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剧和芭蕾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状
2021-11-27张馨月
张馨月
(重庆市南开中学 高2023 级21 班,重庆 400030)
舞台剧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创作者利用舞台这一空间,通过舞蹈、演唱、台词等动态语言展现人类情感,是文明的承载形式之一。自古以来,舞台剧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戏剧与舞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东方戏剧与西方舞剧在各种地域历史上都形成了重要影响并传承至今。川剧是中国传统地方戏的组成部分,以四川方言唱、念、为表现手法,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播并影响地方文化。芭蕾舞剧起源与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舞蹈动作、音乐、美术为主要表现手法,对西方舞台舞蹈表演艺术影响深远。二者作为各自地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有着鲜明的差异,也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精神内核以及意识形态
一、起源及特点
(一)川剧的起源及流派
川剧的源流沿革,可追溯至晚唐“杂剧”、南宋“川杂剧”。
明末清初,历经大规模战乱之后,中国西南地区人口骤减。康熙于1685 年颁布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随着大清王朝长达60 多年“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移,川剧也就此诞生。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勃兴,来自省外而分别流行于四川各地的高腔、昆曲、胡琴、梆子唱班,为适应群众语音习惯,与四川语音、习俗结合,逐渐在艺术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
川剧的流派以四川盆地丰富的河流水域的地理位置来划分,不同的流派称为“河”。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川西河派”“川北河派”“资阳河派”“川东河派”等。
川剧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分类叫“行当”根据不同的角色类型与表演的特点,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
川剧主要受众是市井百姓,在巴蜀地区的大市镇有固定的川剧场,会馆、茶园也有川剧曲目定期上演。而偏远的乡镇地区,有游班剧团巡回演出,是当时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方式。川剧剧目繁多,内容多选取中国民间传统故事或文学作品改编,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武松杀嫂》《文成公主》《柳荫记》《长生殿》等。
(二)芭蕾的起源及流派
芭蕾舞起源自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宫廷。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的喜芭蕾》上演于1581 年。1661 年,路易十四创立了皇家舞蹈学院,创立芭蕾舞的舞步,承认舞蹈教师的资格。1672 年,路易十四任命卢利为巴黎歌剧院的总监,并发展出第一支专业芭蕾舞团,即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18 世纪到19 世纪是古典芭蕾舞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欧洲皇室贵族阶层的社交频繁,使芭蕾舞剧迅速成为贵族阶层的观赏娱乐社交工具。19 世纪末,欧洲起源的芭蕾舞在沙俄皇室大受欢迎。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逐渐由巴黎转到了沙皇俄国的圣彼得堡。20 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芭蕾舞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
芭蕾舞剧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五大时期: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随着芭蕾舞剧在欧洲的盛行,各个地区和国家逐渐形成演员动作的区别,进而演变成为六个学派:瓦岗诺瓦学派(俄罗斯)、切凯蒂学派(意大利)、法国学派、布农维尔派(丹麦)、皇家舞蹈学院派(英国)和巴兰钦学派(美国)。
芭蕾舞剧早期作为国王和皇室成员的“宫廷消遣”随着一些舞蹈剧目的传播逐渐在社会中上阶层流行。芭蕾舞剧内容丰富,内容大多是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为基础创作。代表剧目有《吉赛尔》《仙女》《海盗》《堂吉诃德》等。
二、艺术表现形式
(一)川剧的表现形式
川剧表演伴奏音乐主要是打击乐与弦乐,以现场伴奏为主。打击乐主要是以锣鼓为主,一个完整的锣鼓伴奏由鼓师、大锣、二鼓、二钹和小锣五位乐手组成,又称硬场面。弦乐由琴师、腔司和其他弦乐人员组成,又称软场面。弦乐的乐器主要有:笛、笙、二胡、三弦、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为主。唢呐是川剧最早和最重要的吹奏乐曲,在传统剧目中,一些不便说明和埋下伏笔的情节会以唢呐吹奏来表示,是川剧里独具特色的一种乐曲。
川剧的服装以中国传统民族服装为主,有头帽、服装、胡须、水发、靴鞋等。根据角色身份进行区分,服装常见的类型有:蟒,又叫“龙袍”由帝王将相所穿。红蟒,为宫廷女性角色所穿。官衣:由官员角色所穿。褶子:多为文小生、年轻人角色所穿。龙箭:多以武官所穿。靠子:多为动作较多的武将所穿。头帽胡须等配件也根据角色的特点与服装进行搭配。
川剧的脸谱就是演员的妆容,在面部绘制不同色彩的妆容,以展示人物形貌、身份、性格特征。与京剧不同,川剧角色的脸谱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故川剧脸谱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各个地方剧种中少见的。
川剧表演是由演员声腔和动作相结合的技艺。川剧声腔包括:高、昆、胡、弹、灯。其中高腔占主导地位,称为五腔之首。高腔源于明末传入四川的江西弋阳腔,与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发问说唱等曲艺相结合而形成。高腔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表达,唱腔曲调既有南曲的婉转抒情也有北曲高亢激越。
川剧的动作表演称为做功,按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规律,一招一式动作展现人物身份、性格、思想。主要有:讲口、打、手法、眼法、身法、台步、程式。川剧有许多独创性的表演技艺,其中以变脸最为著名,表演者在不被观众察觉的情况下,使用独有的手法瞬间改变脸谱,达到表现人物内心变化的戏剧效果。
川剧剧目题材分传统剧和现代剧,约有4000 多个剧目。传统剧目多取材于中国历史著作及神话,主要有:三国戏、封神戏、水浒戏、西游戏、隋唐戏、聊斋戏、包公戏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定军山》《单刀会》《哭桃园》《凤仪亭》《把宫搜诏》等。
与中国地方戏剧类似,川剧是以戏班为基本组织。戏班是戏曲传承的主要形式。川剧演员以师徒传承的形式进入行业。历史上的戏班数量众多,其中有一些戏班影响力绵延至今。创立与清代雍正年间的“庆华班”是以“高腔”唱法为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是康子林。此外还有以“昆腔”唱法著称的“舒颐班”都是川剧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戏班。
(二)芭蕾舞剧的表现形式
芭蕾舞剧音乐以现场伴奏为主,乐曲主要是较柔和的木管乐与弦乐。着重表现舞者轻柔的动作。早期的伴奏是配合舞蹈动作为主的程式化音乐,随着芭蕾舞剧发发展,作曲家开始对音乐进行改革,使音乐的更多服从舞剧内容的表现。伴奏乐器也随之丰富,除了常见的管弦乐器,开始逐渐演变为表现力丰富的交响乐。到古典芭蕾时期,音乐与舞剧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观众在观看一场芭蕾舞剧时,会同时对音乐与舞蹈两者进行欣赏。为芭蕾舞剧量身创作许多音乐作品也成为著名的音乐乐章,如:四小天鹅舞曲,花之圆舞曲等。
芭蕾舞独具特点的服装,也成为舞台表演看点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芭蕾舞裙十分注重表现舞者的形体的线条感和轻盈感。早期芭蕾舞裙长及膝盖,钟形裙摆以数层薄纱裁剪而成,在此基础上便于舞者进行大跳,旁开,旋转等动作的展现。1880年后,芭蕾舞裙缩短至大腿,称为tutu 短裙,沿用至今成为标准芭蕾舞裙。芭蕾舞对舞者的身体延伸感有很高要求,芭蕾足尖鞋就成为最重要的服装道具之一。足尖鞋在平地软鞋的基础上鞋尖部位加入特殊衬垫,以便稳固地承受大脚趾关节的压力,而不会使脚趾弯曲。
芭蕾美学有四大原则,“开”是指舞蹈演员身体软开和外开的程度。不论男女舞者,需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向外打开,以达到延展身体线条,扩大展现空间的作用。外开是芭蕾舞技术性的重要指标。另外三个原则是“绷”“直”“立”均对舞者身体各部位有明确技术要求,以达到从视觉上延长身体线条和塑造健美挺秀的形体之美。
舞蹈艺术的产生大多与各个民族的仪式或祭祀有一定关系,芭蕾舞剧里常常贯穿欧洲各国家和民族的民间舞蹈,叫做“性格舞”,西班牙舞,马祖卡(波兰民间舞)恰尔达什(匈牙利民间舞)都是芭蕾舞剧里常见的性格舞。芭蕾舞有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和群舞,不同的组合来配合剧情的变化。
芭蕾舞历经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到世界各地。结合当地舞蹈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例如在中国诞生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就是这一舞种与时代的结合。芭蕾舞剧剧目繁多,从演出次数、知名程度以及演员数量来看,《天鹅湖》《吉赛尔》《睡美人》《胡桃夹子》《葛蓓莉亚》等十部舞剧被评为十大芭蕾舞剧。
现代芭蕾舞团数量众多,其中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这六个舞团久负盛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芭蕾舞演员与剧目。
三、发展与创新
创新,是民族艺术生命力的体现。川剧和芭蕾是东西方民间舞台艺术的精华,在几百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其创新和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大差异。
(一)川剧发展与创新
1.传统川剧剧本有二千余个,早有“唐八千,宋八百,数不完三列国”之说。题材主要围绕历史典故、著名人物、朝代战争、民间传说展开。内涵丰富,既有对传统美德忠诚孝道的歌颂、也有对友情爱情的褒扬,总的主题都围绕人性“真善美”展开。
2.20世纪中后期,受到现代娱乐舞台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迷茫与探索,处于低迷状态,一些地方戏逐渐式微。进入新千年后,传统戏剧文化的民族魅力逐渐回归大众视野,文化管理机构也大力扶持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舞台艺术。在此背景下,川剧诞生了一批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作品,其中以新派川剧《金子》最为著名,该剧改编自曹禺的话剧《原野》,《金子》将话剧中的男性主角改为了女性,将复仇困境从男性身上转移到女性,并着力表现在仇恨与宽容之间徘徊的女性内心变化。这部新派川剧揽获戏剧界多项殊荣,并取得市场认可。在此基础上,川剧音乐结构也有更多的变化,吸收了民歌、小调、歌剧等音乐形式,来丰富了川剧音乐的表现力。随着创新思潮在地方戏剧界的推广,涌现了一批多元化,时尚化的作品:由传统川剧《绣襦记》改编的现代川剧《李亚仙》,从剧情、音乐、服装几方面以现代审美价值来解构这部传统戏剧。由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改编的三幕川剧《灰阑记》,不仅将故事改编得更加紧凑,还融入了变脸、走影等川剧绝活。女性主义题材之作《白露为霜》《鸣凤》均改编自近代剧作家作品里的女性人物。创新实验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采用了年轻化的创作团队,借鉴了先锋戏剧的表现形式,从剧本拓展、舞台空间、表演形式创新,演员观众互动方面一改传统川剧形象,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中国芭蕾的发展与创新
1.比起川剧的源远流长,芭蕾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到百年。上世纪20 年代,有来自意大利和美国的芭蕾舞团来上海演出,随后俄侨在上海开设私人芭蕾舞学校。直到新中国建国后,生长于海外的舞蹈艺术家戴爱莲女士回到祖国,为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一方面在歌舞艺术团体中将芭蕾训练作为演员基本训练。另一方面结合当时文化环境进行芭蕾舞剧的创作。1950 年,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了由戴爱莲、丁宁主演的芭蕾舞剧《和平鸽》。在随后的五十年代时期,中国引进了当时苏联芭蕾训练体系和艺术专家,对舞蹈艺术团进行系统训练,并于1959 年成立了中央芭蕾舞团,开启了中国芭蕾系统化的发展。
2.芭蕾源自欧洲,来到中国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与中国文化艺术环境逐步融合,诞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点的芭蕾舞剧。1964 年中央芭蕾舞团首演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作品,以芭蕾的形式表现了中国战争时期的女性故事。1965 年上海芭蕾舞团作品《白毛女》对当时巨大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命运变化有深刻的表现。中国芭蕾在继承经典《天鹅湖》《吉赛尔》《舞姬》等剧目的基础上,还诞生了一批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的芭蕾舞剧《林黛玉》《敦煌》《沂蒙三章》《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不仅加速芭蕾这一诞生在西方的艺术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并赋予了这一艺术独特的中国美学特点,是东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
3.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加速。芭蕾艺术在中国民间也愈加受到欢迎,这一点体现在芭蕾培训学校和机构的增加。由于芭蕾舞基础训练注重身体的“绷”“直”“立”有助于塑造学习者优美的形体,所以儿童学习芭蕾人数逐年增加。这也有助于中国芭蕾人才的崛起。从上世纪末,来自中国的芭蕾舞者频频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大剧院首位签约华裔女舞蹈家邱思婷;获得1997 年莫斯科国际芭蕾舞大赛金奖,中央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张剑,获得1998 年第18 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中央芭蕾舞团首席舞者朱妍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川剧与中国芭蕾在起源及流派、舞台表现形式、发展与传承这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发现在两种艺术之间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而这些差异主要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不同所形成,反应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精神内核和意识形态。因此,在对这两种舞台艺术的差异进行分析时,本人更注重从文化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对两种艺术发展未来的思考。两种艺术形式都是民族传统、民族审美的结晶,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类的审美意识以及精神生活,这样的艺术能够使人体会到美的含义和真谛,从而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