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真十书》身体观、全息观与生命逆向建构

2021-11-28逄礼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道教建构人体

逄礼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藏象”是中医的范畴;“内境”是道医范畴;“内景”是道教医学与养生修真的范畴。三者的哲学基础是同一的,因而在内容上有相当的重叠性。三个概念都是在人体的“系统”及其系统功能上建构起来的。而之所以可以称为“系统”,是因为其基础在于相互联系、对应的因素在功能方面具有统一性、相通性。形于外,则称外景,外视可得;神于内,须内观方明,故称内景。因此内景与外景在范畴的对应关系,也体现了形与神的对应关系。下面将以“内景的职司神系”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内景”这一范畴的修真特质。

一、身神与身形合一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根据

《修真十书》收录南宋前道家道教重要文献汇编而成,并以钟吕金丹派南宗一脉相承的内丹著述为核心,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为南宗大型文献丛书。《修真十书》六十卷,除少数在《道藏》中别有单行本外,部分撰述止见于此书,故而弥足珍贵,其文献价值被学界所重视。鉴于《修真十书》在道教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及文献上的独特性,李约瑟认为:“《修真十书》本身在重要性上堪与《云笈七籖》相比。”同时指出:“其中有许多急需作更加仔细的研究。”[1](80)

《修真十书》所秉承的身体观,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特别是与易学所滋养形成的身体观是一致的,即神形合一的身体观。生命所寄载的基础是身形与身神的共存共在,神散则病,神失则亡。《黄庭经》所彰显的是神形合一的身体观,即以《周易》、阴阳五行学说、老庄哲学等为理论依据;以身形脏腑之形象建构身形脏腑的神明系统;通过存神、行气炼养等达到神不离形的终极目标。身神与身形不分离,则可长生久视。

丹家建构这一方法系统,是从探索身形入手。对身形的探究,离不开解剖的观察和修炼体验中获得的认知。从人体形态上认识生命存在是养生修真的基础。认识人体的基本构造才能为“长生术”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才能建构和运用“内视”系统树立人体形态参照系,进而开展对生命能量的探索。

在《修真十书》收录的图示中,对人体体内脏腑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等都有刻画。虽然与现代解剖学相比而言,显得粗疏,但是也基本准确。大部分的描述与人体的客观结构相一致,这表明古人对人体作过解剖研究和形态观察。

人体基本构造以五脏为核心,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四肢部、胸腹部、头颈部”。这三个部分自下而上,自外而内,彼此相应,连成一体。《五藏图文备记》云:“处士孙思邈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精气、骨髓、筋、脉,外合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胎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2](843)这便以最为简练的语言将人体形态的内外构造描述了出来。

《修真十书》卷五十四所收《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实际上并没有收录脏腑图,甚是遗憾。其中对脏腑的论述是由肺而始,顺序依次是肺、心、肝、脾、肾、胆,基本上与烟萝子《内境图》所示脏腑由上而下之顺序一致。在对脏腑形态进行描述时,特别将“重量”记录下来,这明显是大体解剖过程中的数据搜集行为。基本上可以断定,《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的作者女道医胡愔参与过解剖活动。《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对脏腑的形状、颜色、位置、质量等都有所描述,“肺藏图”条云:“五藏之华盖,本一居上,对胸有六叶,色如绮映红……重三斤三两,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之长气之本也,是以诸气属之……其色白,其象如悬磬。”[2](837)肺,位于五脏最上面,由左右支气管汇于气管相连,粉红色泽(白色),形如伞状(悬磬)共有六叶,重量大约797克①。根据此次解剖观察和数据记录情况来看,女道士胡愔大体解剖的对象很可能是青少年尸体②。肺与鼻子相通,共同参与呼吸系统的运作,可见当时已认识到肺在呼吸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心藏图”云:“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形如莲花未开之状……重十二两……心色如火也,如雄鸡心色者。”[2](837)将人心与雄鸡心相比较,这是比较解剖学的思维方式。此种解剖数据与比较思维,又见“肝脏图”云:“居心下,少近左,有三叶,色如缟映绀……重四斤四两……其象青,其象如悬匏。”[2](838)“脾脏图”云:“揜太仓,在脐上三寸,色如缟映黄……重二斤三两。”[2](839)“肾脏图”云:“左肾右肾,前对脐,膊着于脊,色如缟映紫……重二斤二两……其色黑,其象如悬石。”[2](841)“胆脏图”云:“膊着肝,色如缟映青,重三两三铢……其色青,其象如悬。 ”[2](842)

古之医家和道家并不仅仅满足于这些从解剖和病理变化观察中获取的感性的离散知识,而是将这些知识系统化,纳入当时的文化哲学体系中去思考其内在的规律性。《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言:“虚无之地有五,城门者,乃子五指间也;负重之国者,两脚也;轻庭之屋者,两膝也;无极外国者,两肋也;无极自然之国者,脐也;太清虚无之屋者,腹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者,大小肠胃也;东方甲乙木者,肝也;南方丙丁火者,心也;西方庚辛金者,肺也;北方壬癸水者,肾也;中央戊己土者,脾也;十二国者,两手十二经脉也;九重之台者,咽喉也;天公当门而坐者,舌也;二十八元士者,齿也;日月在两边者,两目也;天门地户者,两耳也;松柏河水之间者,眉也;上有盘石广大者,额也。”[2](699)五指是“城门”,感知外界物质信息,是重要的触觉器官。两脚是“负重之国”,承担身体的重量,可使人直立行走。两膝是“轻庭之屋”,结缔关节,屈膝回转。两肋为“无极外国”,脐为“无极自然之国”,腹为“太清虚无之屋”,强调“脐”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两肋是人体胸腹的外围骨骼,胸腹之内是五脏六腑。由颈部至面部,依次是咽喉、舌、二十八颗牙齿、双目、两耳、双眉、额头。十二经脉循行,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人体上下。

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累积的基础上,经过道门中人的努力,逐渐完善道医和内丹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修真十书》所收“黄庭二经”建构的身形和身神合一的身体观和实践系统最为充分,其文辞中充满隐喻,大义微言。

二、全息观:以眼部为例

“全息”是个现代概念,源于一种可以在任何局部都能反应整体信息的摄影新技术。这是一种利用激光三维摄影技术在照片上记录的信息,是记录对象的光波,而不是其形状和色彩本身,故而在照片的每一部分光波信息都是一致的。即使照片破碎了,利用局部依然可以再现对象。且理论上即使无限细分,每一微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相片的完整影像。这一技术反应了局部包含整体信息的观念,可以看作是古代“小宇宙”的朴素感知在摄影技术领域的直观显现。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就感知到“全息现象”的存在,比如镜子碎了以后,每一小片仍然是镜子,性质不变;树叶的形状与树形的形状的一致性;将磁铁分若干小段,每小段的南北极不变。每一块镜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镜子的全息缩影,每个局部的世界似乎都包含了整体的世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3](38)的道家哲学思想,其实就是对全息现象的感知和总结。《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104)反映出人作为自然一分子,是师法天地自然而存在,当然携带着天地自然的“全息”。

全息现象还有一个规律就是碎片越小,其反映整体的能力就越弱。有的事物部分对整体信息的显象非常容易和明显,有的则难以把握和翻译。道家认为生命是与天地宇宙相扶持和相契合构成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的景象和规律同于外部大宇宙,也可以反映大宇宙;而这个小宇宙的各个器官又是小宇宙的更小宇宙,同样反映其整体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是可以直接观察得到,而是通过“内视”,即内明的直觉和开悟。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摄入主要来源于眼睛,修真的丹家自然将“内视”的功能赋予给眼睛。道家对眼睛十分重视,也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去研究,其研究眼睛对身体信息的反映也最为精细。下面以眼部为例,论述修真内丹家对身体的全息诊疗观。

“内视”景象是内丹修真得以顺利进行的生理学基础,也可以说是表示生理学对应形态的神学符号。“内视”在这个具有“修真”特色的人体形态学中,有着“工具性”的职能。眼睛作为视器的功能被屏蔽掉了,闭目不视外物,却可以含景内视,协助意念活动。眼睛的功能被异化成为“工具性”的“内视”,他在人体形态中的重要性实际上被放大了。《修真十书》云:“日月列布张阴阳(谓两目也。左目为日,主父,主阳。右目为月,主母,主阴),伏于太阴成其形(谓婴儿在于胎中,幽隐慎固,阴成其形也)。”[2](877)对眼睛是非常重视的。

《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中关于眼睛的描述云:“眉下五轮,全在定中起。五轮者,眼也,有血轮、气轮、水轮、金轮、瞳轮,谓主息入定中作也。真人曰:定中运水火于目中也,故崔公以眼为镜,要得之五力。乃大道之源,皆在眼力也。白睛属肺,赤脉属心,黑睛属肾,脸黄属脾,中有一点莹明者,属于肝。五藏精元聚在于眼也。五藏气全,则有五色神光,五藏怀宝,则眼内视真景,明如白昼……金刚乃元神也,出入眼中,能内视久视则长生矣。”[2](700-701)眼睛结构由五轮组成,五轮配属五脏,对应位置也很明确,这是内视修真的眼部对应生理基础。眼是五脏精元的聚集之所,五脏气全则五轮神光,便可内视真景,且明如白昼。显然,这是道门修炼人士对宗教体验的描述。眼是元神出入之门,保养元神不外泄,闭目调息入定以内视身中水火运行,才是长生之道。眼睛在修真中的重要程度,在这里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基于此,《修真十书》中当然也有一些眼部养生术。

《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对眼睛结构的认识其实是较为传统的,眼分五轮,并非道教独创,早在《灵枢·大惑论》中已有论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睛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5](456-457)在中医理论里,五轮之说的建立是为了“以目测脏”,用来判断相应脏器的生理病变,获得疾患信息。为了便于诊断,还有八廓学说,眼部八廓主要分属于六腑、心包、命门,历代眼科医籍多有记载,如《目经大成》《银海指南》《银海精微》《审视瑶函》《眼科入门》等。眼睛与经络也有密切联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5](392)眼与经络直接关联,借此与脏腑沟通,诊查眼目,可知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这些思想实际上是眼部全息诊疗法的理论依据。眼睛作为“全息元”,是人体整体的缩影,眼部投影区与人体有着内在的对应性,还有着治疗的相通性。这种全息思维在道家道教养生修真中的运用,虽然很原始,但却异常纯熟和广泛。

三、内丹术对生命的逆向建构

内丹术与古代原始宗教文化,以及行气术、房中术、服食术存在渊源。自唐末五代至北宋,渐次兴旺,成为道教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方术。在具体的修炼实践中,出现了双修、清修等法术上的分野,也出现了诸如“锁鼻术”“蛰龙法”等具体修炼方式的创制,特别是宋代以降,内丹术更为丰富和成熟,丹派分立。继吕洞宾、陈抟、刘操等著名的丹家之后,法术三分,所谓天元、地元、人元。门派五列,所谓南派、北派、中派、东派、西派。天元丹法继以龙门派的清修,法归北宗;人元丹法,继以男女栽接的双修,法归南宗等等。受中华文化崇祖传统的影响,内丹各派初祖上推伏羲,以及黄帝、王乔、赤松子、老子、关尹子、王玄甫等,用以壮门派声威。丹派林立,就丹术而言,也总归两类而已,即男女双修的栽接法和孤行清修的胎息法。

胡孚琛先生在《道教内丹学揭秘》中写道:“内丹学是道教的主要修持方术,是一种综合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身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6](87)也就是说,内丹术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修炼系统,其理论与实践都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从文化、哲学和人体科学等向度协调融合,生命价值自我提升的系统实践。通过类比、抽象等手段对整体进行研究,识别凸显性影响“元”及相互关系,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系统本质规律,从而建立起各种模型,这种系统研究方法称为建模。古代内丹家正是通过“建模”,形成了内丹术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充分表现在《修真十书》收录的内丹歌诀和绘图之中。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从古代丹家留下的诗化之象征性隐语中,我们可以管窥内丹术“建模”的重要特色就是对人体生命的逆向建构。

“内丹”修炼主要是从人体自身下手获得长生能量,其“技术三要素”均在人体内部,其技术操作的“运行过程与程序机制”都以对人体形态结构的把握为基础。所以,人体的形态构造和生理机制对内丹修炼而言是“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了内丹功法运行机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正如林屋逸人所言:“求虚无者当须内观,求于外者去道远矣。”[2](699)“内观”思维对道教人体形态学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道教的人体形态学虽然与中医对人体形态的认识有相通之处,但鉴于道教养生修真的独特性,对人体形态准确度的要求要高于中医学。加之道教的人体形态学话语系统相对隐晦,所以与传统中医学的人体结构观存在差异,更关键的是二者的指向不同,中医偏于治疗,道教重视修炼,因此道教的人体形态学有着浓厚的“修真”色彩。当然,“林屋逸人”所代表的道门人士往往将这种生理学的认识说成“内视”的景象。这些对人体形态的认识不可能是“内视”的结果,早期一定与解剖活动相关,至于后来发展成为“内视”的对象,则是道教养生修真活动过程中的意识迁移。将通过解剖而积累的直观经验经过思维加工和重构,与道教身神观念进一步融合拼接。

内丹术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成仙。在内丹理论中,仙是和人对应的。可以理解为人的全面超越,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是可以拥有摆脱肉体束缚的自由,也是拥有不受时空制约的永生。成仙的方法不是外求于物,而是通过自我内在的提升来实现。而这种实现途径不是通过养生益寿来实现的。自秦汉以来,人们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而精研策略、费心寻找,用尽“药石”等各种外求方法,但死亡依然如期来临,甚至因误食毒药而来得更早。失败的教训,迫使内丹家在思维上有了大胆突破。既然“顺时”外求不能成仙,那么“逆时”内求,则是一种风险更小的实践。于是,生命的“逆向建构”开始了。而且,这种逆向的建构是以深刻的道家宇宙观和生命观为基石。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177)这句经文涵摄的天、地和人生成的深意,正是内丹术逆向建构的哲学依据。对这句经文历代学人的注解很多,分歧也大,但不可否认这句经文阐明了宇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演生万象的过程。也就是在指向未来的时间轴线上,宇宙和人生的发展轨迹是从“一”到“多”的过程。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类比之下,生命也是从“一”到“多”的自然演变过程,而这一程式导致生命的最终毁灭。如果追求成仙,必须逆向回溯,万物而三,三而二,二而一,一而道成,道成则仙成。故内丹术的任务就是“损减得一”。正如《道德经》所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4](202)在“无为”和“无不为”的中正状态之中,道成仙就。但这个过程似乎从“外相”上是不能实现的,“万物成而后灭”在现象世界的发展途径不可逆转。内丹家发现人除了具备万物共有之形外,更有物质世界所不具备的内在心灵世界,内视内修,或是一条可以找到同外相世界相反的生命走向。于是丹书中将山河大地象征性地赋予人体之上,将五行生克的变化理论赋予人体,把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赋予人体……并建构一套“先天”与“后天”对应的二分生命体系。“后天”的精、气、神,即是元精、元气(或写作“炁”)、元神。以“天”为先后的分界,是基于天地生人的哲学。若是先天,即人未生之态,但有其神,未具其形,是处于“道”的层面。其实,所谓仙,在本质上就是“先”,就是通过逆向建构的丹法技术回到人未生之前,同道合一,则常存而不灭。

从《修真十书》收录的诸多丹术的隐语、歌诀和图示中,可以看到这种丰富的逆向建构特色。这些图示和隐喻,其本质是以观物取象的手法,将《周易》思想、五行思想、老庄哲学等,具体地融摄到人体,并建构出逻辑系统。

这一逻辑系统可以指导人的具体修炼实践。通过内在神识运行,以期生命的时间指向过去,返老还童,以至婴儿,最终突破天命,逆转成仙。在《和合四象图》中,还引入了佛教禅宗“无念”的概念。如图所示,将“无念”置于眼、耳、鼻、口四大感官的中心,用细线连接,意味着外界的信息已然不动于心。对应老子所云“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同出而异名罢了,实质就是与道合一的境界。通过内丹修炼,常在这一状态,就是神仙、真人了。在《中和集·金丹图像说·外药图》中,明确标示“顺则凡,逆则圣”,这里的“圣”,就是仙。

《修真十书》对生命逆向的建构是以道家宇宙观和生命观为基石的,内丹术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从文化、哲学和人体科学等向度协调融合,生命价值自我提升的系统实践,内丹术“建模”的重要特色就是对人体生命的逆向建构,最终实现突破混沌,朗照乾坤,同于大道的状态。

注释:

①“三斤三两”,据当时重量计算制度,一两约为现代重量15.625克,一斤有十八两约为250克,三斤三两约为786.875克。

②古今相较可知,古人所论肺重是指左右两肺的总重,是基于青少年,甚至于更年少的儿童肺脏观察研究的结果,这与其时易于观察的对象主要是暴露在坟场的小儿尸体的历史状况有关。

猜你喜欢

道教建构人体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人体可笑堂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道家道教研究
人体运动小知识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