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8于桂林孙逸冰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旅游大学生学生

于桂林,孙逸冰

(泰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从家庭获取的生活费用普遍增加,部分大学生还通过勤工俭学取得收入,通过各种活动获取各种奖励资金等,从而使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部分大学生具备了出游的经济条件[1]。大学生除了法定的双休日,还有传统的寒暑假,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大学生出游的时间比较充裕,并且在出旅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大学生的旅游热。同时,开展大学生旅游也是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爱国热情、提高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良好途径[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出游,放松身心,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满足求知的欲望,我国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2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2.1 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但对旅游了解不够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大学生对旅游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绝大多数同学都渴望出去旅游,但很多同学对于旅游行业不了解。他们虽然可以在网上搜索旅游目的地的著名景点,了解这些景点的游览内容,但不知道如何选择景点,如何安排旅途中的食住行游购娱。他们认为一次旅游可以看遍旅游目的地全部景点,实际在旅行中只能看到某几个著名景点和一些不知名的景点;认为自己对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安排得很周密,在实际旅途中却常常会脱节,对于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应对常识,导致旅游体验较差,认为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2.2 大学生旅游偏好特征鲜明,但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不多

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资源类型是户外探险和主题公园,其次是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古迹等。而旅行社大部分旅游产品都针对中老年人以及亲子游,缺少大学生旅游路线产品。这是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很少有旅行社专门为大学生设计旅游线路,导致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旅游产品,挫伤了大学生旅游的积极性。

2.3 大学生旅游消费能力不强,旅游产品价格偏高

由于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依靠父母,除了必要的生活费支出后剩余有限,部分学生还有来自勤工俭学和兼职的收入以及奖学金,但也不是很多,大学生旅游消费能力总体不强[3]。同时,由于旅行企业没有根据学生的旅游偏好设计旅游产品,大学生一般也是跟随普通的团队旅游,旅游产品的价格对于大学生来说偏高,这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重要因素。

2.4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单一,旅游宣传不到位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主要是自己上网浏览或同学间相互告知,旅游企业以及学校对于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偶尔会有旅行社发旅游宣传单、旅游景区景点发景区宣传册等,但由于没有针对性,大学生也很少认真浏览,一般不能促成大学生旅游。

2.5 大学生普遍重视旅游安全,但旅游安全防范能力不强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重视自身的旅游安全,但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常识。在旅游中真正遇到安全问题时,不知道怎样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伤害,他们的旅游安全防范能力不强。

3 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对策

3.1 政府高校旅游企业多方联动,培育大学生旅游市场

3.1.1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旅游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4]“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此后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开始在中小学逐步实施“研学旅行”。但国家未对大学生研学旅游作进一步的布署,其实,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研学旅游的条件更为成熟,大学生的心智已经成熟,他们更需要了解社会,更需要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游可以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相关的旅游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级政府可根据《国民休闲旅游纲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研学旅游,在旅游实践中锻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早发现、早治疗的前提下,单纯的细菌性下痢治愈率较高,如果治疗太晚,仔猪很可能因为脱水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3.1.2 高校采取措施,支持大学生旅游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旅游不提倡也不反对,出于安全责任的考虑,高校一般不组织学生旅游。高校应根据《国民休闲旅游纲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业开展研学旅游[5]。如学校教务部门可以开设旅游管理方面的选修课,让大学生能够了解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旅游的兴趣;学工和团委可以组织青年学生干部开展红色旅游,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踏青、赏秋,开展拓展活动。一方面,要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旅游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1.3 旅游企业开发市场,促成大学生旅游

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能力相比社会旅游群体虽然比较弱,但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能够激发大学生旅游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的大学生参加旅游,旅游企业也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企业应走进校园,了解大学生的旅游需求,设计出大学生喜欢的旅游线路。同时,通过团体出游降低成本,让喜欢旅游的学生都能出游,推进大学生旅游健康稳步发展。

3.2 设计多元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

3.2.1 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旅游产品

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旅游偏好不同,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也是不一样。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思维缜密,善于思考,可设计工业旅游、参观博物馆、展览馆以及探险旅游和体育旅游等。在旅游过程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文科的大学生一般激情豪迈,感情细腻,有着丰富的文史知识,可设计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民族民俗游等。在旅游活动中,开展吟诗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陶冶情操,放松身心[6]。

3.2.2 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旅游产品

大一学生刚入学,对周围环境还比较陌生,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可设计校园文化游、城市周边一日游,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了解城市周边的旅游环境、拓展视野,扩大交际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大二、大三学生已经熟悉大学生活,有些学生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或兼职,取得了一定的收入,可开展双休日、小长假中距离旅游。再加上平时学业负担重,需要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因此,可设计自然山水观光游,人文景观体验游等。大四学生一般进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时间相对较多、有些学生在实习中还会取得可观的实习津贴,可安排长距离的小长假、寒暑假游,甚至可安排毕业游,增进同学友谊[7]。

家长提供的生活费多少限制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可以依照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设计三个层次的旅游产品:一是针对消费能力强的大学生,可设计住星级酒店,享高配团餐和风味餐,游5A级旅游景点的旅游线路。二是针对消费能力一般的大学生,可设计住汉庭、格林豪泰、如家等经济连锁型酒店,享中等团餐,游一般景点的旅游线路。三是针对消费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可设计住青年旅舍等较为便宜的住宿方式,享一般团餐,游赏不收门票旅游景点的旅游线路。

3.3 运用价格差异化策略,降低旅游费用

3.3.1 优化旅游产品六要素,降低旅游成本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六要素的组合,降低旅游成本,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如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以及乡村旅游点等一般都不收门票;青年旅舍、经济型酒店一般收费较低;汽车、火车的交通费用比飞机的费用低得多;旅游企业的定点餐馆比酒店、饭店和风味店要便宜得多;由于大学生消费能力比较弱,一般可以不去购物店购物。

3.3.2 合理利用淡旺季差价,降低旅游费用

由于旅游具有比较强的淡旺季,一般旅游旺季价格很贵,而在旅游淡季比较便宜。如一年中的冬季是淡季,旅游价格较低;春秋季、暑假和春节以及小长假是旅游旺季,旅游价格较高。旅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淡季价格低的优势,组织大学生旅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3.3 采取分时价格策略,降低旅游费用

大学生的课务安排不像中小学课务比较均匀,有时一整天都没有课,在某些学期可能上半学期课多,下半学期课很少,甚至会出现两天都没有课的现象。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取分时价格策略,设计一日游或两日游路线。一方面,周一至周五是工作日,出去旅游的人很少,旅游价格很低,可以降低旅游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错开周末双休高峰期,缓解景区景点的压力。

3.3.4 采取团购策略,降低旅游费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校园团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旅游企业可以采取团购的策略招徕大学生,把团购的折扣让给学生,降低旅游费用。一方面,减少了大学生的旅游负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旅游企业的知名度。

3.4 提高旅游宣传的针对性,积极引导旅游消费

3.4.1 开展校园网络营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人对微博、微信、抖音情有独钟,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社会,获取信息。旅游企业应抓住时机,合理利用微博、微信、QQ等手机应用软件,建立高校大学生旅游网络平台[8],适时获取大学生的旅游需求,适时推出旅游资讯,适时网上组团,线下旅游。

3.4.2 加强与高校社团合作

旅游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发在学生旅游市场[9]。首先,旅游企业可以在高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设系列旅游讲座,提高大学生的旅游意识,丰富大学生的旅游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旅游能力;其次,旅游企业可以在高校学工处和团委的指导下,与各专业社团合作,把旅游和专业结合起来,开展旅游活动[10];第三,旅游企业与高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合作,把旅游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结合起来,设立旅游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旅游的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旅游的兴趣,提高学生旅游的能力。

3.4.3 加大景区景点宣传力度

旅游景区应加大在高校的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到景区旅游。一方面,景区可以在校园发放景区旅游手册、景区画册介绍旅游景区,让大学生了解景区,激发大学生旅游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拍摄自身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加入滤镜、背景音乐等后期制作,发布在网络上,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同时,也可以将景区景点与VR技术相结合,设计娱乐项目,让大学生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比如科幻大片《阿凡达》就在著名的张家界取景,张家界景区可以将电影中的秀丽山水与VR技术相结合,让大学生充当“阿凡达”第一视角,在山峰间畅游。

3.4.4 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培养旅游安全意识

首先,高等学校应开展旅游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意识丰富大学生的旅游安全知识。如教育大学生在入住宾馆后,要及时检查房间的设施是否齐全,大门是否有防盗链,房间内是否有不法分子秘密安置的针孔摄像头等。其次,旅游企业组织学生进行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急救演练,培养学生的旅游安全能力。最后,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大学生的旅游安全,以防在旅游中受到恶意伤害。

4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部分大学生具备了出游的经济条件。同时,大学生出游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并且在出旅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出游,放松身心,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满足求知的欲望,我国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但对旅游的了解不够;大学生旅游偏好特征鲜明,但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大学生旅游消费能力不强,旅游产品价格偏高;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单一,旅游宣传不到位;大学生普遍重视旅游安全,但旅游安全防范能力不强。为此,政府高校旅游企业应多方联动,培育大学生旅游市场;设计多元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运用价格差异化策略,降低旅游费用;提高旅游宣传的针对性,积极引导旅游消费;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培养旅游安全意识等对策。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品质;另一方面,为旅游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猜你喜欢

旅游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旅游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聪明的学生等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