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
2021-11-27于慧
于慧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石家庄 300401)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包括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相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专业发展、就业和未来人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实践引领作用。因此,将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正确的方向。
一、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人才诉求
(一)爱岗敬业
工匠精神是一种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基础的精神,它的核心是责任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计中,爱岗敬业的本质是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是献身事业的精神支柱。在中国文化中,责任感一直受到尊重,培养工匠精神是高校对人才需求的回应。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在中国工人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一方面,这种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员工对岗位的归属感,促进公司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会影响到其他员工,有助于维持业务的正常发展[1]。
(二)精益求精
在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不仅是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基本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优秀素质,使学生不满足于以往的成绩,满足工作需求,精益求精可以让学生区分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选择以产品质量为重点的长期利益。精益求精是工匠对生产和制造过程的基本态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并将其延伸到对优质产品的追求,不仅是教育手段的再生产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只有及时拓展和弘扬工匠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具吸引力。
(三)专注执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培养应以技术为中心,有目的地促进生产。工匠精神意味着“不分散注意力”的专业态度,专注执着的工作态度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让学生努力学习,获得工作经验后保持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高校工匠精神培养本质是基于专注执着的职业道德,它具有中国文化中耐心、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能够应对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危机。
(四)求实创新
实事求是是高校工匠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求真创新的过程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求实创新水平,基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完善以技术为纽带的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延续工匠精神是党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的需要,也是高校的需要。
(一)党和国家建设伟大事业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不可否认,中国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在世界任何地方可以看到,但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产品仍在低价值链,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有一段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追逐个体消费和差异化消费。随着“个性化”成为时尚潮流,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文化元素的“奢侈品”[2]。这种现象的本质反映了对外国工匠精神的认可和对本土质量的缺乏信心,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科技精神,培养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二)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自古以来,人才培养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地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高校思政教学是维护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引导学生形成真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引入高校教育,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人才素质。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既是高校完成德育基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与职业梦想的需要
如今,高校学生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社会功利意识的影响,与过去相比,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一些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将工作与收入水平分开,忽视个人价值对职业的奉献,这将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工匠精神中所蕴涵的奋斗精神、追求卓越精神、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都缺失了,高校教育肩负着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重要任务。工匠精神的发展,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需要。
三、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受以往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高校只向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保证教学进度,但实施难度较大。学生只有简单的理论知识,缺乏灵活的思维,不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思政教育和职业发展关系不够紧密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有效的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成长,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工作。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下,一些学校并没有充分研究相关职业发展的需要,很难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学特色也无法体现出来,导致学生不了解课程的学习价值,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活力,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
(二)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并未有效对接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关注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在思想,研究新课程改革框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训练,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学生很难理解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关系,没有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对学科的理解相对较低,不能完全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三)思政教育和时代精神并不契合
任何学科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实施内部改进,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当前的需要确定教育的方向,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一些高校并没有详细研究时代的发展,很难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应用,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四、高校教育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的相关举措
(一)创新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了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工匠精神核心内容的理解,在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中寻找突破点。教师在准备课程和教材时,应注意拓宽课程范围,还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生活或影视中的能工巧匠,通过学生的分享、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这种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育工匠精神文明校园
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是学生日常活动和学习的地方,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海报、报纸、网络在弘扬技术精神方面的作用,在校园多处张贴海报。宣传部还应定期在学校的电子屏幕上滚动工匠精神的人和事,学校也可以开展相关讲座,要求学生必须写下自己的感受,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3]。
(三)将实践活动作为巩固工匠精神与思政课程的重要载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素质,保持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忠诚感。另外,高校要尽快了解公司员工的现状,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认识到技术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充分发展和培养工匠精神,正式的实践活动会消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高校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完成相关活动,在实践活动完成后,教师还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听取学生的实践报告。
(四)坚持用工匠精神来指导专业学习,提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度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是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目前,高等教育工科学生普遍存在思想知识与专业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最重要的表现是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的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必然过程。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激发个人潜能的过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贡献;其次,学生应该知道学习是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用工匠净胜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第三,让学生明白,无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多么丰富,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人格,如果他们不能有效地体现个人价值,将阻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为个人价值只有在为了公司、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利益时才能实现。
(五)提升思政教师的水平能力
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高校首先要认识到教师在学生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了解教学方法和水平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教师的自我完善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学校首先应该对所有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要有意识地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在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时,学校要按照评价要求和过程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深化过程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将工匠精神充分融小学生思想政治学习过程。
(六)安排学生实习培养
在学生有效学习思想政治及相关职业课程的内容和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相关学科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学校要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选择能够鼓励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的公司,在工作中运用专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优秀老员工的工匠精神,不断发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获得优秀的工作经验。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充分投入到工作过程中,热爱工作,提高责任感[4]。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工匠精神促进了学生专业态度的提高,将这两种观念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高校必须重视弘扬思想政治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