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个体经验 实现由“私想”到“思想”的转化

2021-11-27张一强张钦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经验个体教材

张一强 张钦钰

所谓个体经验,指学生对外界进行认识获得见解的一种过程。它更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感悟、领会,是一种个体化了的生命意识的经验、激活的知识经验。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在学习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由“私想”到“思想”的转化呢?

一、学生个体经验的价值诉求

(一)关注个体经验,为课堂保鲜

关注个体经验,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充分“碰撞”,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将问题变得熟悉,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丰富操作活动,为学习增色

操作活动的丰富,有利于课堂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充分发挥操作活动所带来的体验,使知识由单一变得多彩。

(三)激发内在需求,为学生鼓劲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个体经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更加有生机。

二、学生个体经验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机智缺失,无法迁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者缺乏有效鉴别的教学机智,不能在课内引导学生把已有的个体经验应用于新的教学情境,难以建立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学生的体验链无法迁移。

(二)过度追求形式,体验片面

当下一些老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层次理解,课堂行为出现偏差,一味地追求形式不重实效的做法屡见不鲜,忽略了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达不到深度的体验学习。

(三)教学预设不准,浅尝辄止

实践活动在“动手做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关键环节,如果对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预设不到位,教学活动就会找不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致活动无效。

(四)无谓操作过多,体验虚化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应是活动的主体,但事实上,由于有些活动费时且过程烦琐,没有指向性,导致操作体验形同虚设。

三、关注教材,让个体经验在“私想”中孕育

(一)把握学情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老师要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在探索中激发,只有做到深入了解学情、用心解读学情、精心课前预设,让预设促课堂生成,让课堂生成促学生发展。

(二)活用教材

如何实现活用教材?作为教者,我们要从学生的已有个体经验入手,从学生熟悉的周围事物开始。只有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真正被激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探究如何写分数时,有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因为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分母,把取出的份数叫分子,好像先有妈、后有儿子一样。”顿时,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时要抓住时机打破教材的课时界限,将“真假分数”提前渗透,于是,我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引导学生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母亲”大或者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适时地处理教材,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兴趣,释放潜能,有效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个体经验相结合,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

四、实践操作,让数学思想在“私想”中萌发

(一)对接学生经验,使思考“水到渠成”

在教学实践中,“做”与“思”的结合可以促进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协同发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操作活动时,往往会陷入无序状态。他们常常一开始就不明确操作目的,或是受到意外状况的干扰而偏离本来研究的方向。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前,应先明确操作目标,在过程中及时引领偏题的学生回到探究的原点,目标明确的活动才能让学生“乐做”。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对教材中的“1千米有多长”这个问题,学生似乎无所适从。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学生的经验基础是什么,可以先设计“100米有多长?”这一问题用来过渡。生活中100米正是学校操场的直道长度,借助走100米所需的时间与步数这一生活经验,让学生有序地经历推理、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基于学生个体经验的教学。

(二)创设有效活动,使操作“事半功倍”

实践操作的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创设有效的操作活动,精心设计合乎逻辑的操作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经验,更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做数学”的指导,让每位学生熟知操作的方法和策略,达到让学生“会做”“乐做”的目的。在教学《可能性》时,组织学生摸球活动前,分工要明确,要求要清晰。对如何摸球、如何记录、如何分工等进行指导,否则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束手无策或者操作不规范,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让活动失去意义,成为无效的操作活动。

五、亲历过程,让数学思想在“私想”中生长

(一)要展示,更要提炼

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渗透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解决问题后,老师要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交流汇报。老师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炼,让学生的认知走向深入。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不管是割补还是等积变形的方法,都是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再进行面积计算。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点,促使学生由“私想”到“思想”,由直观到抽象,走向思考的“深水区”。

(二)要强化,更要完善

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在质疑总结的环节,有一个学生(生1)举起手说:“课本上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不科学,等号左边(a+b)+c也可以写成a+b+c,本来就要先算a+b,不用加括号。”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这个问题在钻研教材时,我也思考过,教材上为了强调前两个数相加才用括号括起。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并敢于质疑,作为老师,我很兴奋。这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好机会,要适时进行强化完善。于是,我随机追问:“那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最合适呢?”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生2)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谁和谁先加都可以,所以a+b+c=a+(b+c)=b+(a+c)。”我又追问:“这样一来,算式中还运用了什么定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加法交换律!”紧接着生1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加法算式中可以是更多的加数,例如,几个数相加,先把几个数相加,再和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其他学生点头表示赞许。最后,又有一个学生补充道:“可以这样说,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一些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质疑总结环节,学生产生了智慧碰撞,思维在交流中得到提升,知识在争论中得到升华。

(三)要变化,更要趣味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精心设计练习,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练习的设计要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要做到直观形象又要生动有趣。如,在解决判断题时,让学生当法官;在解决改错题时,让学生当医生;在操作实验题时,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在精彩的练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六、体验反思,让数学思想在“私想”中绽放

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教学“间隔排列问题”时,我安排了四个具体活动:(1)演一演:在呈现例题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一下,师生合作导演,从安排学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这样排列,让学生進一步感知间隔排列的本质。(2)圈一圈:在表演的基础上,明确间隔排列问题的数学表达形式后,安排学生在主题图上圈一圈(一个蘑菇和一只小兔、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一组一组圈出来,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一个,体会间隔排列中一一对应的思想。(3)想一想: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从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解决拓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间隔排列的本质。由于老师精心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了模型产生和形式抽象的过程,领悟了模型思想。(4)摆一摆:在学生领悟了间隔排列的模型思想后,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模型思想的理解,并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中加以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思想的领会从模糊到清晰,从未成形到成形再到成熟,在反复应用中不断加深。

在教学中,老师应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经验,搭建学生个体经验与数学知识理解之间的桥梁,化“私想”为“思想”,培养学生从数学思想的高度探究数学知识、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形成个体的数学思考方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经验个体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