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2021-11-27谢芹
谢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有了新的教育要求。大学生体质状况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和前提,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的,人才培养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滑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高校体育课对提高当代学生身体素质展开探讨。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教学密切相关,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教学模式单一等。高校应正视这些问题,在充分考虑学校体育教学软硬件实际与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大学生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各种新闻资源、可以玩网络游戏,造成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学生成了“低头族”,有些大学生吃饭、上厕所甚至睡觉都离不开手机。另外,为了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部分大学生一心只想读书,通过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1.2 学校因素
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培养意识不强是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多数高校在大一和大二时每周开设一次或两次的体育课程,在大三和大四则以体育测试为主。多数学生只有在上体育课时才会参加体育活动,无法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认识不到位,使得体育课没有得到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无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1.3 个人因素
当前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数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缺乏体育锻炼意識,对体育学习的要求只满足于通过体育测试。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生病,身体就是健康的。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大学中完全放松自己,养成了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2.1 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
首先,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要求高校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教学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的时间。另外,高校要保障全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其次,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树立“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肯定体育的德育功能,并善于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搜集体育德育资源,如武术的武德;善于从当前体育赛事中搜集德育资源,如职业运动员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奋勇拼搏的事例。最后,树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通俗来讲,“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另外,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教学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尤其是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2.2 根据当代高校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制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体育社交的悄然兴起,学生更喜欢学习能在社会中进行社交的体育项目,如场地高尔夫、羽毛球等,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只有符合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运动变成一种常态,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2.3 开展多元化的体质健康活动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改革,要开展多元化的体质健康活动,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学校可以开展趣味性的体育项目比赛,吸引不同兴趣的学生参加;可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使学生在头脑中对体育锻炼有一个初步认知,形成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可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作为体育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规定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锻炼场地,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的健康档案,反馈学生的体质情况、体质测试结果等。
2.4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当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首先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身体素质练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结合起来。此时教师可灵活地采取:(1)激将法。要转变学生懒惰、怕苦怕累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要我跑”,到使学生“我要跑”的方向转变;以及从“要我练”到“我自觉练”的转变。(2)科学法。要让学生知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是要讲科学、讲方法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和方法,要让他们尝试到增强体质、提高成绩的快乐,进而变成自觉的行动,终身受益。(3)竞赛法。学生在体育课中开展互帮互助、争当第一的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运动成绩,体验运动的乐趣。
2.5 充分运用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辅以信息数字化手段,教学形式多样化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前在云班课中上传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以及在智慧课堂中设置相关于此视频的问答,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容易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在课中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通过答题,对本课所学内容理解会加深;又如,在课中辅助以动作的慢动作图解或视频,学生会更直观,更仔细的观察动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再如课后要求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容,自练录像,上传至云班课,进行互评,会促进学生更积极的练习,以致学生更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因此,当今高校体育课的信息数字化手段,能促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学院平台上发布单项运动的优质资源课程,学生能随时登陆学院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点击观看,以便学生随时了解本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引导学生更科学的训练,使学生更高水平的掌握这项运动,使这项运动成为学生一辈子从事的一项运动,坚定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这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
3 结语
大学生体质状况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和前提。高校体育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乐观的现象,需要以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为切入点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政策强化、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内容的创新、学生体育锻炼理念的渗透、多元化体育健康活动的开展、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等,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