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艳:小果子做成大产业
2021-11-28本刊通讯员郑晓翔
本刊通讯员 郑晓翔
人物简介
朱瑾艳,现任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理事、郧阳区扶贫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协会油橄榄分会会长。2020 年被评为“科技领军人才“”楚凤成才计划——科技创新人才”等。
小小的橄榄果不仅变绿了荒山,变美了环境,也富了杨溪铺村的老百姓。2015 年朱瑾艳回乡以新农人的身份创业,同年成立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并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三产融合为目标、以扶贫兴农为己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融合,推进农技协发展,推进油橄榄产业链的变革完善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此实现推动农技协创新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助力精准脱贫
朱瑾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十堰人,深知助力家乡脱贫尤为重要。公司不断更新适合本地种植的油橄榄树,自2006年开始,朱瑾艳引种30 多个橄榄树种苗,通过6 年的试种,发现当地适合种植的品种有5个。
在朱瑾艳的带动下,十堰市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油橄榄基地近5 万亩,辐射到了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15个乡镇30个村,近200个油橄榄种植大户从事油橄榄种植,现已发展6 个油橄榄公司、13个油橄榄种植专业合作社。
农民参与油橄榄种植,通过土地流转、橄榄果保底收购、入股年终分红利、返租返聘模式,每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同时也帮助村集体经济收入获得每年5万元。橄榄树进入丰产期平均一亩地可收油橄榄果750 千克,一亩地可带给农民7 500 元收入。在朱瑾艳的不懈努力下,探索出了一条“油橄榄+”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子,使油橄榄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果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会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是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朱瑾艳认为,做好油橄榄种植的同时,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人才技术留在家乡,才能带动全区油橄榄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为发展油橄榄精深加工,朱瑾艳积极推进农技创新大局,2020年投资5 000万元新建了8 000平方米油橄榄精深加工数字化智慧工厂,现有年产1 500吨意大利进口全自动橄榄油压榨生产线2 条(10 万级卫生标准)、年产10 万吨橄榄玉米调和油全自动生产线1 条、全自动智能化橄榄油灌装线2 条、智能机器人打包流水线1 条、智能恒温储油罐35 个、全自动橄榄护肤品生产线1 条(10 万级卫生标准)、多功能展厅1 个、研发中心1 个,以及2 500 平方米冷链智控仓储。
在朱瑾艳的带动下,协会与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专家团队合作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武汉轻工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及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橄榄油加工基地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取得了8项发明专利、2项科技成果证书,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陆续推出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护肤系列、橄榄茶饮料、橄榄药露、橄榄软胶囊等全面多元化产品。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及省、市林科院技术团队在育苗、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组织技术培训,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打通科技通往千家万户的渠道,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迅速传播给农民和农户,助力乡村振兴。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