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乾五与大革命时期军队政治工作
2021-11-28纪安玲
纪安玲
(安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艺术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廖乾五,1886年2月18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原名正元,又名华龙,后化名刘省三,1922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于湖南长沙市郊,时年44岁。廖乾五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政治军事干部,在其八年革命生涯里转战全国10多个省市。在大革命时期,他初步摸索开展军队政治工作,对铁甲车队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廖乾五同志诞辰135周年。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对大革命时期廖乾五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实践进行系统总结,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新时代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也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
一、建立和完善军队政治组织及政治工作制度
“革命军队必须有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保证革命军队完成其任务的重要因素。”[1]而制度建设是政治工作的保障。廖乾五建立和完善了军中各项政治组织及政治制度。
(一)制定政治教育计划
1924年初,廖乾五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1月在广州参与组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以下简称“铁甲车队”),并担任铁甲车队党代表。铁甲车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周恩来亲自组织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铁甲车队队部设队长徐成章、党代表廖乾五、副队长周士第、政治教官曹汝谦、军事教官赵自选等人员,队长、党代表、副队长、政治教官、军事教官全部为共产党员。全队3个排,每排3个班,常有受训人数150人左右[2]74-75。从铁甲车队成立的第一天起,党代表廖乾五就非常重视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工作,在进行紧张的射击、投弹、刺杀,利用地形地物、夜间动作及班、排、连演习等高强度、高难度的军事训练的同时,廖乾五主持制定了铁甲车队政治教育计划,加大了政治教育的分量,丰富了政治工作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训练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
(二)进行系统政治教育
一是坚持每天“两讲”的政治教育。即每天上午、下午(或者晚上)安排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政治教育,内容是讲授三民主义、社会发展史、工农运动情况、国内外形势[2]121—122等。廖乾五、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四人亲自授课,廖乾五讲授过“军队中政治工作”“妇女运动”等课程,揭露帝国主义、军阀、资本家、地主的罪恶,启发官兵的觉悟,培养官兵的革命思想。二是经常请革命家作报告,比如请彭湃做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报告;每天晚上都进行政治讨论,官兵在一起谈想法、提问题、解疑惑,形式生动、气氛热烈。通过讨论使官兵懂得为什么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每个士兵明白自己所受压迫和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明确革命的目的和任务。三是在军中进行识字教育。廖乾五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时主持制定了《第四军政治部士兵训练计划》,要求每天教会士兵20个字,战斗间隙也不例外。这样既有利于士兵学习战斗技术,又有利于培养士兵的战斗勇气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政治人才,编辑出版革命报刊
一是在健全政治部组织机构的同时,扩大政治部工作人员。政治部设立了组织、编纂、宣传等机构。一开始政工人员非常紧缺,但廖乾五用政治工作的实绩赢得了军事指挥人员的肯定,政治部从最初的十几人扩大到30多人,并设有组织科(6人)、宣传科(10多人)、秘书科(数人)、总务科(4至5人)。又在原先不设政工人员的团部,设立了团政治指导员(相当于现在的团政委)[2]125-126。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培养军队政治工作骨干。通过举办培训班了解年轻学员的思想情况,以自己丰富的革命经历和社会经验,培养年轻学员的革命思想,一部分学员在廖乾五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三是编辑出版政治报刊、书籍,突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廖乾五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时对各级政治工作部门和政工干部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职责和任务[2]36。编辑出版了《四军周报》 《四军画报》 《政治周报》 《国民革命军士兵读本》[2]35等宣传报刊和书籍,重点报道和介绍第四军政治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同时还组织了读书会性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会。通过学习,提高了士兵的政治觉悟和军队的斗志与士气。
(四)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组织建设是政治工作的灵魂。尽管当时的工作和军事训练十分紧张、繁重,廖乾五对队伍中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抓得很紧,除了党小组每周一次的生活会,学习、汇报思想外,还经常带领党员参加中共广东区委组织的党团活动,听陈延年、萧楚女等作报告,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北伐时国民革命军共有8个军,以第四军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最多。据统计,第四军有官兵6000多人,其中共产党员就有2500至3000多名。尽管当时国共两党不允许公开在军中建立中共党组织,但廖乾五很注意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3]30。叶挺独立团出师前,廖乾五曾找团长叶挺、副团长罗隆、参谋长周士第等团内主要军官谈话,讲述北伐战争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并强调叶挺独立团一定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北伐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保障并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第四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先后在汀泗桥、贺胜桥处大败吴佩孚,并顺利攻下武昌,屡立战功,荣获“铁军”的美誉。廖乾五在军队中进行党组织建设,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传播革命思想。这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平时做训练工作和群众组织工作,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扩大党的影响;战时他们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奋勇争先,以模范行动鼓舞官兵浴血奋战。
二、开展纪律教育,严守革命纪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革命军队必须有革命纪律,廖乾五“把开展纪律教育和执行革命纪律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即以革命精神维持纪律,或通过执行纪律达到教育目的”[3]48。纪律是军队集中统一和战斗力生成的决定因素,所以加强纪律教育尤为重要。
(一)制定严格的革命纪律
在南征和北伐中廖乾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军队建立严格的革命纪律。一是要求军队所到之处做到“三个不”,即不拉夫、不筹饷、不扰民。廖乾五带领政治部率先垂范。部队从阳江出发时,政治部的宣传品和行李较多,他指示部属:“宁可把不必要的行李丢掉,亦要坚决执行不拉夫的规定”。由于政治部带头严格执行三条纪律,对部队影响很大,使纪律得以顺利贯彻。针对官兵素质较差问题,廖乾五即兴宣讲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作用及内容[2]20。从而增强了士兵的革命意识和精神,懂得了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重要性。二是要求军官提升个人素质,做到“六个不”,即不嫖、不赌、不酗酒、不抽鸦片、不打骂士兵、不克扣军饷[2]2。他曾说过,革命军人一旦贪图享乐,就会丧失战斗力。军官是军队中的“关键少数”,是军队的骨干和中坚,首先要抓好军队里的“关键少数”,这样对整个军整个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作为政治部主任的廖乾五衣着朴素,从不摆官架子。他对旧军队提出“长官对士兵禁用体罚”“部队财务公开”等议案,为军队政治工作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吹响了进军号角。通过制定严格的革命纪律,加之广泛地宣传教育,使官兵懂得为什么要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从而激发官兵的高昂斗志,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二)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中国的旧式军队实行的是封建性的雇佣兵役制,这种军队的军官与士兵,都不明确政治的意义,不能体察人民的痛苦,他们当兵为的是“吃粮”,为的是升官发财,国民革命军中大部分军队还带有旧军队的影子。为了让官兵特别是广大士兵,明确革命军队的使命和目的是与帝国主义及军阀作战,以达到民族解放之目的,廖乾五深入基层,走进士兵中间,找队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家庭情况。面对士兵的思想困惑,他用浅显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使士兵明白“什么是三民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2]122,进而使士兵树立明确的革命目标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政工人员是党的理论、主义的宣传贯彻者,是保证军队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动的实际工作者,其言行势必影响部队的思想和行动。”[3]48作为政治部主任的廖乾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南征中,每临战斗,他总是率领政治部全体同志深入到战斗部队中,作战时要求政工人员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勇敢杀敌,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起到先锋作用,把政治工作做好做活,以自身良好形象树立政治工作的威信。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政治工作宣传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活泼生动的方式方法,艺术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思想政治工作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3]48廖乾五毕业于京师农业学堂,文化水平较高,在军中任政工人员前,曾在武汉当过家庭教师,领导过汉口铁路工人的二·七大罢工等,他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都是出类拔萃的。廖乾五比20岁左右的普通士兵树立年龄大一轮,但他毫无官架子,并且始终以亲密的朋友兄长、可敬的老师长辈形象面对官兵开展政治工作。他爱士兵,口才好,讲话很有号召力,他的微笑能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为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育人环境和氛围,经常组织士兵排演文艺节目,表演双簧、戏剧,教唱革命歌曲等,从而帮助士兵树立不怕死、不贪财、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也在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局面。廖乾五还用法国民歌《两只老虎》的曲调重新填词创作了《国民革命歌》 (又名《打倒列强》),与众多优秀的革命歌曲编订成册并印刷发行,成为首本国民革命军歌集。这种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政治工作方式广受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宣传教育群众,使群众运动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
革命军队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很大程度是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因此,革命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教育官兵,而且要开展广泛的革命宣传工作,教育群众,鼓动群众投身革命,支持革命军队,并使革命军队与民众相结合,成为人民的武装。
(一)组织宣传队对群众进行革命宣传
廖乾五率领铁甲车队到广宁支援农民运动时,领导农民协会,做了许多地方工作,如编辑出版《广宁日刊》[2]12,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铁甲车队还派出一部分队员组成宣传队,到附近各乡群众家中串门,帮助群众干活,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学生也是一支重要的宣传力量。廖乾五是陕西人,不太懂广东话,讲广东话更是勉为其难,这对他在广宁亲自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造成了一定障碍。因此,他让政工人员找来本地学生,与他们亲切交流,了解当地社情民情,然后指导学生在本地进行宣传。北伐途中,廖乾五带领政工干部写标语、发传单、送画报,让政工人员打着写有标语口号的旗子,走在队伍的最前边。行军沿途对群众宣传北伐的目的、主张和革命军的任务,动员群众支援和参加北伐。群众明白了革命军打仗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帝国主义和军阀,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拉近了军民关系,赢得了群众对革命军的支持。官兵由于接触农民群众,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从中也受到教育,增进了爱人民的革命感情。廖乾五每到一处,便组织领导革命军协助建立地方政权及工、农、学、妇女等群众组织以巩固革命成果,维护群众利益。革命军对老百姓的爱护,激发了人民的拥军热情。许多百姓为军队带路、送信、送水送饭、救护运送伤员甚至直接参军,形成了军为民、民拥军、共同战斗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热情,缩短了战斗时间[4]。
(二)将党的思想融入群众宣传教育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势所在。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属于幼年时期,宣传工作处于萌芽阶段,中共中央规定宣传部的根本责任:“对内应利用种种方法给予全体党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理论的和实际的教育,对外应利用各种机会使我们的思想能切实深入一切广大的被压迫群众之中,尤其是工农阶级群众之中”[5]。廖乾五利用各种机会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深入到群众之中。首先,抓住时机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渗透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铁甲车队经常与农民群众举行各种联谊活动,如与农民协会共同举行“农兵联欢大会”“农兵新春同乐会”,同农民兄弟一起舞狮子、放鞭炮、载歌载舞。为增进军民感情,组织祭奠殉难烈士、慰问伤兵及烈士家属,廖乾五等同志还亲自为死难烈士抬棺执绋,使农民群众非常感动[2]83。其次,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1925年1月21日,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逝世一周年,当时铁甲车队处于偏僻的农村,战斗十分频繁,在工作紧张、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廖乾五仍然在当地召开了有500多人参加的纪念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2]84。通过缅怀革命导师,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列宁的无限敬爱,坚定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1927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十周年纪念日,廖乾五发起召开九江军民联欢大会,廖乾五及中共九江地委书记出席大会,九江总工会、县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等组织和第四军各级军事长官、第四军一营士兵、当地群众共4万余人到会庆祝。廖乾五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说,现场掌声雷动,民众情绪高昂[6]。军民共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坚定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友谊深的亲密气氛。
廖乾五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的一生,英勇战斗的一生。他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勇于斗争、坚贞不屈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情怀;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境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起我军政治工作人员的威信。他永远值得人民缅怀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