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11-27邢利
邢利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国卫疾控发布的文件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学生的变化,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应充分发挥课程的首要渠道作用,上好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称“本课程”)。如何上好本课程,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是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
另外,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加之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探索并开展了线上教学。但线上教学也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完全替代线下课堂教学,因此应采两者之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就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借助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与资源,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以达到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对高职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的目的,使其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引领其心理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笔者认为此理论应用到教学中主要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教师对知识深入了解,看这些知识是不是符合学生的经验,尤其是看这些知识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即符合教学目的。第二,教师是否设置了有效的产生知识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共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是否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习,以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常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以下四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认知学徒制。笔者认为随机进入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符合本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的需求。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客户端从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相比面对面传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而且线上课程与教学资源是实现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我院”)2020 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19 个教学班,共计841 人。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元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本课程中展开应用。
(二)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人际交流、朋友圈动态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个案研究法。建立学生成长经历课件模板与数据库,了解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成长历程、心理疑问与成长经验等。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1)依托智慧职教平台,在专业群中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课程素材资源。(2)在职教云平台中调用专业群的课程资源,建立线上课程。(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腾讯课堂等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教学。(4)在本班教室,布置线上学习任务,利用多媒体网络完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五)问卷调查法。在线上课堂中设立问卷,了解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学习效果,以及心理状态改变的程度。
(六)心理疏导法。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异常行为、交际软件留言、朋友圈动态等,及时地对学生开展建构主义的心理疏导。
四、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把握学生层次变化,明确教学发展需求
我院属于高等职业院校,生源主要是统招和单招两大类。2020 年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之后,本科院校逐渐退出了单招行列。因此,2020 年单招生源由30%提升到70%以上,学生的层次结构、心理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我院高职生生源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学生个体间差异也较大。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必须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尤其是要兼顾到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就必须了解学生以往的经历与经验,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
(二)建立成长经历数据库,确立分析学情主渠道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成长经历课件数据库,来作为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已有经验的主渠道。2020 级学生开课后建立了学生成长经历课件库,共计841 份PPT 课件。学生制作的成长经历课件主要内容有: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辍学、打工)等每个重大学习阶段,重大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成长经验与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阅览学生的成长经历,可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并提炼出教学案例,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践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成长经历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活动,既能让分享者增加自信,做到自我悦纳与肯定;又通过经验的分享,待解决问题的展示与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同辈群体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某个学生出现心理行为异常时,可随时调出学生的成长经历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与干预工作。
(三)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库,建立心理干预主阵地
本课程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教学任务重构课程体系,整理碎片化资源,形成活页式心理疏导、认知思维训练、行为训练的教学资源,以智慧职教的专业群、职教云为平台开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线上课程。点是知识要点,以知识点名称标注文件、图片形式展现,方便学生记录记忆;线是教学过程,以教学内容标注视频微课、视频流媒体呈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面是教学主题,以知识点图片、教学视频微课、课后活动与作业等教学资源为主,方便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与学生自学。知识点,侧重拓展认知思维,加深学生对心理现象的认知;教学视频微课,侧重对典型心理现象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进行疏导,提出学习生活实践建议;课后活动与作业,提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训练项目,侧重检验学习效果。现专业群线上课程平台中有90 个教学视频微课,139 个教学案例,若干图片、音频、课件等素材,共计470 多个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资源可以辅助学生找到与自己以往经验的共鸣点,而录制的教学视频除了必要的知识点讲解外,均以学生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优秀经验为基础上开展必要且有针对性的理论讲解与心理疏导。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即方便了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又方便学生课余自主巩固式学习。
(四)协调教学资源,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资源库建立完成,只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第一步,如何组织课堂开展教学,才是关键。整合教学主题,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结合线上课程资源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十二个教学主题,分四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10 学时围绕学生“适应环境、自我调适”的学习需求,安排三个主题:环境适应、心理健康水平、性与恋爱。第二学期10 学时围绕学生“重新审视、调适完善”的学习需求,安排三个主题:自我认知、学习、异常心理。第三学期8 学时围绕学生“关注他人、融入集体”的学习需求,安排四个主题:情绪、沟通、人际交往、心理剧编演。第四学期6 学时围绕学生“规划人生、抗挫抗压”的学习需求,安排两个主题: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专业群的线上课程资源依据教学主题建立后,可以直接导入到职教云(手机端APP为云课堂),组建课堂。在课堂中践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随机进入教学”、“抛锚式教学”教学模式,完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设置案例赏析、心理测量等符合需求的课堂活动完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过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微课、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完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过程,由教师通过面对面或者直播软件予以评价并布置课后任务完成效果评价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情变化并随机做出教学调整,适时选择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开展心理疏导、认知思维训练、行为训练,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五)开设咨询辅助渠道,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
开设短信、电话、QQ、微信等咨询渠道作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补充,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发展动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五、研究总结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建立了学生成长经历课件数据库作为了解学情的主渠道,以专业群为平台开发了活页式线上教学资源库,又将教学资源导入到职教云中组建了线上课堂,在课堂中践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随机进入教学”、“抛锚式教学”教学模式,完成并完善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心理咨询的需求来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的。
当然,本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2020 级新生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推迟开学,学生成长经历的课件库建设时间相应推迟,研究学生已有经验的时间缩短,影响了线上教学资源库与线上课程的建设,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在第一个学期应用效果不好,在第二个学期才得以完善。其次,教学资源库中视频微课由第三方制作,准备讲稿与课件、录制视频、出片、审核、完善后才能定稿上传,制作周期长、时间紧,因此线上教学资源库与线上课程只能边做边建,影响了使用效果,教学实践前期线上的教学资源只是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提供给学生课余来完成自主学习浏览。第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只应用在了2020 级新生,缺少与老生应用的对比,效果还有待检验。第四,线上课程与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还有待深入研究完善。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本课程的课堂实效性,发挥出课程的首要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