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聚智活水来
2021-11-27龙宣辰
龙宣辰
“这辈子,想扎根重庆。”
3年前,已在光电子集成技术领域深耕16年的冯俊波,接下重庆抛出的“橄榄枝”,来到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担任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硅基光电子中心主任。入职后不久,他便陆续获得了研发资金、实验室场地等全方位支持。
“我到璧山来,是因为这里的产业发展环境能够给我一方施展才华的天地。”蔡明达说。
电子物理学博士、Micro LED领域的佼佼者蔡明达在了解到璧山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干事创业环境后,加入了位于璧山的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今年,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发出P0.375全球最小间距Micro LED玻璃显示屏。
功以才立,业由才广。如今,像冯俊波、蔡明达这样“飞”入重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团队越来越多,与日新月异的山城共成长。
创新机制,人才政策“私人订制”
2021年6月,新认定的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名单出炉,硅基光电子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
得知此消息后,半年未在朋友圈露面的冯俊波激动得将这条消息分享出来,获得众多亲朋点赞。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新型研发机构,位于西部(重慶)科学城的联合微电子中心发展十分迅速。
去年5月,联合微电子中心宣布面向全球提供硅光芯片流片服务。今年6月,联合微电子中心又面向全球发布3套工艺PDK。
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诸多成就,与联合微电子中心广聚海内外一流集成电路人才密不可分。3年来,其团队规模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至如今的300多人,其中博士100余人、行业领军人才8人、高端研发及工艺人才15人。
他们为什么愿意来?
冯俊波感慨:“不得不说,高新区的‘一人一策吸引了我们。”
“过去的人才政策,大多都是面向一定区域范围或某个特定领域的人才。政策由上而下制定,解决的更多是面上的问题,对于具体企业与人才来说,不一定真正符合他们的需求。”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员张军伟说。
如何能让政策真正切中企业与人才所需?高新区推出了人才政策“私人订制”——对部分重点企业和人才,通过前期深入沟通了解其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支持政策,让政策真正懂人才、贴人心。
冯俊波来到重庆前,已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国企任职,举家搬迁本就不易,再加上小孩正要上学,妻子工作也遇到一些问题,冯俊波有过犹豫。
了解到联合微电子中心所需人才大多面临与冯俊波一样的问题后,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专门为联合微电子中心人才提供了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提供5万元至8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资金,还结合重庆市相关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子女上学等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系列贴心政策,让冯俊波勇往山城。
目前,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与企业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其人才均享受到政策“私人订制”服务。
搭建平台,打造引才“梧桐林”
原本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仿真技术研究室工作的张烺,今年年初在网上看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的招聘信息,没多久就投了简历。
有朋友质疑:“你去一个内陆城市,能发展好吗?”
张烺直接将研究院的相关信息发了过去:“有这么好的平台,我担心啥?”
近年来,将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作为发展目标的重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人才却存在断层现象,人才引进迫在眉睫。
什么最能吸引人才?“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是引才的关键。
2020年11月,重庆高新区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很快,研究院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转化医学研究院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还与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气象局等企业和单位达成合作协议。
从今年4月开始招聘,截至10月底,研究院便已经发展到85人,其中大多都是大数据智能化方向的高层次人才。
“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了。”如今,张烺的父母也与他一并来到了重庆。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沿着建设得热火朝天的科学大道展望,高新区的“梧桐林”已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西永微电园、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质检基地、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如今,多个新型产业载体拔地而起。
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正在加快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浪潮大数据等一批创新中心先后落地,大创谷等孵化载体陆续开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快集聚。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截至目前,高新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8.36万人,“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持卡人数增至502人,急需紧缺人才新增1000余人。
凿渠引水,柔性引进专家人才
过去,璧山以“西部鞋都”而闻名。但近年来,这一传统产业的产值却逐年下滑。
不管是提振传统产业,还是培育新兴产业,关键都要靠创新。然而,璧山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
颇具戏剧性的是,与它一山之隔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却拥有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申报的科研成果数以千计。山那边的科研成果尚未转化落地,山这边的璧山企业家却苦于找不到技术供给。
为何不能凿开一条体制机制的通道,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把人才的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引过来,实现双赢?
思路一开天地宽。
璧山由此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发应用场景加快发展场景经济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拿出25条鼓励科技创新的“硬核”举措,打通科研项目落地璧山的绿色通道,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和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人才柔性入璧。
今年,璧山还同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订人才飞地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引才聚智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如今,璧山已柔性引进各类专家人才200余人。
林培思是重庆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学院访问学者,他不但将自身所学投入璧山开展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等科技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还致力于扩大璧山引才平台,参与策划多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项目。
对璧山科创环境“一见倾心”的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吴孟强,主动表示希望将其研发的新型纳米墙CMOS集成电路项目落地璧山,让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璧山就像一片沃土,我们带着种子过来,在这里生根发芽。”吴孟强说。
拓宽渠道,海纳百川聚人才
2020年,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商务代表李天琦带着为璧山引才的重任来到深圳。半年多时间里,他拜访了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向深圳大学等广东高校推介璧山。
远离故土、奔波在外,李天琦却毫无怨言:“能为璧山招贤纳士,是我心之所向。”
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居于西南一隅的小城璧山主动出击,不断“走出去”——
举办“百万英才兴重庆”专场引才活动,打造“科技活动周”、“重庆·璧山英才大會”、“百名博士璧山行”、“百名专家教授璧山行”等品牌活动;
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建立人才联络站,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高校人才联络站。
一位位身负引才重任的“李天琦们”走向各地人才中心,不遗余力地推介璧山。
多方合力,众流汇聚。一位位行业大咖心仪璧山,一个个人才团队落地璧山。
2019年,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来到璧山。两年多时间里,研究院陆续汇集了欧阳钟灿院士、江风益院士、蔡明达博士等世界顶尖专家及其团队成员近200人。
2021年,比亚迪汽车再次与璧山签约,将旗下电池研究业务剥离,在璧山成立电池研究总院,计划迁入3000人的科研团队,打造国家级电池研发创新示范基地和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研究中心。
据璧山区委人才办统计,截至2021年5月,璧山已累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3465名。
高新区与璧山区的努力,只是重庆引才聚智的缩影。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再也不是天堑,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接踵而至,为重庆的明天奋勇拼搏、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