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冰雪产业人才支持政策研究

2021-11-28李锐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冰雪赛事人才

李锐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冰雪人才的意义重大

冬奥会成功举办的保障,最基础的就是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冰雪人才,唯有高素质的冰雪人才大量涌现,我国冰雪运动才能做到飞速发展和快速提升。举世闻名的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WinterGames)2022 年02 月04 日至02 月20 日将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大家都知道,冬季奥运会在全世界举办以来,备受欢迎,由于每四年才能举办一届,所以对于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来说,非常稀有难得。在本国举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可以展现本国优秀的国家形象,促进本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还能振奋本国民族精神,领导全国人民促进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为拥有健强的体魄打下良好的基础,向世界人民展示本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好处多多。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最关键的所在就是必须有高素质冰雪人才参与其中。

二、冬奥会冰雪人才需求及现状分析

(一)冰雪人才严重缺乏

国际奥委会宣布,冬奥会在我国举办以后,北京和张家口对冰雪城市的建设以及对场馆设施的建设,就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投入,很快就已经初具规模。冬奥会届时将会产生共计109 枚的金牌,和以前的冬奥会相比较,增加了七个小项目的比赛。一直以来,我国就去一直缺乏冰雪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严重制约着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让我国冰雪运动的水平固步不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发现,高端冰雪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刻不容缓,但是也必须循序渐进。

(二)冰雪运动赛事参与人才的缺乏

在冰雪人才中,最重要的是冰雪运动赛事参与人员。这些冰雪运动赛事参与人员,包括专业运动员也就是竞技运动人才、教练与裁判等等,此外,尚有赛事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专业研究人员,还有一部分赛事服务志愿者。

一直以来,高水平冰雪运动员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冰雪运动教练也寥寥无几。赛事运营管理人才,也包括赛事运营及场馆建设方面的高水平管理人才;专业科研人才一般指高端科技研究人才,能对冬奥会相关的场馆进行维护,能对设备进行修理,能够对冬奥会的装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以保证设备能正常使用和赛事的正常运行;赛事服务志愿者,主要是指在懂得冬奥赛事运动规则和运动项目,懂得外国语言,现场能与国外冰雪运动员和参与人员进行熟练的沟通交流的人才。对于冰雪人才的建设,我国已出台多项举措,呼吁社会注重冰雪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但时至今日,冬奥会冰雪人才现有数量与质量与实际需求相比相去甚远,就目前水平看,一些雪场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尤其是缺少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经验,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素质。

(三)冰雪运动宣传推广人才的缺乏

一件事情做大做强,离不开宣传,而宣传方面,也需要专业人才。冰雪运动在宣传推广方面,也应该广为宣传,在社会上进行普及冰雪运动知识,以及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冰雪运动这方面的人才,包括冰雪运动教练员、冰雪运动社团方面的工作人员、组织人员和策划人员,他们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是向社会公众宣传冰雪运动方面的知识、理念与意义,让人们了解到奥运会的价值,推动和引导大家关注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进而倡导冰雪运动全民意识。在我国,冰雪运动姗姗迟来,这方面的高素质引导人才极为缺乏,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推动和引导,社会大众对冰雪运动不甚了解,有些人甚至头脑中没有冰雪运动的概念。冰雪运动因为受到消费能力及运动场地的限制,加上宣传不够,以致在社会公众中,大部分人们谈起冰雪运动都知之不详,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知识还没有做到广泛普及。

(四)冰雪运动服务保障人才的缺乏

冰雪运动服务人才也需要专业素质,这些服务人才依靠专业知识,保障冬奥会基础建设设施等维护,保障冰雪运动安全。冬奥运会正常开展离不开和冰雪产业建设相关的人才,比如稳定秩序的安保人才必不可缺,防控人才等等。冬奥会的开展,也离不开基础设施,其与冬奥会配套的设施不可缺少,冬奥会体育馆一切设施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赛事顺利开展,一切交通建设必须畅通,体育场场馆要合乎要求,卫生建设必须达标,在环保方面也需要达到国际标准,这些都离不开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人才。就目前来看,冬奥会服务保障人员素质偏低,多数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的培训。高质量冰雪服务人才寥若晨星,不过,这方面的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困难不断得到解决。

三、冬奥会冰雪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冰雪人才培养政策不明确

虽然我国对冰雪运动及冰雪产业已经高度关注,但整体来看,冰雪人才培养政策尚不明确,主要原因是由于刚刚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很多地区出台的关于冰雪运动发展的相关文件,虽然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对冰雪人才高度关注,但对于北京冬奥会冰雪人才的培养,引进政策制度还不够明确。在此以前,北京冬奥会尚未成功申办,我国冰雪运动在宣传方面,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严重受到地域的限制,本来就严重缺乏的冰雪人才,出现分布失调的情况。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根本转变,大量的冰雪人才不断涌现,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做了有力的推进,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冰雪人才的培养标准,科学的建立培养冰雪人才的计划,制定冰雪人才职业资格认定标准,着重于冰雪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冰雪人才,在政策方面,予以有力的支持,鼓励冰雪人才的发展,为北京冬奥运培养、输送专业的冰雪人才。

(二)缺乏经费

高校是培养各种人才的基地,冰雪人才也不例外。作为主导,高校在培养冰雪人才方面一直缺乏资金,我们应该更多的支持高校,在资金方面给予满足,有力的支持高校对冰雪人才的全面培养。但是有些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不平衡,很多高校用于培养冰雪人才的资金匮乏,一直以来,只能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冰雪人才的培养项目之中;在优质冰雪运动课程方面,一直欠缺开发与建设。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需要高效有力的输送专业化冰雪人才,但就目前高校来看,在培养强大竞争能力的专业化冰雪人才方面力量明显不足,因此,会影响到我国在冰雪运动竞技中的领先地位。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发展冬奥会冰雪人才,必须要借助先进的理念,必须要引进人才,然而缺乏经费,这一目标最终难以实现。

(三)缺乏参与氛围

冰雪文化一开始起源于我国北方东北部,我国东北部天气寒冷,冰雪文化浓厚,人们在自然界中对抗冰雪,触摸寒冷的冰雪世界,增强意志,书写北方世界冰雪文化的靓丽诗篇。作为天然资源,冰雪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是我国少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人民,他们通过冰雪文化,与世界冰雪文化进行交流。冰雪文化古已有之,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有着与自然环境做斗争、战胜恶劣条件、创造优秀文明的文化记忆,世界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都有各自的民俗,也各自发展着自身的冰雪文化。

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可以更快地提升自身,但从我国整体来看,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技术的原因,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就是缺乏参与氛围。由于冰雪运动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所以很少人能够参与其中。再加上我国对于冰雪运动及冰雪文化在宣传方面缺乏力度,响应者少,而且社区在冰雪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还没有满足实际需要,大部分群众缺乏冰雪文化运动观念,参与冰雪训练的意愿不高。

四、冬奥会冰雪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分析

(一)政府层面

政策全面要做到引进人才及时,培养冰雪产业人才力度到位。政府设立研究机构,总结经验,消除人才培养中的障碍,深入各大院校与社会阶层,广泛宣传培养冰雪人才的政策,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出改进与提升策略,找到培养冰雪人才的关键所在,保证政策的明确性与可操作性。

(二)院校层面

大力支持高校,开设冰雪专业课程,鼓励人才向冰雪产业方向流动。冬奥会的开展,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对挑战,积极培养冰雪运动人才,从高校认真抓起,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开设冰雪专业,扩大招生范围,鼓励学生学习冰雪专业,做好后备就业工作,让学习冰雪专业的人才减少后顾之忧,保证冰雪人才专心致力于专业,为北京冬奥会的高质量举办提供大量人才,培养后备力量。鼓励冰雪专业人才吸收国外的经验,扬长避短,同时支持高校引进国外高水平教练,在培养冰雪专业人才方面,不拘一格,大刀阔斧地前进,加强冰雪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社会层面

在政府的带动下,激励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树立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意识,尽可能地保证冰雪弱势项目与夏季强势项目的平衡,提升全民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广泛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冰雪文化、热爱冰雪文化从从而促进冰雪人才的大量诞生。

习总书记多次指示:“开拓选人用人视野,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会筹办,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呼吁社会相关人士,关注冰雪人才选拔,一定要将培养的人才队伍达到国际化,一定要举办好2022 年的冬奥运会。在选拔人才方面要广泛开拓用人视野,为培养冰雪文化人才而付出努力。要胜利在握、要充满信心,为冬奥备战。因为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冰雪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冬奥会的举办,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面对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努力培养人才,解决冰雪运动人才荒芜的问题,加大冰雪人才的培养力度,保障冰雪产业人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发挥全社会团体的力量,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冰雪人才队伍建设的氛围,不断拓展冰雪人才的发展空间,建立有特色的冰雪产业人才队伍体系,为冬奥会及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输送更加优秀的冰雪人才。

猜你喜欢

冰雪赛事人才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人才云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