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 模式下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探讨

2021-11-28于秋爽

软件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计数器教学模式实验

于秋爽,郑 棣

(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0 引言

数字电路是电信、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电气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前续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路等基础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单片机、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等核心课程,是专业入门、兴趣培养的关键课程,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具有知识点分散、内容繁多、实践性强等特点[1],在重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意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通过改革数电实验教学提高数电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重点主要放在理论知识方面,实验课所处地位尴尬。授课流程是教师先对原理知识进行陈述性讲授,然后对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和演示,最后学生复制教师的实验步骤进行机械模仿,这种模式对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实现效果有限。BOPPPS 教学模式(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 BOPPPS)是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和及时反馈,是世界多国名校推崇的教学模式,近年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推广[3],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4]。

数电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5],增强实验的趣味性[6]。在实验项目设置和实验内容上进行改进[1],协调好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授课进程[7],同时重视虚拟仿真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8]。

将数电实验课程独立于理论课程进行单独设置[9],将实验期末成绩与理论期末成绩分离,直观展示实验成绩,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地位。

本文参考各高校教师课程改革模式,学习优秀改革成果,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电子信息类的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引入BOPPPS 模式,突破数电实验场地限制,将实验环节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索适合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

1 BOPPPS 教学模式

20 世纪70 年代,BOPPPS 教学模式起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教学技能工坊Instructional Skill Workshop(ISW)项目,初衷用于培训教师教学技能。对于初次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培训提供了一套专业的教学模式训练体系,能帮助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进而改变教学模式固化现象,提高教学水平[10]。BOPPPS 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得到迅速发展,其有效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根据人的注意力只能专注15 分钟左右的特点,把课堂教学过程划分为6 个前后衔接的模块,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师生参与式互动,对于数电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BOPPPS 模型含义如表1 所示。

Table 1 Meaning of BOPPPS model表1 BOPPPS 模型含义

1.1 引入(B)

BOPPPS 教学模式第一个模块是引入环节,强调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入环节就像一个“钩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习兴趣[11]。学习兴趣具有个体差异性,但是其产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12],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作为切入点[13],可以是视频、图片、实物、故事等,让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1.2 目标(O)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端,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需要通过清晰明确的课堂目标维持学生的求知状态。教师阐述课程的重点知识和学习价值,告知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同时课堂目标还具有导向功能,能够指引教学过程和检验学习效果。BOPPPS 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最好可衡量。

1.3 前测(P)

建立可衡量的学习目标之后,要检测学生对于储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本次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进而及时调整学习进度。BOPPPS 教学模式没有提到课前和课后环节,但是这两个环节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课堂时间短暂而宝贵,可以将前测部分任务设置在课前,完成一些难度适宜的基本测试,课堂上再针对重难点进行检测,综合学生的反馈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

1.4 参与式学习(P)

参与式学习是BOPPPS 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术。首先要求教师高度认识授课内容,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及时解决。可以解答学生的疑惑并梳理思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其次转变授课形式,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如翻转课堂模式等[14],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解答,教师进行评判和总结。

1.5 后测(P)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测试检验学生对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用多种方式检查本次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15-16]。BOPPPS 教学模式的后测模块不仅仅限于检查和测试,关键在于完善教学过程进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后测梳理知识薄弱点,自查授课内容的吸收程度,便于课后复习。

1.6 总结模块(S)

BOPPPS 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总结知识点、整理课堂内容进而促进知识内化。教师针对本次课程完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预告下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课堂总结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数电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数电实验课程和数电课程虽然设置成两个独立课程,但培养目标一致,地位和作用也相同,合理安排两门课程授课进度[9]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合格的教学过程不是仅仅局限于90 分钟课堂的“教”与“学”,还需要把握好课堂前后时间。

根据BOPPPS 教学模式,充分考虑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和课后复习等多个教学环节,对“计数器的功能及应用”实验进行教学设计,以十进制计数器芯片74LS160 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2.1 引入

采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计数器应用:请学生拿出手机,启动时钟模块下的秒表功能,学生可以观察到计数器在手机中以60 进制模式工作。提出问题:①60进制模式下计数数码是从几到几?②若设计12 进制计数器,有几个状态?若初始状态是0,列出状态迁移图。

2.2 目标

教学目标如下:

(1)熟悉常用计数器功能和应用。根据计数器芯片74LS160 的管脚图和功能表,设计十进制计数器电路。通过设计同步6 进制计数器,掌握反馈清零和反馈置数方法,弄清同步反馈和异步反馈的区别。

(2)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实现方法。运用两个计数器元件构成100 以内任意计数器,进而掌握使用多个芯片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实现方法。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技能。要求导线和元器件布局规范,实验结果和理论设计结果不同时能够找出原因,排查故障。

2.3 前测

课前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观看视频,用手机在所建慕课上完成测试,练习选择、判断或填空等客观题,复习计数器原理及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如:①计数器芯片74LS160能实现哪些功能?②74LS160 的预置功能是同步预置还是异步预置?③74LS160 的清零功能是同步清零还是异步清零?④你还知道其它型号的计数器吗?

根据功能表和器件引脚图,让学生分别画出芯片74LS160 在以下状态时的接线电路图(输入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接LED 灯):计数、预置、清0,用于检查计数器理论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这一过程也是根据芯片工作手册,将理论知识转换实践应用的工程性培养环节之一。

2.4 参与式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将实验过程分为3 个部分:①验证计数器功能,设计构成同步6 进制计数器;②使用两个计数器,设计构成100 进制同步计数器;③自定义一个进制计数器,设置故障,请另一组同学检查并进行改正。

实验开始前,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连接元器件电源,保证安全。

(1)熟练运用基本知识部分。根据所画电路图连接电路,观察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验证元器件功能。在验证完成的基础上设计6 进制计数器电路。

(2)灵活应用实践技能培养。两个计数器芯片共同使用,要考虑时钟信号的驱动方式和进位信号设计。教师讲述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独立设计电路图,完成电路连接。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45 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完成100 进制以内计数器设计。教师要明确8421BCD 的编码规则和特点,指出易错点,讲清楚整体清零和整体置数的作用。每组学生自己设定进制,连接电路并验证完成,然后设计障碍,请其他组同学进行“错题改正”。电路设计和故障设计过程都是对知识的深层次内化,而检错排障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技能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后测

围绕计数器功能及应用,针对易错点和重难点提出问题:①8421BCD 码和二进码的关系和区别?②整体清零和整体置数所涉及的码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差别是什么?

2.6 总结

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完成课前准备,掌握计数器设计的多个方法,从基本原理和元器件驱动出发,经过设置计数器不同进制,最终排查故障解决问题,掌握BCD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功能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法/减法双向计数器学习。

3 考核和评价体系

本实验课程和数电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一致,但各有侧重点,数电实验课程的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考核[17]。BOPPPS教学模式是注重过程、强调学生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遇到问题之后如何分析、怎样解决,不以实验结果为唯一考核目标。

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表现、问题回答准确率;线上学习参与度和测试正确率;电路图纸整洁清晰、原理分析清楚明确;元件排布合理、导线连接整齐规范;实验结果准确、排障迅速;表达沟通及团队领导力强;实验报告重点考察实验操作遇到问题后的思路及解决措施等[18]。

考核评价应该客观,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有限,只能做到尽量兼顾。可以合理设置教学容量,每次课堂活动将组数控制在15 组,即30 名学生以内。对于实验过程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减少或免除提问;对于实验过程消极、不愿动手的学生,增加示范和提问次数,还可根据学号随机抽查。

改革教学评价,课堂操作占总成绩80%,实验报告占比10%,线上学习占比10%,课堂成绩不再只看实验结果,更加注重过程和学生参与度。

4 结语

BOPPPS 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科学划分课堂教学过程,突出重要教学环节作用。不同的教学模型特点不同,要取长补短科学转化[19-20]。教师的教学特色非常重要,是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学科属性和个人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体会反思,不局限于某种教学模式,避免形式化课堂活动,形成适合课程和教师特点的教学模式。本文以BOPPPS 教学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课前和课后环节,结合评价体系改革,可以更好地完成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计数器教学模式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采用虚拟计数器的电子式膜式燃气表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数器竞争冒险及其处理的仿真分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