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021-11-27潘慧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

潘慧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 223100)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教师有必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全新的学习环境,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夯实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认知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分析

在语文学科范围内,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的内在含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联想思维、审美素养、语言素养、人文素养,从学习思想到能力,再到综合学习品质可以说全面涵盖。在语文课教学实施领域,加强核心素养深入贯彻,对促进语文课教学活动实现优化与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渗透,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促使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要领,让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实现深度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在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素质品格全面发展。在确定核心素养所具有的内涵和育人功能之后,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探索与开发,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语文课堂更加符合规范,重点突出综合授课效果。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情境创设,发散联想思维

在语文授课与实施期间,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联想思维的有效培育[1]。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设置情境,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环境,让学生在情境的联想和思考下,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并在直观想象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基础内容的有效理解。在情境创设期间,教师需要将现代化的育人思想深入地贯彻下去,并以此为支撑合理设置多媒体情境,动过动画直观展示,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联想条件。

比如说,在针对《桂林山水》进行授课活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师需要合理针对多媒体情境进行合理构建,可以结合新兴技术构建空间情境语境。搜集现实生活中比较直观的风景素材,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对桂林山水的风景特征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并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层面有效发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阅读素材进行深入探究。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本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就必须将学生融入课文的环境中,通过让学生真正观察环境的细节,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但文章环境是现实条件不能满足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构建虚拟环境,比如利用投影或PPT构建文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到环境的特点,融入环境中,从而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客观的认识。此外,可以借助外部环境创设的空间情境语境。例如在《春夏秋冬》写景作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练习,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当季事物的特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写作材料。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景作文水平,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合作鉴赏,深化审美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2]。因此,教师需要以此为目标基准,在鉴赏教学方面加强思想重视。在组织教学期间,积极践行合作学习思想,针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并引导各个小组,结合具体的探究任务,深入参与到文本鉴赏与学习当中[3]。比如说,在小学阶段针对《金色的草地》进行授课期间,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其在联想的过程中深入地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就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当学生对《金色的草地》有所了解后,要求他们阅读和总结书本知识。教学环节中,教师可根据语文学习情况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讨论,总结书本上的知识点。每个小组的代表都要说出讨论的结果。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作成绩报告时,应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作为对学生缺漏知识点和错误知识点的补充。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寻求答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时应重视课堂学习纪律,杜绝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小题大做”。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找出更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步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阅读中所掌握的知识基础,进行自主仿写和续写训练,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真正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基础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应用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其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三)对话互动,提升语言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正确引导下,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语言素养有效培育[4]。并以此为支撑,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育人方法上进行创新和调整。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需要积极进行互动的育人思想,合理地设置对话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对话交流。比如说,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教师可以在朗读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戏剧表演,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意识[5]。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得到有效发散,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将相和》进行戏剧表演,然后针对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进行深入的互动和探讨。

(四)联系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有效培育,从而满足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6]。比如说,在开展《陶罐和铁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调研,发掘与诚实守信有关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素养。再如,上了“这里真美”的作文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心中的美。等大家分享完了,教师就可以给大家点评了。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美景肯定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人喜欢山、有的人喜欢水、有的人喜欢湖、有的人喜欢其他城市的风景,还有的人喜欢周围的风景。事实上,美无处不在。大好河山是祖国的瑰宝,但学生们却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即使真的到了那个地方,匆忙的一面,也难以说出具体的美在那。而且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学校,校园里也有它的一草一木之美。同学们应该仔细思考,发现校园的美。校园的美也是春夏秋冬不同,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就算是简单的花草,学生也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事实上,同学们在写作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写景要出名色,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写景要注意细节,写得越细越好。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作文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折射,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在寻找生活素材和观察生活元素的时候,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阶段全面落实语文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发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并在具体的授课活动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授课期间,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在含义,以此为支撑对具体的授课活动进行规划设置,通过情境创设、合作赏析、对话互动、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有效贯彻,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意识,全面提高其在学科领域的综合学习品质。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情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