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2021-11-28李钰菲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实力强国红色

李钰菲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文化建设提升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加强“四个自信。”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了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更进一步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划与设计,展现出党和国家对于文化建设的关切与期待。“十四五”期间,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作,其位置极为突出和重要,应当加强协调、优化与统筹,明确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实现人民文化需求供给,全面拓展其精神指向、价值维度和人文内涵。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

红色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1]。从思想来源视角看,红色文化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内容上分析,其包含了近代中国的诸多革命文化精髓,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及西柏坡精神等,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另外还包括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及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这些均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源泉;从性质上看,红色文化不止具有文化领域的价值,更具有政治领域的作用,属于党和人民共同缔造的结果,与群众精神追求与党的价值理念相高度统一。因此,我们要从认识到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二、文化强国背景下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蕴含了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强有力的革命精神,并且这些资源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其中所蕴含了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具有超时空的教育价值和强大力量。我国文化中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中国革命的精髓。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证明完了党对革命事业的铭记[2]。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提升红色文化实力,打造文化强国,这些均需要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才能坚定文化自信,以红色文化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二)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同志来立足于国家发展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新时期下,我们需通过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关键动力,打造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3。共和国是红色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在党的100 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文化经历的岁月的淬火历练,是经得起考究的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新时期下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能更好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三、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一)正本清源赓续血脉,增强红色文化自信

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精气神的凝聚。“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精神谱系支撑。红色文化是我党的政治底色,经岁月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还是全面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选择。增强红色自信,在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第一,文化部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利用多元化方式,比如,“两微一端”、广播、宣传栏等为群众解释红色文化的内涵,帮助群众认知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将红色文化厚植在群众心中,构建红色文化长城,提升其抵抗“垃圾文化”的能力。第二,教育部门要通过多措并举,重点加强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研究所、院校的合作,针对性挖掘开发出适合各种年段人群的教材,让红色文化厚植到人民群众的心中,传承红色基因,最大限度激发当代群众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第三,有关部门可以将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以及舶来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契合起来,取其精华,进而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百年建党契机,推动红色文化进学校、进小区,开展“峥嵘岁月,我心向党”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依托多元化的活动,促进广大群众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二)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加强红色文化宣传

宣传不到位是制约红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需主动宣传。对于处在何平年代的我们,加之年代久远,我们无法感知在战争年代红色革命所带来的震撼。在新时代在如果缺乏宣传手段,红色文化就会被埋没。基于此,我们需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适当地增加红色作品的创作数量,鼓励社会大众基于尊重历史、遵守事实的基础上多创作优秀的红色作品,对于优秀的作品,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鼓励其继续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比如,话剧、电视剧、小品、相声等,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这些优秀作品深入人心,厚植到心底,夯实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第二,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开设红色经典课程,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讲述红色文化的概念,红色文化的形成,取其精华,内化于心进而真实地让红色基因厚植到学生的心中,在红色文化中补足精神之钙,夯实理想信念。对于学生而言,要将红色文化作为日常教育,借助各种重大节日契机,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红色文化,另外,还可以定期邀请革命家、老兵等到校开展讲座,在暑假寒假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景区等,为让红色文化深化学生内心还可以在活动中举行图片、绘画展览等,书写观后感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交流红色文化。还可以以党建百年为契机,举办以校史为内容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让红色教育学习教育形式“出新”更“走心”,将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厚植到学生群体中,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在互联网时代,需简直与时俱进,因时而立,因势而为,借助融媒体的“东风”。优化红色文化传播手段,比如,“两微一端”、微信公众号、手机APP 客户端等,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深化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另外,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3D 影像、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互动式、沉浸式的传播,为宣传和赓续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红色软实力的提升。

(三)构建文化共享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完善红色文化公共服务系统是至关重要的[5]。据此需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地方政府需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文化事业部门的功效,通过多措并举。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红色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二,地方政府需通过多元化的渠道,重点加强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力度,在政策方面加以倾斜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个主体进行捐助,构建红色文化基因。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其服务市场及红色文化的活力。红色文化资源是滋养心灵的精神食粮,更是我国最为珍贵的独特文化资源,基于此,地方政府作为红色文化保护及传承的主导,有义务和责任加强红色文化基因的保护,有效维护红色文化血脉的传承,并尝试借助现代文化与红色文化间的契合,塑造全新的文化服务业态,赋予红色文化开发挖掘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具时代性特征,增强文化传播性和渗透性。第三,红色文化是流淌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血脉,由全国人民用生命和智慧所创造的,在实践中应突出红色文化的共建共享特征,加强政府与相关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红色文化服务过程,坚持过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适应性,打破红色文化传播的地区差异,全面实现红色文化服务质量的跃升,构建红色文化共享平台。同时,地方政府还要不断整合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和应用,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将红色文化实施数字加工后及时上传到共享平台,通过这样的举措,让各个地区的人民就能共享红色文化,重塑红色文化的特色化传播形态。

(四)红色文化走向世界,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

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让红色文化的发展要着眼世界,增强红色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因此,在发展和根须赓续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需打破墨守成规的思想,不能故步自封地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为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从整体上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因时而立,因势而为,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依托多元化,让红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另外,还要基于保持客观红色历史上,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文化交流、互访和融合,进而让具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香溢四方,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活力,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扶持红色文化企业,实现红色文化的深度渗透,力求打造红色经典,展现更丰富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彰显新时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全面塑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将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实现宣传范围的拓展。

结语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凝结了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价值理念,在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裨益,因此,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应加大的挖掘、整理与推广力度,全面彰显红色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价值意义,整体实现文化自信目标。在红色文化的引领和熏陶下,给予了广大群众丰富的精神激励与心灵滋养,成为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之源,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实力强国红色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红色是什么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红色在哪里?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