觉杂乱无章,导致大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建构完整的价值引领体系,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功能发挥。二是部分专业教师积累及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不足,往往表现为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而人文知识的储备却很欠缺,尤其理工类院校更是如此。而且,部分高校教师还存在忽视人文阅读的现象,不能自觉通过主动充电来提升人文素养[7]。三是教师挖掘本专业思政元素的能力弱。每一门学科发展历史都充满了艰辛,隐含着一代代学者的汗水和心血,是专业学科领域对大学生开展价值引领的生动教材,然而高校各专业教师却很少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挖掘并运用到教学中,导致教师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绝佳机会。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很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思政教育的成效评价应更多地将关注重点放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方面。然而当前高校考察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却仍然缺乏合理的衡量指标和有效的衡量方式,造成改革成效难以定性,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浮于表面,缺乏实质进展。二是很多高校考察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偏差,既没有从大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也不去认真分析研究德智体美劳五大维度分别在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中的价值占比,更不将五大维度的定量评价与思政教育的定性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评价无法体现专业课教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8]。三是很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对于教师的评价存在偏差,不关注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不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既不关注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是否将育人与育德有机结合,也不关注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而是将课程思政成效笼统地归结于某几门专业课的功劳,甚至简单地用一串数字去反映大学生复杂的思想状况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三、全课程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育人意识,凝聚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共识
第一,高校应着力加强各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认同,坚持育人与育德相结合,强化立德树人共识,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中。广大高校教师要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学懂、悟透习近平有关著作,坚定每位教师的政治立场,提高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始终把知识传授、能力养成和价值引领浸润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推进专业教育牢牢把握育人本质,最终将大学生培养为能够担当复兴大业的合格的时代新人。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正确的认识要服务于实践。因此,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课程思政理念层层落实到高校各部门、各院系的具体工作中,明确各方责任,扎扎实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各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将课程思政理念切实贯彻到包括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科体系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到面的思路,逐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同时,高校专业学科建设也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的分类指导,全面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二)完善育人机制,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着手建立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以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机制。第一,高校要加快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从相关机构设置、制度设计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同时,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高校必须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明确各方责任,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因此,高校要尽快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思政课教学单位和各院系联合推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下大力气调动各部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构建全课程育人的落实机制。第二,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完善课程思政管理制度,完善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和教案评价机制,强化各专业教学过程管理,将课程思政建设逐步纳入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9]。为此,高校要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进一步健全和细化工作机制,强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一系列督查检查,从而进一步落实各相关主体的育人责任,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操作规范,深入挖掘和梳理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科学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各专业教师的育人育德工作提供操作性强的基本遵循,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早日取得育人实效。
(三)加强师资建设,形成高校全课程思政建设合力
第一,高校加强师资建设,要强化各专业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高校教师要以善思、钻研的学习精神不断更新专业思维、拓展学科视野、坚定政治立场,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从而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教师开展全课程育人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同时,高校要加强各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引导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适应课程思政建设。例如,高校要在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师资培训中,重点组织教师定期观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及时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育人育德能力。此外,高校还要定期聘请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讲座,并为各专业教师发放有关课程思政的学习材料,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第二,高校要重点加强各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伦理、职业伦理等专题教育,并将课程思政纳入各专业教师日常培训和岗前培训中。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教师开展合作教学教研,并尽快推动各专业教研室共同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特别是理工类院校更要找准育人角度,使广大教师从科学思维方式、工程伦理等方面出发,构建具有理工类课程特色的育人体系。
(四)完善评估机制,激发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第八条关于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的论述,为高校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估机制指明了方向。评估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直接目的是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果的最大化,为此,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从知识、情感、实践等层面确定评价指标,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主体性、过程性和绩效性评价。第一,高校在主体性评价过程中要考量教师的师德师风、理想信念,这是课程思政能否取得价值引领实效的关键因素。高校可通过了解各专业教学设计来考察教师的思想和教学行为,考量教师是否在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即高校要以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考量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也要考察教师是否积极参与了课程思政建设,为此,高校还要重点考察教师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创造性转化思维及能力,这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性。第二,高校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要科学研判教师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是否充分,在具体教学中融入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专业课程特点,是否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第三,为了与过程性评价实现互补,形成合力,高校还要开展绩效性评价以激发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此,高校可在课程思政建设精品示范课评比、优秀教师评选以及学生评教过程中设置育人实效、价值引领等指标,从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