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升级对策研究

2021-11-28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灵芝竹笋高峰

唐 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 南宁 530001)

1 引言

国有林场改革后高峰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下经济发展与森林经营相辅相成,同时林下经济本身也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林下经济发展品牌、建立林下经济特色产业等措施,使得林下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 高峰林场基本概况

根据林场数据库显示,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经营土地面积7.91万hm2,活立木总蓄积498.34万m3,有林地面积6.8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498.34万m3,自治区级公益林面积0.33万hm2,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公益林面积0.17万hm2。

林场档案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高峰林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林下经济累计完成投资1889万元,累计实现总产值12395万元,涉及林地面积约1万亩,建立了林药、林菌、林笋、林畜、林禽、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现结合林场的具体实践,总结发展的经验。

3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3.1 林笋产业

高峰竹笋于1996年引种于百色田林县八渡乡,又称之为八渡笋,在林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下形成了笋体粗壮洁白,甘甜鲜嫩,爽脆可口的特有品质,可称得上真正的森林蔬菜,绿色食品,在南宁市小有名气。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场笋用竹面积5000余亩,竹笋已经成为林场林下经济支柱产业,大部分职工依靠种植竹笋慢慢富裕起来了,并亲切的将购买的房子、汽车称之为“竹笋房、竹笋车”,竹笋年收入多的家庭达到20多万元,少的也有3~5万元。近年来,林场积极开展低产笋的改造,全场竹笋产量从2017年的100多万kg,利润90万元,提升到2020年的400多万kg,利润达400万元。此外,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目前,高峰竹笋已经牢牢占据南宁市场,供不应求。

3.2 林菌产业

林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建设以灵芝为主的“林菌”产业。目前林场拥有300亩林下仿野生种植灵芝示范基地,其中2018~2019年在万盘分场种植100亩,2020年在高峰森林公园新建200亩。林场采用青冈木段木法在林下仿野生种植灵芝,当年种植即可收获少量灵芝,主要品种有紫灵芝、红灵芝等,种植灵芝投资约3~4万元/亩,可连续采收6年以上,亩产值约8~10万元左右,可实现利润5~6万元/亩。2020年林场总计收获干灵芝4000 kg,公园新种植的灵芝也收获250 kg,实现总产值160多万元。林场开展了多种食用菌试验种植,陆续在林下试验种植了红托竹荪、虎奶菇、象耳菌和黑皮鸡枞菌等,2020年试验种植了1万棒虎奶菇,收获4000 kg,林下种植的虎奶菇口感脆甜,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的好评。并不断推进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与农科院微生物所联合申报了1个科技示范项目,3项专利申请。

3.3 林药产业

近年来,林场在林下开展了多种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一是在高峰森林公园登峰栈道两边林下种植勾藤、白及、砂仁、两面针、金花茶等中草药200亩,建成了兼顾科普教育、文化宣传的林下种植中草药展示长廊,来此参观学习的中医药专业学生和中小学生达3000多人次。二是在界牌分场15林班种植了500亩草珊瑚和250亩多穗柯甜茶,目前已购买中草药加工设备,在森林公园开展中草药加工,草珊瑚和多穗柯甜茶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草药,已成为高峰特色接待专用茶品,品尝过的人均高度赞赏,希望林场提高产量,长期购买。三是带动长客分场开展了10亩蕲艾引种试验,总计收获干蕲艾350 kg,带动长客分场职工利用林场沟边地发展双钩藤及砂仁种植100亩,在林下种植中草药即可节约抚育成本,又提高了综合产出。

4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策略

4.1 全力推进林下产业

从林场的角度来说,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增强协同发展的能力。结合林场自身的自然资源情况和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可以是相同产业类型,通过打造区域品牌,促进林场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可以是区别化发展思路,突出林场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和健康产业,带动林下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1]。林场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惠,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价值,促进林下经济持续化发展。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2]。具体来说,根据林笋和林药等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需求,投入相应的资金,促进种植规模的扩大,开展技术研究,促使林业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合理利用发展资金,为促进林下经济科学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3]。整合上级财政项目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多渠道投入机制,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400万元,用于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此外,要面向社会吸收更多的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为林场林下产业经济发展凝聚强大的力量,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积极开展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农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林学院等机构、高校的合作,聘请有关专家举办培训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加大成熟、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强化质量检查监督,提升项目科技含量和建设成效[4]。

4.2 做优做响产业

促进林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打响品牌,扩大市场,做优质的产业。“十四五”期间,林场将做优做响以灵芝为主的“林菌”产业,预计累计投入1350万元,预计总产值1615万元,利润235万元。具体措施如下:①是发展灵芝种植,林场现有灵芝面积300亩,计划每年在高峰森林公园和万盘分场新增灵芝种植50亩,全场灵芝面积达到550亩,并培育灵芝盆景,酿制灵芝酒;②是发展其他食用菌种植,每年在高峰森林公园和延河分场种植其他珍稀食用菌;③加大宣传力度。产业的运营和维护,宣传很重要[5]。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每个地区的林业情况差异,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林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促进林下产业壮大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6]。

4.3 科技赋能做强林下产业

从林下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和难题。若想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做强区域林下经济,科技赋能有着重要的意义[7]。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化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加大对良种技术、信息化水肥一体化技术、低产田改造技术等的推广,同时深入到林下经济产业,面向林药、林养殖等实际,针对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林业经济效益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和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技术研究试验,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方案,促进林下经济更好的发展。积极完善林下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发挥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力量,引入新理念和新方法以及新措施,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实现技术赋能的目标[8]。

4.4 面向未来逐步转型

林下产业的发展,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坚持发展目标的同时,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提出有效的发展模式与办法。“十四五”期间,高峰林场将结合创建林下经济“一场一品”相关要求,以竹笋和食用菌为林下主打产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林下产品深加工,形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经营格局,开展林下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打造林下经济自有品牌。推进“互联网+林下经济”,依托电商交易平台,探索林下产品“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的统筹和管理,整合各类管理资源,为此项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深度挖掘资源力量优势,促进林下经济的现代化发展[9]。

4.5 做好品质的把控

林下经济的持续化发展,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为重要的保障力。在实践中无论是种笋还是种植药材等,都必须要做好品质的把控,同时要做好种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协调,促使此项工作能够高品质的发展。实践中制定完善的品质保证体系,细化分解林下产业发展质控的职责与任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做好全面严格的控制。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促使产业健康持续化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10]。

5 结语

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要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还需要不断地探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林下产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引入科技手段,凝聚发展力量,面向未来逐步转型,并做好品质的把控等,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灵芝竹笋高峰
春天来了
全球迎来“双胞胎高峰”
石庆云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竹笋
竹笋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灵芝霜下秀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