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以“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2021-11-28黄云霞
黄云霞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工商管理,广东 湛江524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项目管理”也逐渐成为泛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与工科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教学形式、内容、要求等方面有本质的不同,更加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由此,针对商科类“项目管理”课程,本文借助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该课程的设计进行探索和思考。
1 “项目管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1.1 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项目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工具、技能等对所实施的项目做最优化管理的能力。管理行为较为抽象,不易观察与模仿,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而言,掌握项目管理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进行有效运用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通过对分课堂,首先将重点知识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输出,然后学生在掌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团队分组形式进行课后内化吸收,最后回归课堂再研讨,这一学习闭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团队协作、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可突破传统教学浅层次学习的局限性,向深层次学习延伸。
1.2 学习渠道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比如通过慕课、学堂在线、人民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平台,B 站、知乎等文化社区平台,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学生可获得海量的学习资讯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发展,不仅符合当代学生便捷化、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进行知识选择、批判思维的能力,有效补充了课堂学习中“学不会”“听不懂”的空白,同时也为对分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
1.3 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网络课堂。线上学习因由教师团队精心打造,内容丰富精炼,不受时空限制而广受青睐,但学生也普遍反映线上学习缺乏系统性、互动性,因缺少考核的压力,学习效果也难以保证。在面临学业提升、未来择业、市场需求的多重压力下,学生迫切需要具有系统性、参与性和贴近专业特性的课程,分课堂则是实现这些诉求的有效手段。
2 “项目管理”对分课堂教学的实施思路
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实质上是将一个教学单元按时间分为三个独立的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即PAD 课堂[2]。在“项目管理”教学设计中,将重点知识讲授与课后内化吸收、回归课堂研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提高“项目管理”应用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
2.1 课堂重点知识讲授
不同于传统课堂的自主预习模式,对分课堂要求教师对重点知识内容搭建框架,帮助学生从宏观层面建立起课程知识体系。具体可将课堂分为3 个阶段:①结合案例,设定项目情境,引发学生对“项目管理”重点理论进行思考。该环节,教师可将“项目管理”中重点知识模块化,分别设置研究案例或议题。比如,项目目标如何定义,如何进行项目选择,项目范围为何变更,项目进度如何控制等。在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向的驱动式教学往往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将纯理论讲授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思考的能动性,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②教师主导分析案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启发、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工具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见解及对策。比如如何选择项目方案,项目存在风险应如何识别,如何进行项目评价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③结合案例分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讲授课程的理论框架。在该环节,教师仅对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讲解,无需面面俱到,讲解应由浅入深,兼顾学生专业背景和理解能力。
2.2 课后内化吸收
课后的内化吸收是实现对分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该阶段侧重于学生在讲授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通过有选择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积累。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课堂理论知识的解构与完善。在课堂重点知识讲授以后,教师可以采取布置课后任务的方式,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视频、文献资料、著作、学术论坛等,或者利用新媒体平台,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发送经典案例、热点追踪、难点解析等推文,这样学生通过课外复习和拓展,可按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目标自主学习,对已学课堂知识加以补充和完善。②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建议授课班级学生按专业背景、擅长领域、知识结构划分多个学习小组(每组四五人),学习小组主要任务有2 个,包括课后组队学习与相互解疑,具体包含文献查阅、实践调研和统计分析,以及了解该领域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和最新应用;进行小组案例研讨,重点关注研究案例或议题中“项目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统一观点,撰写报告、准备PPT 答辩等,为下一阶段回归课堂研讨做准备。③课后作业巩固。对分课堂强调过程化考核,而非以期末笔试成绩论高低,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围绕知识点进行命题,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项目策划等,侧重于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知识应用,研究和归纳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前告知学生日常考察成绩所占比例及课后作业的评估方式。
2.3 回归课堂研讨
按照“对分课堂”的设计理念,每次授课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对前次授课内容的回顾,后一阶段是对所学知识模块进行深度转化,在课后内化吸引的基础上,通过辩论、PPT 演讲、投票表决等方式将学习结果呈现出来,进行深度研讨,这种师生、生生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回归课堂研讨是对分课堂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升华,也是学生分享成果、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需事前对研讨情况进行摸底和把关,注重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和节奏。对于学生研讨反映出来的问题,要给予纠正和指引。研讨的最后应设计理论回顾与知识结构梳理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对该模块知识体系的重构与升华。
3 “互联网+”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分课堂”看似缩短了理论授课的学时,但更多自主学习环节被安排到了课后,学生在梳理、重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均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保证“项目管理”对分课堂的有效实施,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3.1 课堂的精细化设计
结合“项目管理”课程的性质,对分课堂的P-A-D 三个环节必须按照项目的生命周期连续推进,任何环节的中断或进度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市场反馈,取舍教授何种“项目管理”知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3];②“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可按模块划分,从而确保知识讲解的连贯性、整体性;③研讨案例或议题应贴近学生的专业背景,来源于真实的职业情境,集实效性、代表性、趣味性于一体,方能引发学生共鸣,满足学习需求;④课堂讲授不应面面俱到,要注意为学生课后知识拓展留下空间;⑤教师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并对课后研讨情况及时跟进,给予辅导与帮助;⑥教师应把控好课堂研讨的方向和进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4]。
3.2 学习方式与态度的转变
不同于课前预习,对分课堂将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放在了课后,因此需要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作出转变,才能完成知识由浅层次理解向更高阶转化。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充分在线教学、视频教学、自媒体等方式完善、重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推荐给学生丰富的学习素材,并及时给予指点和帮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3.3 考核方式的改变
对分课堂强调以“过程”评价为主,所以考核的比例应由传统期末笔试向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案例研讨准备情况和课堂讨论发言倾斜。此考核方式能综合地衡量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与工具的运用程度,考察其创造思维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多维的、系统的考评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4 总结
“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极高的课程,只有通过学生提高自我参与程度、加强团队协作、开创思维方式才能掌握管理行为这种不易模仿和学习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