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2021-11-27丁兆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导图效率小学生

丁兆艳

在小学学科教育组成结构中,数学学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大部分内容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小学生心智发育水平不高,对抽象性知识内容理解不深,在学习中会产生较大难度,教师难以提高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将抽象性的知识内容向具象化的方向转变,降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当下强调素质教育,这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外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变化,一味进行知识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多方主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要求。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十分重要。本文就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进行阐述。

一、应用思维导图存在的不足

尽管现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思维导图的价值和作用,并且已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但在细节方面仍旧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样,不仅不能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甚至还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频率比较低

思维导图简单有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加以运用。而且,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还要让小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以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运用。然而,目前小学高年級数学教学对思维导图的应用频率并不高,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沦为辅助教学工具

现阶段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相对片面,很多教师都将其当作简单的辅助教学工具,然而思维导图除了具有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好的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并不乐观的运用思维导图现状,难以将思维导图的全部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

二、善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一)重视备课

为使思维导图的运用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任课教师需重视备课工作。要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提升思维导图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譬如针对图形周长计算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简单的正方形周长计算—长方形周长计算——平行四边形周长计算的思维导图。这样,能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强化课程前后知识联系

思维导图之所以可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加以运用,主要原因就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其前后知识理论内容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时,也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工作。

譬如在小数加减乘除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示相对应的思维导图,在其中罗列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小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规律,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这也能帮助小学生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三)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应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还要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就相当于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协同进行,这无论对教学效果还是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作用都是十分明显和显著的。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和内容。当然,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还要做到“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导图效率小学生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