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测评的实践路径
2021-11-28宋歌
宋 歌
(海南大学 学生工作部,海南 海口 570208)
十九大召开之后,教育部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这一工作,实现对教育理论的创新以及教育实践的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十大育人”体系①之一,是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一环。而心理测评工作则是高校心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数据时代把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为此,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对高校心理测评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1](172)。
一、概念界定
(一)“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这一概念在正式提出前,经历了长时间的铺垫和酝酿,经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的审慎研究和严密讨论。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年5月进行了“三全育人”改革试点的选取,推动“三全育人”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并于同年10月和2019年1月公布了“三全育人”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高校名单,对“三全育人”进行了理念和实践的完善和创新。
“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强调育人的主体要素,高校内全体教职工应具有育人意识,形成育人共同体,并对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产生正面影响。全过程育人即“时时育人”,强调育人的时间要素,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全方位育人即处处育人,强调育人的空间要素,挖掘整合教育资源,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心理育人”
“心理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的德育要素,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健康心态、形成优良作风有重要作用。同时,“心理育人”蕴含深意,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了高校育人工作的人文要素,以人为中心的重要意义,为做好育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其他育人工作起到纽带和润滑作用,促进其他育人工作发挥效能[2](37)。
(三)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也称作心理测验、心理测量。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用来检验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或过程。心理测量通常也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因为多数测量都是在某一定的维度上,测量某人与其他人是如何不同或相似的。
在教育和人力资源领域的心理测量是指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所谓的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3](22-23)。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测评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各高校对心理测评工作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心理测评在高校的必要性正逐渐显现。从整体来看,心理测评能够提高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放心理健康量表,能够快速筛查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心理测评能够缩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范围,确定被试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而大幅提高了“心理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在全校全年级的大范围测评,能够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解除内心的顾虑,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
从大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心理测评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随着社会变革加剧,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近些年,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所引发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教师及心理专业教师的走访调研,受访人群普遍反映,近年来学生爆发心理问题的频率有所增加。根据各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普查数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前些年有多样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新冠肺炎以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新的变化和发展态势,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疫情初期,群众普遍负面情绪增多,抑郁、焦虑水平增高,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研究者对江苏、河南两省大学生的网络调查发现,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比例较高[4](698),除了普遍出现情绪异常的问题,在躯体方面,一些学生出现了头痛、食欲不振、乏力以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5](2)。同时研究还发现,疫情迫使大学生居家时间明显延长,虽然一些大学生暂时未出现一些情绪症状,但是感知压力水平显著升高[6](2-3)。疫情过渡到常态化阶段后,情绪问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所占比重较大,调查显示,湖北地区的大学生负面情绪水平最高[7](960)。有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发现,后疫情阶段的大学生中积极情绪开始增多,消极情绪逐渐减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大学生居家时间过长,与家人发生矛盾的频率增高,亲密程度降低[8](1987)。
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暴露出不同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跟进学生动态,把握大学生最新的心理发展情况,才可以做到降低心理危机风险,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二)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树立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长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育人工作,不仅仅“育心”,更要“育德”,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心理道德品质协同发展,培养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9](77)。
当青年处于读大学的年龄阶段时,需要完成的不仅是学业的长进,还有心理的成熟以及人格的完善。心理学研究证明,大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有两项,一项是获得专业知识,另一项是实现自我发展。关于自我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自我意识、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挫折应对、婚恋态度、求职择业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逐渐开始重视个体全面、均衡的发展。关于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正在向成年期过渡,正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人生阶段。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在大学期间完成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人格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这些重大课题的完成,是大学生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独立,能够走向社会的合格人才的标志[10](50)。
三、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测评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测评的多种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测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心理测评多应用于新生普查,目的是筛查出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学生,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量表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或者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经过多次测验的结果数据比对,两种量表的结果相关性显著,侧重有所不同,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两个量表同时使用发挥的效果最好。
然而,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大多数高校,心理测评的功能除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没有其他领域的使用,只是重视心理问题学生,对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心理测评未充分融入“三全育人”过程
“三全育人”,顾名思义,其重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全”,另一个是“育人”。从“全”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国内各所高校的心理测评主要在心理育人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却没有将心理测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心理测评被看作是独立的一个部分,甚至在有些高校心理测评有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前期发动全校开展测评,后期没有对测评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这一核心内涵没有在心理育人中通过心理测评得到体现,高校开展心理测评的内容较为固定,多为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测验,测试对象为大一入学新生,负责跟进心理方面的人员多由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组织,没有实现“三全”育人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从“育人”角度来看,心理测评在高校的效用发挥重“育心”,而轻“育德”,把心理测评只是看作心理健康的筛查手段,与“德育”无关,其实不然,心理测评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心理健康、认识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职业能力和兴趣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完全能够在育德方面也发挥作用。例如,大学生“空心病”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学生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但是总是感到没有目标感、方向感,同时缺少生活的意义感,显然不符合高校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德育目标,为此,北京大学徐凯文老师研究开发“空心病”相关测验,为“育德”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心理测评未充分满足大学生现实心理需求
大学生仍然处于身心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生理上基本成熟,但是心理方面需要完成诸多的议题,例如,大一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需要完成新生适应的阶段,包括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等多个部分;大二大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恋爱困扰、学业成就困扰等心理问题;大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下一个人生阶段,面临继续读书深造还是就业的选择和压力。因此,“心理育人”必须结合学生当下的需求,提出切合实际需要的心理辅导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体验。
对于目前处于不同阶段或者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辅导员和心理老师的辅导工作大多是笼统的,按照一般发展规律来安排的,没有精准施策,有些学生觉得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真正需要的学生可能没有得到相应的心理帮扶,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测评来达到精准筛查的目的。
四、“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测评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心理测评,把握大学生心理动向,提供精准育人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的心理状态随着时代发生着剧变,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社会的内卷状态,就业的严峻形势,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都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着影响。作为高校心理教师,站在心理育人的前线,不能以旧的眼光和思维去对待目前的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需要我们实时跟进。通过心理测评,选取合适的心理测验,准确把握当下大学生内心的情况,从而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心理育人”方案。
(二)通过心理测评,将“心理育人”渗透到育人体系各个层面
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向全国各高校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1](3-4)。其中,“心理育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成为其他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例如,可以通过心理测评中的自信心量表对贫困生施测,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开展相对应的帮扶,提升整体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消除内心的负担,对其生活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心理测评的手段,在“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中架起一座桥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心理测评,构建学生心理发展指数,建立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发展指数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实现个性化构建,根据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内容应包含:其一,学生的幸福感,包括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学业的成就感以及团体的归属感等;其二,学生的压力,包括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客观压力例如睡眠时间、学习任务完成时间等,主观压力例如对学业负担感受到的压力感;其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可以从自我意识、认知能力、行为方式、人格类型、社会适应等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估;其四,学生的发展动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觉察、主动成长、自我激励和不断完善的心理状态[3](62-63)。
目前,各高校心理建档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档案建立参差不齐,心理档案大多是为了心理问题学生建立,由于主客观因素限制,尚未能实现一生一档。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工作留下的相关记录档案,以及心理咨询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借助多样的心理测验,收集测评数据形成数据链,构建学生心理发展指数,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形成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白皮书,为大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结语
高校“心理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在“培养人”这一基本目标上,必须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育人工作需要探索出全新的路径,将“三全育人”的理论落实到育人实践活动。采用心理专业测评方式方法,让“心理育人”渗透到其他育人工作中去,发动“全员育人”形成育人合力,贯穿高校育人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发挥心理测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等优势,为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形成大学生心理发展指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现一生一档,因材施教,助推大学生心理全面、协调发展,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添砖加瓦。
注释:
①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十大育人体系,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