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曲在高校传播模式研究
2021-11-27蒲涛黄霆艺
蒲涛 黄霆艺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红色歌曲是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被称为“红歌”,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重要特征。红色歌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歌曲,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为适应革命需求,中国共产党和作曲家们采用歌谣形式编写的革命歌曲,成为了在民众中宣扬优秀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有力工具。广义上的红歌,主要是指“五四”运动后,革命斗争中广为传唱的歌曲,比如红军歌曲、抗日战争歌曲以及解放歌曲和新时期的健康进步歌曲。红色歌曲以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主体,反映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以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民歌为创作体裁,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民歌构成了红色音乐的多样化风格。在思想政治方面,红色歌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歌曲的形式传达红色精神,激发了当时民众的爱国之心和斗争精神,也让今天的人们更加珍惜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进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传播正能量。
一、红色歌曲的教育意义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当代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多变、开放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思想价值观的冲击。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自身的价值观还处于建立阶段,对于事物的内涵还不能准确地分辨,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历史探究方面,很多学生乐于学习西方现代文明史,但是却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探究与传承。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成熟,使部分大学生过分解读了“自由”的含义,甚至产生了自私固执的性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极度缺少,甚至在这种情况下扭曲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断送了自己宝贵的前程。
而在音乐文化方面,习主席曾经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目前音乐市场商业化严重,流行歌曲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流行音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歌曲所传达的思想内容并不正面,大肆传播负面的思想文化,甚至可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所以红色歌曲的传唱与教育,在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可以使年轻人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当地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色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包含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包含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团结奋进的文化内涵,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包含着本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光荣传统。而音乐通过声音运动过程来展现的音乐艺术,对反映运动着的事物,表达发展、深化的思想感情,有着特殊的适应性。在欣赏过程中乐的这种“特殊的适应性”,便转化为特殊的感染力。红色歌曲的传播与教学,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进一步使大学生们继承和发扬红色思想,使学生学习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学生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红色歌曲在高校传播模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红色音乐文化是我国的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继承红色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音乐文化。使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大学课堂,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即具备不怕磨炼、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红色歌曲在高校传播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在红色思想的主题教育中运用红色歌曲,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红色文化以及红色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红色歌曲,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与传统的讲座方式相比,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打破了空间的局限。视频讲解以及红色歌曲的配乐,使红色思想主题教育变得更加直观。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红色音乐文化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色歌曲与历史事实紧密相连,例如在讲述“九一八”事变时,播放红色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唱尽了日本入侵时东北的血泪史,它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东北人民遭受战乱时,对故乡被敌人侵犯的愤怒之情和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英勇抗战。使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历史,引起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共鸣,激起大学生们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第二,举办红色思想主题的文娱活动。例如高校举办的新年、国庆、五一、五四、七一和一一二九等的主题汇演;红色主题歌曲的独唱、合唱比赛;红色歌曲专场音乐会;音乐专业院校排演经典红色剧目和新编红色剧目等活动。规范学生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温时代经典,而且还能够将红色文化以及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新一代青年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例如我校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与自贡市政府、文旅局合作上演了一部围绕革命英雄江竹筠创作的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描绘了江姐从一名青葱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史,聚焦她从青少年时期一路成长的历程,捕捉了江竹筠身上的人性光辉,启迪新一代青年人,在新时代的革命征程上,江竹筠和她的战友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纵深、前进的方向,抒写革命成长与追寻真理,歌颂青春信仰与奉献精神。
第三,是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如,在《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中国声乐发展史》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红色歌曲的类别、体裁以及风格和唱词的方言特点等,将影视音频资源穿插于与其特点对应的章节之中。在红色歌曲教学过程中,讲授一些革命知识、欣赏红色经典作品,利用红色歌曲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与相关音乐专业知识后,在《写作课》的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对红色歌曲进行创编和创作。另外在声乐课堂中,大量演唱红色歌曲,如《十送红军》《红星歌》《映山红》《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嘉陵江上》《长征组歌》等曲目。以及现代创作的一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创作歌曲,如《红旗飘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和谐盛世》《不忘初心》《灯火里的中国》《祖国不会忘记》《壮丽航程》等歌曲。
第四,运用当前先进的大数据设备和发达的网络进行红色歌曲的传播。高校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模式,在各大节日和纪念日,即时推送红色歌曲以及背后的故事。用创新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教育变得更便捷而又鲜活生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情境恢复与再现形式展示演绎革命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使受众在情境化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从平台和路径上探寻操作性强、便于应用推广的示范性红色文化传扬模式。通过整合红色文化教育体系、诵读红色文化经典、投身红色主题实践和拓展网络虚拟空间,借以优化“多维互动”的传扬平台。
三、结语
红色歌曲在高校的传播,是激起新一代年轻人对红色精神和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有效途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高校红色歌曲传播和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模式和方法,只有经历长期的实践,并建立长效的机制,才能使红色音乐文化教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歌曲在当代高校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