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学校社会工作教学改革探析*
2021-11-28王孝羽刘华强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
文/王孝羽 刘华强(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学校场域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都是以职业为导向来调整学生的培养模式。而当前的学校社会工作教学普遍存在片面强调教材、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社会的需求存在错位脱节的问题。这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质量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改变目前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困境,就应当多措并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修正和优化。
一、现有教学模式的困境与不足
(一)课程设置理论化
随着近几年课堂改革的火热化,翻转课堂、OBE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但传统课堂模式根深蒂固,新兴教学模式尚在探索阶段,一方面无法使传统课堂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也需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适配。学校社会工作课程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落脚点在于实践。但在实际授课中却不得不受制于专业的整体实践安排、学校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等因素,导致理论化的授课方式仍处于核心地位。加之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的教材仍然太过理论化与概述化,比较适合学生考试,而非实务能力的提高[1],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
(二)课堂形式单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既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课堂安排与把控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育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在意识习惯与行动上还无法满足自主性学习的要求,课堂教学仍然保持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小组讨论作为主要实践形式。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堂的互动性,但远达不到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倾听、回应以及对质等工作技巧给予充分的练习,并学会判断在哪一种情境下应该使用哪一种工作方法或技巧,同时还需要对理论知识有所把握,以便在面对不同服务对象时能选取合适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小组讨论无法实现。
(三)教授内容有限
教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引领者,既需要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以此将实务技巧外显于形并授予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对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知识有了解之外,还需要掌握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的内容贴合行业背景。但在许多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当中,专业教师往往并非科班出身,也相对缺乏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这就使得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尤其缺乏实务界的声音。不同的专业背景或许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向,但实务经验的匮乏却无法由书本知识弥补,实务知识成了纸上谈兵,当面对真正的服务对象时则会出现“知道该做什么,却不知如何做”的困境。在实习机构中,学生往往也面临着督导无暇顾及的困境,导致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下仍然无法提升能力。
(四)考核体系不完善
考核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驱动作用。目前的课程考核体系仍然以考试,尤其是书面考试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至书本,认为学习就是背书,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要求。此外,学生的校外实践成绩也多由校内教师评判,校内教师无法时刻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最终也只能通过实践报告的内容进行打分。这一评判方式使校内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实践水平,也容易让学生将重心放在实践报告的撰写上,而忽视了实务能力的总结和反思。
二、学校社会工作改革的合理性
(一)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地方高校则更应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需求量高、就业形势好,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为己任[2]。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是要培养具备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的劳动型人才,因此就必须以市场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方向相吻合。
(二)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性质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实践型课程,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脑学习的同时要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但传统的课堂形式仍然停留在教师作为主体角色的“自上而下”式灌输知识,以此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专业的需求,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群体的特征,了解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特点,并最终在专业伦理的指导下以所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受助者困境。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才是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将伦理准则和方法技巧切实运用于服务场景中,需要不断在行动中学习和练习。
三、学校社会工作改革措施
(一)创新课堂形式,培养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革,课堂应脱离讲授为主的模式,而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学习行为本身由外因驱动转化为内因驱动。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的模式,由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主要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同时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并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感受;在课堂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案例,学生则在小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小组讨论结束后依次进行汇报,并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小组的优缺点。这个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同时组与组之间也能相互警示与借鉴。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设置辩论环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于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然,仅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还远不能帮助学生应对真实的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这一类实操性强的课程需要辅以情境教学,即将课程的一部分作为实务训练,让学生以小组为整体,在驻校社工站开展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遇到的困难和经验教训。小组在回到课堂中时需要进行小组实践报告,并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留作课上讨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经常会出现“知道该做什么,却不知如何做”的困境,这恰恰反映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缺陷。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去尝试,去经历,去获得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督导机制,多主体协同测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与职业需求接轨,这也决定了社会工作的培养过程不只是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而应是多元主体共同影响的过程[3]。社工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同主体,同时也对应了工作中的相应职责,因此在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价时同样应当采取多主体评价的方式。督导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在社会工作学生的实践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仅有实践而缺乏反思会使得实践行为无效,要使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有所改进,就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得到相应指导,而督导制度就是实现指导的有效方法。除了督导以外,服务对象作为服务的直接接受者也是评价主体之一。服务对象将服务过程中的感受反馈给社工,可以让社工对自己的服务有所评估,知道在真实的情境中哪些行为及活动有效,从而认清并修正不足,同时总结服务经验。作为另一考核主体的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以及测试等方式为学生打分,从而保证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均能得到提升。除了多元主体的考核方式外,成绩评定的形式也应当多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提升课程学习广度,并通过加强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论文或实践研究报告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4]。
(三)丰富教师层次,提升教学质量
社会工作发展日新月异,而专业教师也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务经验。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教师专职授课,不做实务的情况,作为实践应用型专业,教师需要在实务中践行理论,这样才能将对理论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当保证一定程度的实务能力。此外,学校也应当为教师提供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保证教师对于专业及行业的理解处于行业的前端。但术业有专攻,仅靠专业教师为学生教授实务仍然不足以保证教学质量,第三方资源的介入依然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益的教学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可以在中小学内建立实习基地或实训中心并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校可以聘请与社工专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来学校任课、授课,参与从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计划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校以及社工机构的联系,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同样也是教师成长和提升的契机。
四、结论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强调实际应用的课程,是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课程教学面临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课程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务性、考核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缺点不利于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课堂形式,丰富多元教学方法,引入学校社会工作行业资源,尤其是实务案例等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主动性;通过引入行业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教学、督导和评估,多元协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实务基础;通过提高知识储备和实务经验,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有效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