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运动能力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2021-11-27白杰

当代体育 2021年3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运动

白杰

在小学生的学习教育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很重要,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但是也应该注重小学生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小学教育阶段能够锻炼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操,基于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对小学生的思想和体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不仅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健身锻炼的习惯。所以,学校要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引导,发展小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从而能够具备一项或者是几项体育技能。在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锻炼上,既应该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长,也应该培养出通识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以在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涯中,多方面综合发展,从而培育出综合素质过硬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丰厚的知识、艺术、体育内涵的学生。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基本上以基础的运动为主,贯穿一些运动原理、健身文化、竞技精神等理论知识的培养,在课堂之中又有相应的拓展训练来加强理论的实践巩固。因此,制定科学的小学运动能力教学活动有章程利于锻炼小学生的体魄和良好的综合能力。健康重于一切,这是小学开展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的宗旨所在。但是,在不同的区域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方向和目标要求不同,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场地和配套设施,造成开展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较少,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进行好的积累,影响以后的运动习惯和身体健康。所以,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领导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培养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力度,为以后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1 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有关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文件,明确要求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强度,但是很多地区并没有将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体育课程编排缺失,学生出勤率太低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最终造成的结果都是小学生的体质培养目标达不到既定要求。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教育中将体育课程落到实处并且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的学校比例太少,在偏远地区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即使是有一些体育课程,主要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设置,没有真正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为核心。所以,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基础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的最低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达到要求,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

2 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进行学习锻炼

2.1 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想要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语,也突出了增强体质的重要性。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教育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和体育锻炼相结合,基本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力量。在大学生的学习教育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增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但是也应该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上,应该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心底里认可体育运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锻炼,在小学生的心中埋下运动的种子,懂得加强体质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持续感受运动的力量。

2.2 提升锻炼的频率,将运动融入到生活中去

身体素质的提升不像其他的增加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而体育运动是需要持续不断的过程,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生进行运动增强体质的锻炼中,一方面要增加体育运动的频率,另一方面要将运动与生活紧密结合,在生活中运动,在运动中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运动的频率也是衡量小学生运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课堂质量的一个反射,为了保证良好的运动效果,可以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对运动的频率和时间进行约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时间,让学生真正地运动起来,尽量减少些不必要的过渡,让学生的练习次数更多,在密度提升的同时也要适当加强一些强度,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质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放学之后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在家附近的公园和运动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定向运动、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运动来提升运动频率增强体质。

2.3 在体育课堂中进行科学锻炼

小学体育课堂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课堂的理论教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从学校课堂体育锻炼逐渐贯彻到各个阶段;从竞技体育走向娱乐,从国家赛事走向日常生活中,从普遍教育走向个性化的体育发展道路。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都是以提升体质为最终目的。小学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科学高效的锻炼方法,增强身体的灵活度和基本活动能力和素质。另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而且体育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力量,帮助锻炼小学生的勇敢、进取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可以增加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潜在能力的激发,身体的观察力和灵活程度都会有所提高,使得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 落实小学生的运动锻炼,切身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1 利用好大课间的时间进行锻炼

一般在上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堂之间都会有二十分钟的大课间时间,充分利用好课间的运动,是增强小学生体质的重要方法。比如,进行课件操的练习,需要保证全员参与,避免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老师也应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做操,这样可以保证运动的力度。大课间内容也可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避免单一的运动,对学生的运动兴趣造成不好的影响。除了做操外,还可以安排慢跑、趣味接力、短绳、长绳、踢毽子等项目。根据不同季节会安排不同的项目,同时每个年级会每个月变换大课間的锻炼内容,使学生在大课间中能够切切实实得到锻炼。

3.2 增设运动作业,让锻炼成为习惯

在较长的假期寒假或者暑假中,对体育课外作业进行明确要求。比如寒假课外体育作业布置每天进行1分钟跳绳,每天3组每组要求100个以上才算达标;每天跳绳的达标情况需要家长签字进行监督。假期结束针对体育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测、评价;在平时,体育老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而定,要求每周布置体育课外作业1-2次,让学生能够在平时养成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切实的提高身体素质。

3.3 优化教学方法

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主动并优化改善相应的体育训练活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接受能力,体育运动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和强度,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学生的体育训练中,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对于相同的训练计划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所以制定几种不同的训练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训练要求。

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工作中,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只有提前制定好计划,在事情处理或者是实施计划的时候都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授课老师不够专业,一般的体育老师都身兼数职,所以无法集中精力全身心的付出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训练要求过难或者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夠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有些老师的态度不够严谨,没有制定相应的教案,而是在课程开始之前,临时制定了一些训练内容,所以导致课程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在体育训练计划中,应该制定长期的和短期的训练计划相互交错,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生成绩来计划不同强度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制定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综合定制,强度也不能过大,应该符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要求,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注意建立安全防范措施

在小学校园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应该注意安全防护和准备一些急救措施,以备出现的紧急情况。在训练的前期,应该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培训,教会小学生在出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如何能够将伤害减到最小,还应该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中,应该因人而异,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手段。学校和体育教练在校园体育训练中具有安全教育和安全告知的职责,安全告知可分为口头告知、书面告知等手段。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规避风险,例如,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在比赛前就要明确,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墙﹑校园广播﹑校园墙报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管理策略。

4 结论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早期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意识,提升身体素质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运动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中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运动融入到平时,为学生长期的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可以引入大学中的社团学习和管理模式,定期举行友谊赛,提升运动氛围。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既能使体育优等生展现自己的特长,也能促进体育差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育团体活动的开设不仅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而且学生可以在团体中找到自我,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从而使运动能力、身体素质都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运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锻炼
新发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