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2021-11-27孙永杰江清清
孙永杰 江清清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在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院校应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从而使体育教学事半功倍。在细致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教学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体育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教学的优化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导者,高校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建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热点,也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体育教学作为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感染力,对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院校对如何发挥体育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上,仍然既不够重视也不能灵活运用。本论文将通过具体分析,结合教育学基础原理,对体育教学的优化提出可行性措施。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80%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焦虑、抑郁、暴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尤其集中在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和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身上。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在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的同时,也会对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充满怀疑和迷茫,面对新环境,他们往往难以用以前的处事方式解决问题。在他们中间,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甚至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前来求学,有些学生甚至不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沟通,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孤独感、无助感。如果没有正确加以引导,这类学生可能很难融入集体活动,难以和宿舍成员、同学建立友爱互信的亲密关系,甚至可能造成学生严重孤僻、抑郁。
2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1 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学生需要亲自动用身体力量参与进来,这种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发泄途径。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负面情绪容易堆积在胸,难以抒发,而体育活动为这种情绪找到一个健康、合理的发泄口,对疏解负面情绪有着积极作用。
2.2 体育活动可以激发潜力和创造力
体育活动并非一成不变的程序化操作,每一次体育活动都意味着体育技巧的进一步成熟,甚至伴随着新技巧、新能力的产生,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充分激发潜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积极向上,创造更多价值。
2.3 体育教学可以培养自信心
体育活动是一种竞技活动,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那些自卑、胆小的学生一步步克服困难、取得竞技的胜利,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强大的自信,建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但同时,体育竞技的意义并非只有简单的输赢,参与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过程的愉悦和满足,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自我,也可以使学生建立克服挫折的决心和信心,摆脱沮丧情绪。
3 体育教学的优化措施
3.1 体育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态度共同发展
在许多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理论知识的作用,只注重体育实践的效果,造成部分学生理论素养不高,心理建设不完善。体育教学活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并不仅限于教授学生运动的原理和技能,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素养、竞技心理等。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明确自己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建立健康、正确的竞技态度,在体育活动中遇到失败、挫折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将其转化为内在动力。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工作、生活中,从而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3.2 教学要注意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非常注重团体协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建立协同合作的活动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共同学习、交流甚至创造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小组间的竞技可以提高每个小组成员的体育活动水平,并培养集体荣誉感,从而建立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羞耻感等,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对一些存在交流障碍、性格孤僻、存在感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耐心开导,掌握方法,借助其他学生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打开内心,克服障碍。另外,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全方位的体育体系、形成心理教育网络等,也都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教学的优化。
4 结束语
总之,大量实践和分析证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切以学生利益为先,运用教育学、体育学相关知识,对学生充分关心,全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
(作者单位:青岛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