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学的多媒介演述实践与教学改革

2021-11-28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媒介传统

隋 丽

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守住民族精神的根脉,如何在新时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大学人文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重要的精神领地,如何创造性地弘扬传统文化,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责任和内容。

中国民间文学①本文所讨论的民间文学主要是指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等在内的叙事性的口头文学作品,是狭义的民间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以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形式世代传承,包含了民众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对于生存环境、自然、生产知识的认知,也包含了大量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越是在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民间传统文化愈发显示出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主义所构建的文明世界中,良好的风俗、淳朴的美德、规范的社会秩序尤其需要我们用习焉不察的传统习俗和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民间文学的教学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传承的作用,同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创造和激发新的活力,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或许更是一个学术问题,关乎对于民间文学当下处境的理解,以及对民间文学本质特征的新的认识。

一、媒介变迁中的民间文学

传统意义上,中国民间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在农耕社会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与传播并为民众所共享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乡村社会日益解体,人员流动加剧,生活方式巨变,农耕文化逐渐瓦解,被工业化、都市化的生活文化所替代。民众的民俗生活进入新的时代,刘晓春称之为“后传承时代”,认为民俗学开始转向日常生活,超地域的民族、种族、信仰等共同体日益强化,“民俗的跨媒介再现以及跨语境转换的趋势日益普遍,作为传承的、消费的、意识形态的等不同形式的民俗现象共存,并呈现混融的态势,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①刘晓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传承时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研究》,2019年第3期。在“后传承时代”,民间文学不再单纯地以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传授方式为主,而是以多种媒介形态混融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跨媒介的再现也将成为其传播的重要方式,这种传播,也带有传承的意义,是超越了地域与村落共同体的限制,在特定的人群以及更广大的空间中的传播,并融汇古今,将传统的“内核”在创新的发展中传承下去。

在变化的空间与环境之中,民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曾经作为其本质特征的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的存在方式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而这种变化带来了对民间文学的新的认识。白旭旻在谈到民间文学现代传承与创新时指出,传播工具和载体的改变有时会使民间文学的体裁、样式、形态、类型等发生对应性调适甚至根本性改变。截至目前,“可以发现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和三种主体形式,可称之为民间文学 1.0—3.0 时代,即传统民间文学诸体裁、现代性民间文学多源故事和新故事、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诸形态。民间文学 1.0——指‘口传’的传统民间文学,对应农牧文明时期;民间文学 2.0——指‘字传’或‘文传’的新故事和多源故事,对应工业文明时代;民间文学 3.0——指‘屏传’的新时代民间文学,对应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从口传、字传到屏传,三种传播工具和民间文学的三种形态迭代发生,同时又伴生存在,共同发展。”②白旭旻:《从口传、字传到屏传——关于传播工具与民间文学迭代的反思》,《中国艺术报》,2020年11月9日第6版。因此,对于民间文学来说,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它在当下的发展变化。李扬在对《白蛇传》传说进行调查时,发现来自电影中的情节成了叙述的来源,并试图说明民间文学“形成了新的传播渠道,即口传—媒体—口传的往复循环。”③李扬:《当代民间传说三题》,《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万建中也指出:“借助大众传媒无比强大的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扩大民间文学的传播空间,同时产生大量的当代异文。这类经过大众传媒过滤的民间文学,引发我们对其现代性的思考。”进而提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民间文学产生和流传的新的可能性是什么?全球大众传媒的统一性和信息的一致性,导致民间文学的发展走向怎样?”①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69页。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了媒介的发展和变化给民间文学带来的影响,一些传统的认知也在悄然间突破。黄涛对此有深刻的反思:“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理论创建和相关阐释是不是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适用范围,在社会生活和相关主体已经发生根本变迁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有重新审视和适当调整的必要从而可以接纳新故事呢?”②黄涛:《新故事是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关于新故事的民间文学定位问题的探讨》,《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杨利慧结合神话在当代社会和电子媒介中的变化提出了“新神话主义”的概念,即在遗产旅游以及电子传媒(包括互联网、电影电视以及电子游戏)等新语境中对神话进行的挪用和重建。的确,这种反思不仅涉及对民间文学新的存在形态的认识和接纳,也涉及对民间文学基本理论的认知和阐释。

因此可以看到,民间文学的“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口头、文字、多媒体以及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络等多种媒介形态。而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会有新故事、新传说等反映新时代内容的文体形式出现,它原有的传统内容也被赋予新的表现形式而以新的文本和实践形式出现。

无论是民间文学2.0还是民间文学3.0,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待它的变化,传统民间文学在当下的转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尤其需要给予关注,本文探讨的重点也即在此。在当代社会语境中,传统的民间文学不仅以口头和文字形态存在,也以社会文本形式存在,以符号、碎片、元素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比如在遗产旅游、非遗展示中,它甚至转变为“资源性”的艺术文本,以影视、歌舞、网络游戏、音乐、戏曲等形式存在或者重述。这种多形态的变化,学界称之为“传统化”或“民俗主义”现象。但归根结底,从主体的立场来看,民间文学就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传统根基的文化样式,无论存在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是“传统化”还是“民俗主义”,民间文学正如中国文化一样,都不会断裂,它只是在寻找新的“自愈”方式。“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不断地发展了几千年,也在于其内在的文化自愈机制,在该文化陷入危机时,驱使其寻根,从中获得自觉和自信,然后达到文化自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实践和发展史便证明了这一点。”③张举文:《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第5 期。民间文学的自愈方式首先要适应多媒介文化的发展,适应新的社会语境,找到新的承启方式,那么这个新的承启方式在哪里呢?学界关于民间文学现代性变迁的讨论已经从理论层面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但是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对于民间文学的教学实践来说,是否可以总结和探索一些规律性的做法?

二、基于多种媒介重建民间文学演述场

从民间文学的自身属性来说,它是民众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间,它是流动的,时刻处在变化之中的,它又是集合了身体、手势、表情、动作等一系列感官体系的集合体,是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在多媒介环境中,民间文学应该依托媒介,发挥媒介的独特功能,实现多声道式的表演或者呈现,让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或许这是民间文学理想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但是在当下,民间文学传统的演述方式越来越少见,而常见的情况是,民间文学是以记录文本、整理文本等资料形式或者印刷品的形式存在。这种“文本化”的存在形态应该说背离了民间文学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口传方式向书写方式的变迁,使口传经验逐渐丧失,其鲜活的生命力也逐渐衰弱。改变民间文学的文本化状态,需要激活口传经验和民众的参与性。

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诉诸身体、语言的表演的过程,因此,让民间文学“活起来”、把它“演起来”“讲起来”,是使它回归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让民间文学“活起来”的一个途径就是激活民间文学的表演性,借助多种媒介形式,通过挖掘不同媒介的特征,进行民间文学的表演和重述。民间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它承载着民众对生产生活以及自然世界的认知体系,它是文献,也是文化。因此,在民间文学的表演过程中,由于舞台的容量以及空间的可塑性,民间文学可以摆脱单纯的“故事性”“文学性”的叙事模式,融入民俗文化、生产生活知识、乡土风情,使其成为“立体化”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真正成为一种活态的民间记忆演述场。

笔者所教授的“民间文学概论”课程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与探索,即由文学院学生、相关院系学生以及学生社团共同参与,以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为切入点,立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以创新课堂教学、创新社团文化为主要渠道,研究民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创新与接受,以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作品为载体,进行多种媒介形态的创意改编,使古老的中国故事获得新的生长力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和微信平台等力量,在全校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

这项教学改革的目标一是实现民间文学传承和传播方面的创新与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二是对民间文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三是推动中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播,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之所以要进行改革,一方面是基于上述对民间文学在当下发展和变迁的学术理解,另一方面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中国民间文学的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比,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意义不大。民间文学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的口头文学形式,是高雅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有广泛性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要将其纳入到“国学”的视野中来认识。希望通过教学和文本阐释,使学生树立起对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刻认识。

二是中国民间文学存在着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传承面临着危机。随着多种媒介形式的出现,世代传承的口头文学形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生存的文化空间。若想让年轻人对民间文学感兴趣,必须在传承方式上进行探索,通过创新性的方式来进行传承,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获得年轻人的喜爱。

三是民间文学教学方式需要转变。要转变以往的照本宣科模式,转变课堂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通过手工制作、舞台表演、故事讲演等形式,实现从“身体”到“心灵”循序渐进的熏陶与教育。

四是解决学科壁垒和课程设置的封闭性。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实现“说”“写”“演”“阐释”“传播”等全方位才能的培养和挖掘,鼓励开放性的跨院系的合作与多学科知识的融汇。

五是改变期末“一考定音”的分数决定论。通过舞台表演、课堂演讲、课下合作、学科论文等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以“期末考试+论文+实践”方式,用不同的分值比例形式来考核学生。

民间文学是一种诉诸身体的表演,表演者、听众、情境以及传统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演述的场域。重建演述场域其实也并非原初意义上的“情境再现”,而是民间文学现代性的一种体现。为了重建民间文学演述场,适应媒介多样化的时代特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及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课堂内外相结合,理论讲解、课堂演讲和课下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大学生故事会大赛,协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和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适时举办校内、全省以至全国等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故事会赛事,以适合大学生审美的多种形式展开民间文学的创意表演活动,通过设立不同单元,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新时代故事(广义上的故事,下同)的校园传承开辟新路径。

具体的形式有①此六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白旭旻、辽宁大学文学院吴玉杰教授的指导,并由白旭旻命名。:

1.故事创作

内容:新故事或者传统故事剧本改编

内容健康,反映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大学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剧本要求适合舞台演出或者影像录制。

2.故事表演

形式:故事表演及讲述的音频作品

内容:新故事或传统故事

时长:8—12分钟

人数:单人、二人及多人

3.故事舞台剧

形式:话剧或音乐剧、舞剧等多种形式,舞台表演及视频资料

内容:传统故事

时长:每个剧20—30分钟

4.故事短片

形式:微电影、故事片、短视频等

内容:新故事或传统故事

时长:每部20—30分钟

5.故事音频

形式:故事音频剧

内容:新故事或传统故事

时长:每部10—15分钟

6.故事音画形式:绘本、插画、图片、动画片等美术形式或“声音+图画”或者“声音+图画+动画”的形式。

经过三年多的运行,笔者及团队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成功举办了三届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戏剧节,并承办了“中国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暨汇报展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全方面地进行多种媒介形态民间文学的创意展示。尤其是在“中国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暨汇报展演”①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戏剧节活动从第二届开始被纳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故事节”系列活动。活动中,精心打造了一台主题为“开创故事新纪元”的大型晚会,表演了鼓舞《盘古开天》、木偶剧《女娲补天》、故事音频剧《路遥知马力》、故事舞台剧《秃尾巴老李》、歌舞《愚公移山》等节目,充分调动音、声、画、舞、剧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了故事展示。其中《秃尾巴老李》开创了故事舞台剧的表演范式,形成了独立形态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是打造了多部故事舞台剧。两年来由大学生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了30部故事舞台剧,这些故事舞台剧选择东北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有《渔郎和红姑娘》《断手姑娘》《秃尾巴老李》《人蛇配良缘》《会唱歌的心》《路遥知马力》《当良心》《桦树姑娘》《杨乃武与小白菜》《蛇郎》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三是改编传统民间故事,创作剧本三十多部。其中2018年暑假期间,在艺术学院、广播影视学院等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创作了9部精品剧本,质量和水准非常高。这些高质量的剧本为下一步故事剧的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开展了民间文学和校园民俗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成立了以中文专业学生和民俗学专业研究生为主的社团——民俗学社,激发学生们对民俗的兴趣,培育学生们的民俗基本素养。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间传说以及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三年间,已经陆续举办了端午文化展示及香包制作、中秋文化展示、制作月饼、绘制兔儿爷等多种活动。

五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在课堂上,改变老师主讲、学生倾听的传统模式,进行新的探索,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课堂演讲、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通过微信群,进行师生互动,拓宽学习渠道。

六是通过课程搭建跨系合作平台,与艺术学院、广播影视学院师生合作完成民间文学戏剧节的表演。在活动中,学生们扩大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合作能力。

七是组建研究生助教团队,参与本科生的表演以及实践活动,以“带”促“研”。一方面对本科生的“民间文学戏剧表演”和“蒲河故事会”活动进行分组指导,另一方面也为任课教师和本科生之间架起通畅便利的沟通渠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助教团队也为后期的宣传推广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作为此次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研究生们也对民间文学传承创新进行专业性的研究,并形成学期论文。

三、教学的创新与演述的意义

基于多媒介形态的民间文学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体现了一种以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为导向的探索意识,以及对民间文学未来发展的学术判断和实验。

一是创新了民间文学的表现形态,进行了舞台表演尝试。将民间文学改编成剧本,将剧本搬上舞台,通过各种民俗元素和民俗仪式的展示,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容,突出了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这种故事舞台戏剧的尝试,实现了民间文学“表演—文本—表演”过程的回归。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民间文学在日常生活中原本就是一种诉诸身体的表演过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记录文本。使故事文本重新回归表演形态符合民间文学内在的本质特征,同时运用舞台剧的形式,体现了时代特征,增强了艺术性,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容易被青年人接受。

二是拓展了故事传播的新渠道。在全国高校同类课程中首次利用新的网络技术进行故事的传播,建立了喜马拉雅“蒲河故事会”账号,由学生自主运营、自主管理、自主录制、自主上传,把学生讲述的故事在网络电台上播放,并开展比拼活动,同时也让学生们能更多地了解不同地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网络上的宣传,也使民间文学的资源实现了社会共享。

三是创新了民间文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整体性”培养框架,通过民间文学的舞台表演,学生在写作、表达、表演、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是创新了民间文学的教学形式,探索了“多导师”的师资模式。建立多学科师资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故事的创新性传承提供了全方位的师资力量。文学院具有写作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民间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专业教师,艺术学院、广播影视学院等艺术类院系有表演、导演、剧本创作、摄像、播音主持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将这些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导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是创新了民间文学的课堂授课形式,引入可看、可感、可操作的“民俗体验”模式,在营造的“节日空间”中,将多媒体、手工制作、课堂讲解相结合,获得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重激发,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同时通过课堂专题演讲,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是加强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亲近感。民间文学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它具有特殊的地域情感和审美趣味,保持着对传统的眷恋。“由于民间文学大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流传,为一个区域民众所享用,民间文学表演活动就渗入了强烈的地方意识和认同感、亲近感,审美期待视界自然更为突出。”①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第104页。在学生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民间文学的审美功能凸显出来,实现了美育熏陶与涵养。

当然,民间文学表演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思考。首先是口头性的复活问题。民间文学是口头艺术形式,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在“表演—文本—表演”过程中,经过文本的固定,口头性的特征已经被过滤掉很多。在重新的表演过程中,复活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在中国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故事讲述、舞台表演活动都可以看到对口头性复活的努力,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故事讲述中,很多同学还是存在语言过于书面化、过于学生腔的现象,同时,以普通话代替方言或者方言不熟悉等情况都存在。要重新赋予文本活力,必须进行文本的口语转化,这种转化要符合文本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体现地域特色。

其次,文本的戏剧化还需要提升艺术性。在注重学生参与的同时,也要提升作品的舞台表现力,争取制作精品,需要有更广泛的校内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为民间文学戏剧表演培养和储备人才,为打造精品剧目提供条件。民间文学的审美趣味和文化信息的理解和阐释是进行民间文学艺术化的前提,只有把握了民间文学作品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地域、民族的审美趣味,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升华,准确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创作中,既要保留“这一类型”民间文学的基本情节单元与母题要素,又要借助于不同媒介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审美改造,保留民间文学审美的“趣味”与韵致。

第三,要强化学生作为民间文学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回归民间文学的“民间性”和“集体性”,这是民间文学得以发展和传承的最重要的动力机制。在这种新的传承方式中,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制度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对民间文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探索还需要继续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继续思考民间文学的未来发展。要思考如何在既保留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趣味和基本信息、又能够用最新的传播形式传播新的民间文化的情况下,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大学生群体参与创作新时代故事类型。在新的时代,要将最优良的民间文学基因库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传承下去,重建和重构新民间文学。通过有效的传播和推广,让民间文学继续在民间扎根发芽,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大的历史语境来说,民间文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也是多媒介或者融媒体语境下民间文学的“自我重塑”或者“重述”,“在融媒体语境下,民间文艺在一次次重复中被叙述,通过空间的转换和修辞,人们在特定的传播场域里发挥自身‘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①毛巧晖:《民间文艺如何在融媒体语境下自我重塑》,《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学校以及青少年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是非常重要的空间和群体,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对于民间文学来说,尤其需要适应新的时代审美,通过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和创造,让传统和现代在碰撞中擦出艺术的火花,在继承民间文学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民间文学。在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和表演中,在不同群体内部的交流和互动中,完成新的“生成”与“互动”,经由这样的路径,民间文学融入了新的审美价值、伦理观念和群体表达,才有可能保持其当下性和时代性,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成为日常生活实践的民俗。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媒介传统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