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航展:中国“天团”再现新高度

2021-11-29杨诗瑞宿东

太空探索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天团航展中国航天

文/ 杨诗瑞 摄/ 宿东

10 月3 日,为期6 天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闭幕。珠海航展自1996 年首次举办以来,迄今已历13 届,经历25 年锤炼洗礼,已成为享誉业界的知名品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和国防工业实力的一扇窗口,彰显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广阔前景。那么,此次珠海航展与往届航展相比又有哪些亮点呢?

展会规模持续扩大展品覆盖全域多维

本届航展规模空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近40 个国家和地区的700 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加,室内展览面积10 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36 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面积12万平方米,吸引了60 多个国家近200个军政贸易代表团和超过13 万专业人士参观,组织了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中国防务主题推介、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专业主题活动150 余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国内主要军工单位携新产品、新技术参展,中国空军展示了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役装备。

探月工程展台

▲ 商业航天展台

本届航展距离上届航展过去3 年,我国空天国防工业持续高速发展,积累了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各类高精尖武器装备汇聚一堂,约4 成以上属于首次公开亮相,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展览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重大提升。航天科技应用、军民两用技术、无人系统和海事防务等主题展区集体亮相,实现“陆、海、空、天、电”全域多维覆盖,形成“陆空一体”的格局。

“陆”方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体系展示机动突击、火力打击等153项高科技展品。

“海”方面,中国船舶集团携带包括无人作战系统、水中兵器、智能装备等60 项海上防务展品参展。

“空”方面,歼-20、运-20、直-20首次同台亮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组织149 项自研的装备及技术项目参展。

“天”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84 项成果亮相,涵盖宇航、防务、航天技术应用三大板块,突出展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等国之重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携全域攻防装备七大体系、113 项装备展品重磅展现。

“电”方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等陆、海、空、天全谱系电子装备,中国电子信息集团的网络安全、数字服务、军事电子等新一代防务装备全面亮相。

▲ “彩虹”-4 无人机飞行表演

此外,本届航展创新展览模式,首次推出“云航展”,观众可以线上巡馆看展、观看表演直播、远程参与会议活动,体验360 度VR“云观展”。

航天事业仰望星空宇航防务重磅亮相

本届航展中,中国航天两大集团突出展示了航天领域重大工程成果,充分展现了近3 年来中国航天取得的新进展和达到的新高度。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展区,空间站组合体3D 模型、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等“天团主角”隆重出场;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模型整齐排列,长征“家族”齐聚一堂;多类型卫星纷纷亮相,通信、遥感和在今年发射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也一展风采。

在防务展区,一批新型、家族化的军贸产品公开亮相,LY-70 防空导弹系统和M20A/B 地地导弹系统首次参展;导弹发射车、“彩虹”无人机等大型实物及模型分类展出,充分展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整体优势。

在航天技术应用展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示了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智慧产业五大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百姓美好生活。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立足“七大体系、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展示构架,系统展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的整体能力及主力产品。HQ-9BE 防空导弹、FK-2000 防空导弹、CM-802B 反舰导弹、YJ-12E 多平台发射超声速导弹、BP-12B 导弹系统、“猎鹰”“天鹰”“海鹰”等明星产品悉数亮相,全面展示中国航天科工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

商业航天体系也受到重点关注,“箭”“星”“云”全链条产品服务发展壮大,“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服务商业发射市场,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在集装箱监管、地灾监测、气象观测、农情监测、海洋环境等重点行业推进示范应用,航天星云·天基网络地面服务平台汇聚天基信息资源,提供线上服务产品。

多种型号稳步推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如今,中国航展已经成为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日益强大国防实力的重要平台。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天不仅亮出了过去几年的优异成绩,也向公众描绘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展示区

▲ M20A/B 地地导弹系统

▲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太阳双超卫星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此次参展的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模型勾画出了中国航天的探索路径。

目前,长征九号火箭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服役后将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火箭,并可以构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0 吨、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 吨、地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35吨的系列化型谱,能满足我国未来较长时期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任务需求。该火箭预计将于2028 年前后首飞。

新一代载人火箭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航天运载工具。这种火箭长约90 米,起飞重量约2000 吨,可以将25 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月球转移轨道,或将70 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该火箭采用多台发动机并联布局,未来还将具备垂直起降重复使用的能力。

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太阳双超卫星也亮相本届航展,代表我国迈入“探日时代”。卫星将在全球首度实现空间太阳Hα 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可获取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显著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航天事业征途漫漫,珠海航展再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展示出中国航天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技术跨越。在这里,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吸睛无数,中国空间站气势恢宏,全球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坚韧前行、开拓奋进和仰望星空、翱翔九天的辉煌成就。★

猜你喜欢

天团航展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基金会
中国航天基金会
走! 逛中国航展去
中国航天,叩门“天宫”
起底“中国外交天团”(上)
起底“中国外交天团”(中)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我国新一代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HT-1E首次亮相航展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
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