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策略

2021-11-28万彦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乡土生活化植物

万彦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第二幼儿园,四川 广元 628200)

美术教育是以审美方式来进行教育,它以社会美、自然美及艺术美为依据来对人的审美理念、道德情操、和感受能力来进行科学的培养。美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一门艺术。事实上,所有的艺术类型,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美”。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远古时代起,我们就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对美的热情和渴望,驱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而美术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渗透到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中,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的价值

其一,保障美术活动生活化教育的流畅性。任一学科教育,教育方式千差万别,侧重层面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大相径庭,但是,教育过程的流畅性需得以保障,从而才能确保教育产出效益与教育期望相符合、相一致。所谓教育活动的流畅性,也即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作为知识讲解、技能传授的信息输出者,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模式相互匹配。整个教育活动中,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流畅、自然而平稳,师生之间的互动基本上保持在同一维度,教学效果无疑十分理想。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与区域活动相互结合,凡区域活动中师生触目可及,触手可碰的事物,均可纳入到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的空间可得到大大拓展,而美术生活化教育也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切入点、发散点,因而整个美术教育活动的流畅性得以保障。

其二,保持美术活动生活化学习的积极性。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幼儿年龄小,对新鲜事物拥有十分明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与此同时,幼儿对事物的耐心,对学习的恒心较为缺乏。教学实践中,三分钟热度一过,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热情直线下降。这样一来,幼儿的活泼好动不仅影响到课堂纪律,更会使得美术教育生活化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美术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区域活动相互整合,美术中的生活气息与区域活动中的教育主题相得益彰,游戏、故事、玩具、劳动、体育等等,均可有机与美术教育串并联起来,进而延展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区域活动丰富了美术生活化教育的内容,创新了美术生活化教育的形式,有利于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术,区域活动中的美术,对激发和持续幼儿的美术学习热情利莫大焉。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意识主导行动。3 至6 岁的幼儿,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大多是通过模仿家长、教师的行为而来。但是模仿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而不同的个体,在模仿相同的事物后,因思维方式和性格方面的差异,其行为表现也极不相同。美术活动生活化教育与区域活动的整合,需要教师加强关注,提高重视。在意识到两项结合的重大意义后,需重视两者整合的规律及特点。换言之,美术活动生活化教育,并非简单将活动的场所转移,也并非将区域活动中的内容生搬硬套进入美术教育活动。毋庸置疑,区域活动中的某些环节、事项,其实质并不适合与美术教育活动相互整合,因而需有意识地加以淡化,或者主动忽略。而对于某些区域活动,则需要做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截取其中一个体、面、线整合入区域活动,以便于美术活动可借助于区域活动,将生活化气息浓墨重彩而层层递进的突显出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的整合,要谨记贪多嚼不烂的原则,避免区域活动在数量、形式上全面超越、取代或者是覆盖了美术教育活动,从而导致美术活动流于形式。多方面、多角度整合区域活动固然十分必要,但凡事过犹不及,尤其是对于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的幼儿群体来说,过多、过杂、过混乱的信息输出,容易让幼儿“应接不暇”。

(二)构建整合环境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的整合,在环境方面应构建出适宜于两者交叉互融的环境,从而削弱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整合的冲突、对立,甚至是自相矛盾之处。一般而言,区域活动更为侧重于环境的真实性、细致性,如在绘本阅读中给予幼儿良好的代入感,可结合绘本阅读的主题,根据幼儿的喜好,通过金属、塑料、布制品等创设阅读场景。幼儿一边阅读,一边因环境而展开想象,阅读时注意力可有效延长,其带入感更为明显,阅读效果更佳。而在美术活动中,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整合,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更为细致。为保障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的整合效果,需立足于兼容并蓄的环境构建思想。幼儿好动、好玩,整合后的环境应具备趣味性。在色彩方面,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力更强,因而环境构建中对色彩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具体到应用于美术活动中的道具或物品时,教师可以在活动区放置彩纸、剪刀、画笔、橡皮泥等美工材料,让孩子们在其中游戏时,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设计,或绘画,或裁剪,或用橡皮泥捏制不同的形状,表达他们对美术,尤其是生活中美术形象的不同理解。整合环境需要有一定的“约束性”,以推动美术生活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需要具有“开放性”,满足幼儿观察、交流、实践、游戏等美术学习所需。环境构建以适应于区域活动与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整合,还可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通过激励幼儿集思广益,培养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资源越是丰富,材料越是多样,幼儿区域活动与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整合越能增大衔接点。为有效丰富环境构建所需的材料,可从变废为宝的角度考量,将园内废弃的纸板、报装带、报纸矿泉水瓶等利用起来。

(三)渗透德育元素

德不孤,必有邻。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的整合,德育教育是一大切入点所在,同时也是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的重点内容。与德相伴,受益终身。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非一无所知,而德育教育应与美术生活化、区域活动有机关联起来,推动美术生活化活动中处处彰显德育元素。幼儿园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如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等等,在正面与侧面无不渗透和体现德育元素。美术中的美,或抽象,或直观,或含蓄委婉,或开门见山,但在美之升华后,即为德。大道之行,殊途同归,美育与德育,互为一体,而我们在整个区域活动后,需要做的是引导幼儿们在活泼、自主、多元化的学习场合及学习模式中,更全面而细致的感受美之所在,德之所在。比如说,在美术教育“植物的故事”的生活化活动中,我组织幼儿们进入到园内的种植区,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种植区内的花花草草。幼儿们显得很兴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柔软的草地上奔跑跳跃。我问孩子们:“植物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幼儿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植物美化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植物制造氧气。”“植物保持水土,避免土地荒漠化。”“植物是许多小动物生活的家园,有了植物,我们的生活中才能相伴更多可爱的小动物。”幼儿们的回答超乎了我的预期,聪明的孩子们对植物的认识非常深刻。在种植类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们种植花草、树苗,学会为植物幼苗浇水、除虫、施肥。在美术生活化教育活动中,我从德育的角度出发,一边教授幼儿们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植物,一边告诉幼儿们保护植物。亲近植物,然后观察植物,最后画出自己喜爱的植物。

(四)融入乡土资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的祖国幅员万里,地大物博。在广袤的国土上,东边日出西边雨,南北出产各不相同。因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历史等因素作用,每个区域都产生了属于本地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根植于家乡人的基因深处,影响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幼儿美术活动生活化教育,不应脱离乡土资源,而与区域活动的整合,正是实现美术与生活合而为一的有效路径。幼儿园内,区域活动中对乡土资源的引入、开发、应用越来越频繁,而各种代表乡土文化,映射美术教育的资源也相应多了起来。有效融入乡土资源,加强利用乡土资源,便于幼儿们从美术的角度认识家乡,认识生活。需要注意,区域活动中的乡土资源,从美术的角度看,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从材质方面分析,如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从制作成品看,如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乡土资源十分丰富,而与幼儿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也不胜枚举。在融入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可选择幼儿喜爱的玩具作为融合方向,如泥塑玩具、剪纸玩具、雕刻玩具等等。在动手学习和制作玩具中,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且能引导幼儿将制作成功的玩具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一举多得。

三、结语

美不仅局限于画笔上,更多的是生活中的规则意识、自我服务、包容理解、独立自强。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生活化教育的整合,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重视,并设置出高效的整合方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通过整合环境的构建丰富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资源,为美术活动生活化在观察、模仿、实践等学习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渗透德育教育,整合美术中的美于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美,理解美,学习美。融入乡土资源,拓展幼儿们的美术学习视角,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猜你喜欢

乡土生活化植物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中国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