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绿色服务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11-28刘烨
刘 烨
(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广东 广州 510030)
1 前言
绿色服务指为相关绿色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化服务的产业。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提出了绿色服务的发展重点,包括咨询服务、项目运营管理、项目评估审计核查、监测检测、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
新时期我国绿色服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宏观政策方面,经济结构不匹配的供需关系导致了经济减速,因此供给侧改革将是未来主要的宏观政策;经济环境方面,美国加息预期、日本经济疲软和英国脱欧将进一步影响我国的经济。另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仍然较慢,长期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状况将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1];技术环境方面,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改变了绿色服务业的服务渠道;社会文化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企业对绿色服务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客观。
绿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绿色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发展迅猛。一是政府需求的增加,例如节能产品、低碳产品、节水产品等认证后,需要技术服务公司推广。二是企业节能环保需求增加。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排污者责任,这激发了企业寻求咨询、运营、评估和审计等更专业的绿色服务的需求。三是海外绿色服务市场面临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企业在海外投资、收购、并购、承建类项目中都需要相应的绿色服务,海外绿色服务市场空间巨大[2]。绿色服务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与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相关的绿色产业提供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持,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
2 广东省绿色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环境服务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2016年广东省有529家环境服务企业,占全国从业企业总数的11.24%;年营业收入428.81亿元,占全国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7.36%;营业利润38.94亿元,占全国营业利润的20.05%[3]。2019年环境服务企业共计1 210家,年营业收入达1 022亿元,实现利润93.2亿元[4]。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有29家,占总数的2.40%,营业收入之和为615.22亿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0.20%;年营业收入小于2 000万的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的76.61%,其年营业收入只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76%。
近年来,广东绿色服务市场发展迅速,以小微企业为主。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取消了多项服务资质备案管理,全面开放服务市场,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2.1 不健全的政策法规阻碍绿色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目前,国家及广东省已经颁布了很多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绿色服务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近年来,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放管服”改革工作,降低准入门槛,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清洁生产审核、节能服务等服务资质要求等准入门槛,使短期内服务机构数量成倍增长,市场迅速扩张。但现行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缺乏相关标准体系支撑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绿色服务业管理办法、市场监管体系等尚不健全,使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发挥作用,导致一些地区还存在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2.2 现有经济政策制约绿色服务业的快速扩张
广东服务机构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不大,产业结构呈现“低、小、散”的特点,且大部分小微机构没有技术装备,研发能力不足,长期模仿和代理国外技术设备,常规技术占主导地位,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缓慢[5]。这类小机构示范作用不强,规模小,利润低,发展后劲不足。广东省缺少集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服务机构。
现有的经济政策,如财税优惠、投融资等,大多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对绿色服务业的支持较少。绿色服务业的基础是人才和技术。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机构支持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关键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服务机构普遍缺乏项目设计和运营管理能力;服务机构业务单一,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服务机构整合资源并做大做强。
2.3 专业力量匮乏无法满足绿色服务业市场需求
绿色服务业是人才竞争、知识密集型的“智囊产业”。近年来,随着环保市场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小微服务机构急于赚快钱和盲目扩张,忽略人才储备、培养与引进,从而出现了人才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已无法满足环保事业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环保的需求。另外,大量的小微服务机构受规模财力以及客观环境影响,吸纳人才的能力严重不足。
随着国家和广东省陆续出台各项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加之近几年各级大力度的环保督察巡查,使各地各企业环保项目呈现井喷式增长,给服务机构的发展迎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对服务机构的专业人才数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凸显了人才整体结构性失衡的局面。
巨大的绿色产业需求为绿色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尚待提高,亟需培养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3 建议
近年来,广东绿色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但个体规模仍然较小,以小微企业为主,竞争力较弱,综合服务能力较低。因此,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行业整合、提升专业素养和强化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等手段推进广东绿色服务业的综合发展。
3.1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广东绿色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出台符合广东绿色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办法,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同时要健全相关制度,形成全面系统的绿色服务标准体系。还要加强统计信息共享,并落实相关具体方案,加强对实施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另外,要强化对服务的执法与监督,加大查处违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配合,为绿色服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相应的绿色服务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广东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不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拓宽做实绿色服务市场。鼓励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积极探索环境服务模式的创新,推行园区第三方治理模式,提升绿色服务业的水平[6]。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传解读绿色服务政策,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与培训。
拓宽绿色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来源,从财税、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扩大绿色服务企业政策惠及面。安排财政资金,支持绿色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鼓励金融机构采用无息贷款、低息贷款等多种信贷方式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
3.3 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广东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开展多渠道的环境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打造提供绿色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塑造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还要建设专业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人才供需衔接,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3.4 鼓励行业整合
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强做精。引导中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力度培育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创立自有品牌和拥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精细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能提升、集团化发展等方式,成为综合性服务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扶持,重点培育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行业整合,提供系统的环境解决方案和综合性服务,发展环保管家。
3.5 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作用,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进一步支持并加强绿色服务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赋予社会组织更多职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加大对其能力建设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规范、资格认定、能力评价、人才培训、行业统计、技术交流与推广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作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打击恶性竞争、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培育建立规范有序的绿色服务市场。
鼓励社会组织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介搭建产品、技术等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建立从政策、技术、产品到服务等项目全过程的供需信息链。定期举办展会、技术推广会、专业研讨会,宣传和推广最新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标准化工作,鼓励制定发布绿色服务相关标准,参与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不断提高绿色服务的质量。
4 结语
在绿色产业迅速发展的宏大背景中,第三方治理、综合环境服务、“环保管家”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环境服务产业体系加速形成,这将成为未来绿色服务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广东的绿色服务公司需要通过并购整合,逐步成为综合性绿色服务公司,为生态环境部门、企业、园区、政府等客户,提供专项定制的咨询及工程技术服务,包括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评、排污许可、环境监管、设备采购、政策解读、设施运营等“一站式”的绿色服务,切实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最终实现企业、园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