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1-11-28徐晗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色环节

徐晗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众所周知,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斗争与时代建设的重要体现,结合目前形势分析,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作用与价值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由于红色资源没有科学引入到思政教育当中,高校学生缺少红色资源教育与革命精神引导,对我国革命文化与革命活动缺乏清楚的认知。将红色资源渗透到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环节,可以有效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促进高校学生早日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环节渗透地方红色资源的重要性

(一)加强思政教育思想引导功能

首先,地方红色资源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特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陵园以及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方式,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时代的艰辛与革命精神的伟大。与革命英雄一起感受金戈铁马的壮阔情景,共同经历生死攸关的各种考验,使学生在红色文化当中萃取营养为思政教育效率提供保障。引导学生产生向上情感、向善情感、向真情感,逐渐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此之外,只有实现思想统一,才可以有效凝聚力量,确保学生处于知行合一的状态,在面对困难时,学会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地方红色资源当中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真实案例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助力高校学生坚定政治信念与思想观念,提升对党的信任与支持[1]。

(二)加强思政教育政治引领功能

地方红色资源是在革命历程与时代发展历程当中逐渐生成的优质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与思想信念,使学生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因此需要在思政教育环节渗透地方红色资源,使每位高校学生都铭记地方发展历史,不忘革命先烈。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环节,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思政教育与地方红色资源高度契合,同时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科学利用红色资源,以更为直观、更为生动、更为形象的方式对高校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满足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合理运用红色资源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展开引导与教育,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景区,学习革命英雄先进事迹,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政治观念。除此之外,红色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与判断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相较于其他思政教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更为贴近,因此更加具体、更加真实。在此方面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2]。

(三)加强高校思政文化传播功能

地方红色资源是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一次次生死考验而来的历史见证。因此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就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政文化学习,努力传承并且弘扬先进文化与科学文化。而高等院校则应当在思政教育环节渗透红色教育资源,使每位高校学生都可以在思政课程学习环节感受到地方红色资源的价格,生成敢于进取、积极探索的勇气与决心。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当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对地方红色资源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后逐渐生成道德追求,同时化繁为简,将红色文化资源完成内化。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学会尊重师长、乐于助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与文化创新功能,才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形式不断完成优化与创新,将更为优质的地方红色资源渗透到思政教育环节,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3]。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为实现科学创新,还应当引入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可以说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国,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着重凸显革命特色,贯穿整个革命建设周期,内容极为丰富且形式多样具备地方性特征,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选择[4]。

(四)加强思政教育审美熏陶功能

美育教育乃是思政教育的重点环节之一在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可以使学生通过思政学习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鉴美能力以及创造美能力。通过地方红色资源渗透,可以使高校学生生成对真善美的高度向往,使学生的鉴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既是美育教育的关键性环节,同样也是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表现,地方红色资源当中蕴含大量的美育内容,因此也具备一定的美育教育功能,是我国人民群众在探索真理环节对美生成的独特渴望,因此红色资源并非浅显易懂的革命精神与革命事迹,而是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可以使高校学生通过红色资源学习,感受到其中的美感,逐渐生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与鉴美能力。

二、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环节渗透地方红色资源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互动式思政教育

在开展思政教育课程设计环节,教师应当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内容,充分考虑到教育时间、教育场所以及教育对象这三大要素,精准把握地方红色资源的渗透时间与渗透空间,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与优势。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首先是以直观的方式来展开讲解。例如在讲解《为新中国而奋斗》这一课程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本地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与重大变化,带领学生回顾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拉近现代与红色文化的距离,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学习兴趣。其次,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振奋人心的作用,当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一半左右时间时,学生容易出现走神现象,这时学生可以安排红色文化资源讲解,通过革命精神来振奋学生学习精神,使学生打起精神,重新融入课堂学习环节。为此,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应当在思政教育环节中会考虑到地方红色资源渗透要素,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5]。

(二)创设多元化校园活动

创设多元化校园活动是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助力与手段,各个高等院校都应当结合自身情况来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当中合理渗透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食堂文化建设;在学生经常出没的地方贴上文化宣传标语;在重大节日时针对性开展部分地方红色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思政水平可以因此提升。除此之外,高等院校也可以适当开展红色文化专栏 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圣地,是每位学生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真谛,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当中,并且将思政教育活动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活动当中,使红色文化资源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无形之间对学生展开政治观念培养与价值观念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红色圣地展开考察,并且将所学知识与实地考察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新时期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助力,理应受到思政教育人员的重视。因此也应当适当在教学活动开展环节加强红色文化渗透,传统思政实践教育活动主要以参观走访为主,难以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针对此情况,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拓展红色文化圣地,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以及烈士陵园,使学生通过物品观察来感受革命先烈的战斗痕迹,或者拜访历史事件的 经历者,为学生还原历史情景;同样也可以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通过精心的情节设计来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悟[6]。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因此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样也是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精神支柱。而为保证将抽象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直观的思政教育内容,高等院校应当开展艺术类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活动当中。为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应当要求学生自主进行红色文化资源查找,并且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这样可以显著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培养,同时高等院校也应当在部分场地设置先进事迹宣传栏,对学生展开无形引导,使学生学习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文化真谛,丰富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与地方红色文化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互动式思政教育、创设多元化校园活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等方式来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渗透,为高校学生思政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红色环节
红色是什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红色在哪里?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追忆红色浪漫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