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治理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1-11-28崔立卿
仇 婷,崔立卿
(淄博市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2)
当前,全球大气污染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命运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大气污染存在自然环境的原因,主要还是人为破坏的原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煤炭、石油、天然等化石资源仍然是人类需要的主要资源,导致的结果就是严重的大气污染[1]。
1 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
前些年,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为主要特征,导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较为突出的污染源。
1.1 生活燃煤
这些年一到冬季,我国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便呈现出恶化的态势,较为突出的是雾霾现象。主要还是北方冬季较为寒冷,需要以煤为主要燃料进行燃烧取暖,燃烧煤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后造成污染。生活燃煤就是一种比较多见的人为破坏的重要因素,是必须重视的污染源之一[2]。
1.2 工业排放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较为直观地带动了GDP的增长,同时,也给大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工业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主要包括大气排放烟尘、污染气体,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最多,对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危害最大,这也是全球大气污染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像水泥厂、化肥厂、造纸厂、冶金厂、化工厂等工业主体,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颗粒与污染气体,对大气造成的危害是长远的,同时对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威胁也很 大[3]。
1.3 尾气排放
说到尾气,自然会谈到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为经济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大气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购买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是非常明显的。大量的汽油燃烧特别是一些燃烧不够充分的条件下,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尾气排放,容易造成大气污染。这是显而易见的污染源。
1.4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城市在建筑业长期发展的带动下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可是,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工地处置不善,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扬尘等未进行充分覆盖或者遮挡,或者是没有进行及时洒水降尘处理,这就造成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上升,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对于周边绿化或农作物的生长都会产生影响。
1.5 生活垃圾处理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不够严格,比如大型活动或者集市结束后,场地的垃圾满地都是,会被风等吹走,市民和行人对于随处可见的污染无可奈何。过去通过深埋的方式处理垃圾是简单粗暴的,长此以往涉及面积广,甚至可能渗透污染水资源,还会造成空气恶臭污染大气,干扰居民的生活。
2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挑战
2.1 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慢
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但是工业作为第二产业仍占主导,这使得化石能源过度消耗造成大气污染,特别是在使用排放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微尘颗粒等有害物质,由于环保设备落后,没有经过科学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由此可见,我国在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力度不够大,调整进度缓慢[4]。
2.2 能源使用方式不科学
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来讲,大型汽车、客车等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的程度高;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还在用煤炭取暖,由于大部分煤炭燃烧不够充分就被直接释放到大气当中;在一些农村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不仅污染土壤,而且造成空气污染;在城市中,餐饮业最常见的烧烤、油烟等是直接的污染源。这些都证明了我们对能源的使用不科学,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因而造成了大气污染。
2.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却不重视环境保护。经济虽然提高了,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而且我们要为这个代价付出好几代人的努力。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日趋恶化,目前却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企业的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对地方企业特别是重要的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大气污染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治 理[5]。
2.4 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遭遇“瓶颈”
我国“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起步比较晚,尤其是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还不全面,配套的先进治理设备缺乏,特别是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大型化工企业,个别地方并没有提出要配套相应环保设施的明确规定,导致废气排放不符合标准。特别是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技术能力低且设备落后,因此,环境保护特别是针对大气的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
3 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充分认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全球视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在追求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应当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治理方案,细化具体的治理措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以及重工业地区,必须要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加强环保监督检查力度,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状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所以要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保宣传,增强环保知识培训,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这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群防群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2 健全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逐渐重视,针对大气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努力提高空气质量。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来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比如,国家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分解传导到各个地方来执行。当然,各个地方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行政推动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对环保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增强环保认 识[6]。
3.3 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的使用
针对“重经济轻环保”、能源使用不科学等问题,我国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从工业化转向服务业化,改善能源使用,改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使用。建议将绿色能源作为未来煤等化石能源的主要替代品以减少大气污染。要引进先进的除尘设备,运用先进的燃气系统,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国际公认的降低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包括干湿法、静电法和过滤法。三种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是经过处理后降低大气中的微尘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大气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新机动车的排放,提升燃油质量,强化减排力度。
3.4 健全大气污染预警和监测系统
治理大气污染,采取科学合理的举措,要广泛设置大气污染的预警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气污染是否超出标准,及时采取应对性的措施,这样可以有效防治大气污染。预警和监测系统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把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大气污染的治理,提高城市环境保护水平。
3.5 加强城市绿化,创新清洁技术
要积极打造城市“绿水青山”,拓展城市绿化规模,特别是重工业地带和城市聚集区,对重要路段、重要区域、重要节点进行高频次不间断雾喷洒水降尘以及绿植补种,确保黄土不露天、绿化无死角,全力以赴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广无污染包装袋、垃圾袋等,创新使用无污染、具有超高水溶性、分解性的环境友好型复合技术。创新清洁技术,结合重要工业企业的实际状况,根据适合的温度、浓度、风力等搭配合适的清洁技术,确保大气排放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6 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全面治理新格局
大气污染治理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要想形成全面治理的新格局,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动员、群策群力的作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群防群治。中央要加强对地方的环保督察力度和频次,要对环保不作为的地方进行通报和问责,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要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增强大气污染治理意识和维护“蓝天”意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是环保卫士,人人都是环保监督员,提升社会群体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要积极采取关停、整顿、整改等措施,及时将破坏大气污染的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对于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相关企业或者行业,要采取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社会影响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