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探讨
2021-11-28陈建东
陈建东
(秦皇岛市海滨林场,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所以林业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林业的合理化发展离不开先进的造林技术和科学的营林管理方式。我国目前的营林方式正在逐步从自由松散的造林方式转变为合理、高效、统一的造林模式。为此,本文就针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一、现代林业造林的主要方法
(一)播种法造林
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创新引进了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其中播种造林法尤为突出。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就是将种子播撒在林地中,没有繁琐的育苗环节,操作较为简单,只需要将种子播种后,自然成长即可。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在大面积的林业造林方面。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林地条件要求较高,对于后期的幼林管理和抚育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能够采用播种造林方法的林地,所栽种的树种都需要有较强的发芽力及适应力,例如核桃、山杏、栎类等,还有油松、云南松等松类,都适合使用播种造林法。该方法在选择地块时对于土壤要求较高,土壤中不仅需要含有大量的水分,同时不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少、地偏的边远地区造林。例如围绕吉林蛟河地区,其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位置较为偏僻。同时,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土壤水分充足。蛟河地区主要种植有红松、云杉、桦树等,因此此地采用播种造林法最为合适。
(二)分殖法造林
分殖造林法在种植方式上也被称之为分生造林法,是一种较为特别的造林方法,该种造林法在造林的过程中对选取造林的林木要求较高,因为在造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采取的是将林木群的部分营养组织进行截取并移植的一种造林方法。在进行营养组织选择的过程中,通常选取目标林木营养最高、生长最为旺盛的枝干进行移植,提高其造林的成活率。分殖造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种植林木的成活率高、种植的成本相对较低且所需要苗木的培养时间较短等优点。而该种造林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营养组织在前期生根快速生长的阶段需要丰富的养分,所以在分殖造林法应用的过程中,通常对其造林地块的土壤要求很高,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土壤肥沃、具备大量营养成分的区域进行苗木的栽种,提高其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地对种植地苗木进行养分的补充工作,进而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三)栽种法造林
栽种法造林是现阶段造林的重要方法之一,该种造林法在小面积的造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种法在造林之前要先做好造林树种的育苗工作,一般在确定造林树种时,由造林人员选取合适地区进行前期的目标培育工作或者直接与苗木生产企业进行苗木的引进。在苗木准备好之后,造林人员需要预先准备好栽种地穴,地穴的直径在40~60m 最佳。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苗木在后期定根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完成扎根,提高造林的成功率,种植人员要确保所种植的苗木能够固定在地穴的中间。在苗木种植完成之后,种植人员要做好对种植苗木水分的管理工作,确保其生根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水分提供其生长。该种造林方法虽然具备种植效率高以及灵活性强等显著的优势,但由于其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因此该种造林方法一般很少应用于大范围的造林工程之中。
二、对现代林业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合理建设苗木基地
苗木基地在造林方法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工作人员在进行基地建设时,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进行科学化管理,比如在选择树苗基地时,要结合具体的场地、范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合理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造林时,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意识,树立提前防范的思维,降低造林成本,同时,要按照造林规定严格操作,服从监管,比如在树苗的幼苗时期,多对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做好树种选择工作
在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树种的选择。合理选择树种,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苗木的存活率,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在实际林业造林工作中,高质量的造林工作,要保证花费更少的成本,创造更高的效益。我国幅员辽阔,所以不同地区环境也不同,但不同环境都有相适应的树种,许多地区环境较为恶劣,但任豆、顶果木、香椿等树种都可被应用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如果环境条件好,地势平坦,可以选择种植当地树种。如可选择栽种竹类植物或者藤类植物等。若地区有工作人员看管,可以种植果树。这样不仅达到绿化效果,也可为当地农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加强培育技术
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苗木的存活率,在实际的林业造林过程中,要加强对培育技术的应用,做好壮苗工作。在苗木的选择过程中,要选择高质量品种,发芽后要加强对种子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还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苗木密度调整,同时要保证施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培育技术以及壮苗培育技术的应用,保证苗木在良好环境下健康生长。此外,在苗木造林工作中,若树木根系的完整性得到保障,树苗的存活率就得到了保障,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种子,也可节约更多成本。保证树苗根系的完整性,需要专业人员做好树苗根系的保护管理。在苗木的运输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水分流失或者苗木被破坏等问题。在运输期间,要避免根系被压。在运输到指定地点后,尽快栽种。
(四)做好抚育工作
抚育工作能否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会极大地影响造林的成效和今后的发展。所以森林抚育必须与其他过程相结合。抚育资金一般较大,由专业部门保管。专业部门必须做好相关调查分析工作,科学使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流动透明度。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树种的特点,做好树种分类,如抚育型、移栽型、转化型等,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树种,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五)加强育苗播种处理工作
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育苗播种处理能力的方式,促使林业造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提升育苗播种处理能力中,要注意以下2 点问题。1)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采取人工催芽的方式。人工催芽可以帮助种子快速发芽,并进行栽培。在人工催芽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出苗期,最大程度保证出苗整齐度。2)在苗木的栽种过程中,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生长,工作人员要做好土壤管理[6-7]。在幼苗栽种时期,对土壤进行预处理,消除病虫害隐患。如果土壤水分不足,那么需及时补充。如果土壤营养不均衡,那么需结合实际情况,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氮磷钾不同元素,保证土壤中的营养能够满足苗木生长需求。
三、加强对现代林业营林生产管理的建议
(一)对营林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随着这些年来现代林业的发展,以及国民日益增长的绿色文化需求,国家对植树造林越来越重视,这也相应地推动了现代林业造林技术的发展,但是新型造林技术所带来的就是需要改进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以前应用于传统造林技术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合于现代林业的造林技术,那么这样的话,新型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应该怎么完善呢,新型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应注意哪些方面呢,这就又要提到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比如这些年来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营林生产管理制度的改善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依托于信息技术,把营林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运用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保存,以期能够在以后的过程中对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得到改善,对产生良好效益的地方进行借鉴,并进行分析,看看是否可以对营林生产管理产生更好的作用。营林的生产很重要,其中,幼苗又是营林生产的重中之重,幼苗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营林生产的效益高低,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升幼苗成活率的相应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为保证,提高营林生产的效益,对营林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更好的完善。
(二)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结合
对于营林的生产管理,相关林业部门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要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划出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重要指标,以这些指标为标准,衡量营林的生产管理好坏,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指标就是营林的成活率,生长量和产量,只有这三个指标达到标准了,那么营林的生产管理才算初步达到要求。怎样让几个指标在更多的地区能够达到呢,这时候就需要对不同的地方进行区别对待,每个地方的地区都不一样,营林的生长种类也不一样,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每个地区的营林生长情况,生长量和产量进行统计,得到每个区域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选用最好的种植方案,以期让营林达到最高的成活率,生长量和产量。当找到最好的方案时,就应该增加效益,适当地增加营林的生长面积,甚至改变营林的生长种类,研究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林木是否在这个地区也能得到更好的生长。另外一个方面,也要注重对老龄化母树的替换,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类社会年轻就有着无限的可能,林木也一样,选择适龄的林木可以让林业更好的发展。现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已经区别于从前,如今是优胜劣汰,当今社会有着植树造林的发展趋势,只有让植树造林的质量得到保证,林业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怎样让行业的经济获得发展呢,主要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增加生产效益。现代林业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会帮助现代林业的发展,会减少对林木浪费的情况产生,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营林生产的工作量,让营林生产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可知,合理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与科学的营林生产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关系到国家造林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林业部门在开展造林、营林管理工作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造林方法,合理建设苗木基地、做好树种选择工作、加强培育技术、做好抚育工作以及加强育苗播种处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对营林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及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结合,为林业部门的发展和国家造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