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工程建设中的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施工技术探讨
2021-11-28孙文浩
孙文浩
(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浙江嘉兴 31400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港航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增多。相比于陆地作业,水上和水下作业的难度更大、风险更多,对施工作业提出高要求。基槽开挖和港池疏浚,是为了扩大河床、提高航道的通行能力,满足船舶不断增加的通航需求。只有从各个环节入手,合理选择技术工艺,加强质量和安全控制,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预期管理目标。以下结合个人实践经验,探讨了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以某港航工程为例,基槽挖泥量约28万m3。设计日均挖泥强度为1560m3,配置绞吸船1艘,日均挖泥量为2800m3,满足设计要求;护岸基槽开挖量约8.2万m3,配置抓斗挖泥船1艘;疏浚物的运输,配置泥驳1艘,装载量为800m3;置换砂使用定位船进行定位。现场勘查结果显示,基槽持力层以风化岩为主,底部标高为-24m,开挖时先用绞吸船和抓斗挖泥船,超出作业范围的部分,采用炸礁施工法,工程量约为0.48万m3。
1.2 施工特点
(1)基槽开挖的施工量大,施工会干扰周围水域,导致淤泥产生沉积作用,经实测每日沉积厚度约为10cm。(2)疏浚物的运输距离远,而船舶的最大运距为10km,且施工过程中的船只过往频繁。(3)施工工期较短,基槽开挖为180d,港池疏浚为150d,具有较强的紧迫性。(4)基槽开挖时,要求超深、超宽控制在0.5m、1.5m以内,并且挖到中粗砂。港池疏浚时,要求超深、超宽控制在0.5m、1m以内,不能残留淤泥或淤泥质土,清淤后的淤泥厚度在30cm以内。(5)施工工序复杂,包括基槽开挖、机床抛石、清理淤泥、基床整平、礁石爆破、安装沉箱等,前后工序紧密衔接,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2.基槽开挖施工技术要点
以绞吸船开挖为例,遵循分条、分层作业的原则,设置1根钢桩作为摆动中心,对左右边锚进行协同控制,确保吸泥船位置准确。技术要点如下:
2.1 分条施工
基槽开挖分条施工,关键是控制好每一条的宽度,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是:钢桩中心至铰刀头水平投影的长度。如果宽度过小,分条数量就会过多,施工过程中就要多次移锚,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管理难度也提升。本工程中,钢桩作为摆动中心,是开挖作业的基准点,整个开挖面呈现为扇形。后续开挖作业中,到达基槽底部的边线时,分条中间区域不能开挖,会导致边线出现偏差。另外,对于两个分条中间的部位,开挖时将铰刀置于分条的中间,采用向前两步台车的方案进行开挖。
2.2 分层施工
(1)一般情况下,按照铰刀直径的0.5~2.5倍控制。(2)结合土质特点,松软土取最大值即2.5倍,坚硬土取最小值即0.5倍。(3)淤泥的力学性质差,可适当增加开挖厚度至4m左右。另外,开挖边坡按照1:2控制。以粘土层为例,台阶开挖高度和宽度分别控制为4m、8m。
2.3 测量监控
本工程中,基槽开挖过程中,使用声纳测距仪测量开挖深度。但是,声纳测距仪无法对开挖作业进行动态呈现,不能及时发现超挖或欠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同时使用1台水下地形扫描仪,将其安装在船体底部,每次开挖10m后,就进行一次测量,作为声纳的基准调校点,从而更为精准地控制开挖深度。
2.4 礁石爆破
如果水下有岩层结构,为了开挖基槽,可采用礁石爆破法。爆破前,彻底清理岩石的覆盖层,以便在爆破作业后减少淤泥生成量,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控制好爆破产生的冲击波[1]。爆破完成后,要对礁石进行清理,不能出现遗留现象,否则也会影响人员安全和船只通行。
3.港池疏浚施工技术要点
3.1 分区、分条、分层作业
(1)划分疏浚区。首先对疏浚区进行大致划分,然后结合绞吸船的摆幅宽度,进一步精确划分施工条幅,设备从一端开始作业,向另一端推进。绞吸船在开挖过程中,要观察浮管变化,当浮管拉直、本条幅作业完成,退回设备对下一个条幅继续作业。排砂管最好置于疏浚区中间,并且由专人现场管控,确保船只设备错开,避免造成相互影响。(2)确定分条宽度。分条宽度的确定,以取砂厚度和高程为准,相邻区域的搭接宽度为3m~5m。绞吸船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使用坐标定位仪进行检测,调整船位缩小偏差值,避免船体发生剧烈晃动。(3)控住分层厚度。分层开挖作业时,控制好分层厚度,应该结合取砂厚度、铰刀直径,并动态监测挖槽深度变化。当挖泥船的荷载变化或潮位变化,就要调整铰刀头的形态。一个条幅开挖完成,及时进行测量,当超挖或欠挖均处于允许范围内,就可退船至下一个条幅。最后对所有测量数据进行汇总,绘制海底基面图,以便发现漏挖现象,安排绞吸船进行作业。
3.2 注意事项
(1)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水位变化对疏浚的干扰,应掌握洋流、潮汐的特点,合理设计疏浚施工方案。(2)对于弃土的处理,既不能用于回填,也不能影响临近的港口、航道,目前处理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送泥上岸;二是水中抛卸,本工程中采用前者,使用泥驳进行运输。(3)挖泥船开挖作业中的航行速度慢,载重较轻会受到风力影响,载重较重会受到水流影响。为了应对潮汐风流的影响,保证不偏离预定的航迹线,应根据风力和水流的速度,修正压差角和船首方向,注意横槽时避让,防止压耙[2]。
3.3 成品保护
基槽开挖和港池疏浚完成后,水面船只抛锚、吸泥船采砂等行为,均可能破坏基槽。对此,应进行成品保护,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管理,合理安排后续的作业工序,尽量缩短成品暴露时间。
4.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4.1 质量控制
(1)开展测量作业前,对所有测量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精度达标、稳定性满足要求;对现场各个控制点进行复测,建立完善的控制网络,作为测量作业的依据。(2)绞吸船上配置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对施工平面进行定位。深度指示器的使用,可控制铰刀的下放深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3)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施工规范,进行技术交底,实现施工作业的规范化、精准化。(4)在疏浚区周围,建立潮汐监测和报告站点,将潮汐信息发送给疏浚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铰刀的下放深度,避免深度和平整度上出现严重偏差。(5)施工作业中,如果某个工序或作业内容不达标,及时反映给技术人员,分析问题原因,确定是人员、环境、设备因素所致;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施工状态。(6)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测量图,分析水深、固定断面等数据,评估施工精度值,不满足要求的部位进行标注,并督促施工班组及时整改。
4.2 安全控制
(1)按照规范要求办理施工证件,例如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证;水上作业人员,均要佩戴安全防护措施,穿戴救生衣;现场配置交通警戒船,根据现场的通行情况进行调度指挥,既确保正常施工,又能减少对过往船只的影响。(2)施工船舶抛锚时,使用相关的指示标志,让其他船只看到施工范围,避免误入这一区域影响施工作业。(3)在设备配置上,要求作业船只带有废污油舱,设置围油栏,长度不低于300m。在施工过程中,船只产生的废污油装在舱内,而不能直接排进水域,来保护正常水质。(4)沉管在水下敷设,为了避免过往船只碰触,因设置显眼的标志来定位。浮管位于水面上,为了减少对通行的影响,应控制好浮管的长度和位置,不要设置在关键航道下方,并设置夜间指示灯,间距控制在40m~50m,为船只夜间航行指引。
5.结语
港航工程建设中,基槽开挖和港池疏浚是基础而又关键的环节,文章结合实例分别介绍了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分条分层施工、测量监控、礁石爆破、成品保护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和管理控制,才能确保施工活动按照进度计划执行,提高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