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畜牧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成效及措施
2021-11-28尹建超
尹建超
(湖北省来凤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来凤 445700)
畜牧业是来凤县的传统优势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鸭)为了油盐钱”,畜牧经济支撑了农村居民绝大部分开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畜牧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畜牧产业在来凤县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过去几年来,畜牧业在助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国家验收,2019年来凤县已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将来凤县畜牧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情况进行小结,供参考。
1 来凤县畜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历史境遇
来凤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属国家重点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环境、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村群体性贫困严重。据统计,来凤县201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24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据国家贫困系统统计显示,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人口有11.24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42.44%[1]。
2011年11月,国家率先启动了武陵山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提出武陵山片区11县(市)要在2020年以前实现全面脱贫。
2012年9月,时任县委书记带领扶贫开发、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负责人到漫水乡开展农民增收情况调研,走访了3个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后,提出了“加快生猪、土鸡产业发展,助力整县脱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精准扶贫以何为抓手,畜牧养殖业成为了来凤县的重点项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来凤县畜牧兽医局根据《中共来凤县委 来凤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综合扶贫 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定》(来政发[2014]1号)和《来凤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帮扶项目的通知》(来政办发[2017]10号)规定,结合全县畜牧产业链建设实际,积极引导和支持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立足当地资源,通过从事畜牧产业发展,帮助全县人民实现了脱贫摘帽。
2 主要成效
2.1 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主要成效(2014—2016年)
累计建成生猪“161”养殖模式550户,年存栏“硒都黑”母猪0.3万头,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户年均收入5.6万元;建成1个生猪繁育基地,年存栏“硒都黑”母猪0.11万头,年提供仔猪2万余头,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万元;生猪“1234”模式帮扶6 515户,年均饲养“硒都黑”猪1.95万头,户年均增收0.15万元[2];建成万只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年饲养种鸡1.3万只,年孵化育雏鸡苗26万只,为贫困户年提供鸡苗15万只,年出售商品鸡6.5万只,实现年销售收入325万元;建成千只土鸡养殖示范户10个,户年均增收2.5万元;土鸡“112”模式带动帮扶贫困户5 300户,户年均增收0.5万元。
2.2 产业项目精准到户、到人扶贫主要成效(2017—2020年底)
按照扶贫产业项目精准到户、到人和脱贫后“四个不摘”的相关政策,全县11 3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发展畜牧产业脱贫的有7 983户,年均发展生猪2.5万头、发展肉羊0.276万只、发展土鸡(鸭)19.63万只、养殖蜜蜂0.65万箱;年均畜牧产业扶贫收入3 639万元,户年均增收0.46万元。
3 具体措施
3.1 探索畜牧产业扶贫模式
先后采用了2种产业扶贫模式,即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模式和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精准到户、到人模式[3]。
3.1.1 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模式
(1)生猪(羊)“161”养殖模式。即1户建1栋120 m2标准猪(羊)舍,饲养6头“硒都黑”母猪或60只母羊,年出栏肉猪(羊)100头;建一个20 m3沼气池。政府资金支持1.5万元,其中,引种及栏圈补贴1.2万元、沼气池支持0.3万元建材[2]。
(2)生猪“1234”扶贫到户模式。即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仔猪补贴200元/头,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4万元。
(3)土鸡养殖“112”扶贫到户模式。即1个万只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新建1个以上),至少培育1户年出笼1 000只土鸡养殖示范户,带动从事养殖的贫困户每户至少年出笼200只土鸡。①对万只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支持政策。即每个专业合作社建孵化育雏室100 m2、标准化鸡舍500 m2、孵化设备1套、沼气池20 m3,饲养种鸡1 000只。政府资金支持15万元。其中,种鸡补贴1万元,育雏室补贴4万元,建标准化鸡舍补贴8万元,购置孵化设备补贴1.7万元,建沼气池支持0.3万元建材。②对千只土鸡养殖示范户支持政策。由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30日龄雏鸡1 000只(体重达250~300 g,程序免疫到位)给养殖示范户,政府按5元/只补贴给专业合作社。③土鸡养殖扶贫到户政策。由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30日龄雏鸡200只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体重至少250~300 g,程序免疫到位),政府按5元/只补贴给养殖专业合作社,每户0.1万元,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4万元。
3.1.2 项目精准到户、到人模式 2017年,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来凤县对畜牧产业扶贫政策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依托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模式转变为项目精准到户、到人模式。在前几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提高了补贴标准和范围。
(1)生猪产业扶贫。按当年新增生猪存栏数补助500元/头,每人0.1万元;3人以上的户,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5万元。
(2)家禽产业扶贫。按当年新增家禽存笼数补助5元/只,每人0.1万元;3人以上的户,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5万元。
(3)肉羊产业扶贫。按当年新增肉羊存栏数补助300元/只,每人0.1万元;3人以上的户,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5万元。
(4)蜂产业扶贫。按当年新增蜜蜂补助100元/箱、胡蜂补助200元/窝,每人0.1万元;3人以上的户,各种产业项目叠加每户最高不超过0.5万元。
3.2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来凤县不断探索适合本县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政府的积极引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由政府主导式扶贫逐步向群众主动参与式扶贫转变,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的脱贫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的良好风尚,不少贫困户通过积极发展畜牧产业,实现了脱贫增收。2019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 342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41%,群众认可度达到98.57%,省政府发文批准来凤县退出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1]。
3.3 强化市场主体带动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互助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和贫困户开展双向对接,对有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4]。几年来,湖北天之力生猪养殖公司、来凤县生猪养殖协会、来凤华联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来凤县大岩板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毕兹卡农贸公司、尚凤寨蜜蜂养殖合作社等10多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了全县精准扶贫,共联接带动精准扶贫户18 647户次,其中养猪户8 631户次,养鸡户8 812户次,养羊户337户次,养蜂户867户次。
3.4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树立“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5]的扶贫理念,强化技术指导服务。①积极培育技术引路人,增强扶贫领域能人带动效应。2014年以来,来凤县畜牧兽医局在畜牧生产领域培育了200多个畜牧养殖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促进了全县畜牧扶贫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收。②建立科技扶贫指导制度,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由县畜牧兽医局对每个乡镇特派1名专家、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对重点贫困村派驻1名技术指导员,每月开展1次上门指导服务;由村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片负责,对贫困户养殖的畜禽开展疫病防控,通过免疫、打标、编号、造册,建立工作台账,做到畜禽疫病应免尽免,保障畜牧扶贫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3.5 强化监督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产业扶贫项目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行政村负责落实到户、村干部(含驻村扶贫“尖刀班”干部)负责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人员须分期上门进行3次登记,即落户时须登记拍照、第2个月须监管拍照、第3个月须监管拍照,并填好项目监督卡;3个月后贫困户凭监督卡完整记录兑现扶贫补助。畜牧部门在乡(镇)验收的基础上,采取进村入户、电话询查等方式,对每个乡镇随机抽查3个村,其中实地调查2个村、电话询查1个村,每个被查村随机抽查10户,对项目验收情况进行复核。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落实项目精准,到户、到人精准[6]。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畜牧业是来凤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当前畜牧业产值占来凤县农业总产值40%以上,为全县精准扶贫、按期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期间,全县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畜牧业将会承担起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继续为乡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4.2 建议
4.2.1 畜牧部门要因地制宜做好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因村选项,一村一品,科学规划,确保畜牧业发展项目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4.2.2 政府要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资金投入 要通过采取加大产业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积极落实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培育市场主体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对重点村、户和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4.2.3 继续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植 制定龙头企业激励奖励政策,极力支持企业与产业村及农户对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