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马铃薯机械化绿色种植技术
2021-11-28钟巍然周玉华
钟巍然周玉华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马铃薯机械化绿色种植技术生产工艺路线为:机械耕、整地➝播种、施肥、覆膜、起垄一体机➝机械植保➝机械杀秧➝机械收获。
1 机械选型
1.1 机耕
动力选择:66 kW久保田拖拉机,配套机具:4—5犁铧及2.3 m 旋耕机,作业效率:翻耕3 800 m2/h,旋耕2 880 m2/h。
1.2 机播
动力选择:66 kW404(或454)拖拉机,配套机具:青岛洪珠2CM-2 单垄双行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覆膜,作业效率:1 067 m2/h。
1.3 机防
配套机型:多旋翼小型无人机,作业效率:1 500 m2/h。
1.4 机械杀秧
动力选择:29 kW404(或454)拖拉机,配套机具:1JH-110型杀秧机,作业效率:2 000 m2/h。
1.5 机械收获
动力选择:29 kW404(或454)拖拉机,配套机具:改进型4U-90B型马铃薯单垄双行收获机,作业效率:1 600 m2/h。
2 配套技术
2.1 耕整地
耕整地是种植生产的基础,目的是改良土壤物理状况,提高土壤孔隙度,加强土壤氧化作用,调节土壤中水、热、气、养的相互关系,消灭杂草病虫害等,为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地势开阔、平坦、排灌方便、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翻耕深度25 cm 左右,做到深浅一致、不留生格,达到破碎土块、压实土壤的目的。旋耕深度约15 cm,使耕层土壤上虚下实、平整无墒沟,为播种机正常开沟、覆土创造条件。耕地时每667 m2翻入腐熟的农家肥1 500 ~2 000 kg作底肥。
2.2 质量要求
纯度>96%,薯块整齐度>80%,不完善薯块≤5%。
2.3 播种前准备
2.3.1 切种 机械播种对种薯的大小有严格要求,15 g以上种薯要切块,以保证播种密度的精准。播种前2 ~3 d 进行种薯切块。在切块过程中,用两把刀交替使用,做到一薯一消毒。切刀用75%酒精或0.3 % ~0.5%高锰酸钾溶液或1%漂白粉严格浸泡消毒。
2.3.2 种薯包衣 用“鸟兽散+甲霜灵·锰锌或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草木灰”药剂拌种。
2.4 播种
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80 kg/667 m2,垄宽1 m,株距0.3 m,种植密度为4 445株/667 m2,垄高0.25 m,使用降解白膜8 kg/667 m2。
2.5 防治晚疫病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信息,当感病品种病菌第三代首次侵染、耐病品种第五代首次侵染达到4 ~6分时采用保护剂喷雾,达到7分采用治疗药剂防治。保护剂选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治疗剂选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 mL/667 m2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120 g/667 m2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150 g/667 m2兑水喷雾。药剂交替使用,防治3 ~5 次,每次间隔7 ~10 d,喷雾要均匀且整株覆盖。
2.6 杀秧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主茎开始发空,块茎易与甸甸茎分离时,即可择时收获。收获前2 ~3 d用杀秧机将茎叶打碎,杀秧时留茬高度在10 cm以下。
收获机挖掘铲的入土深度在结薯层以下位置,一般挖掘深度为20 ~25 cm。收获时注意收获机作业速度保持在3 ~4 km/h,并根据捡拾速度掌握收获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