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控举措分析

2021-11-27王蕾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口蹄疫养殖场养殖户

王蕾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南宁 530199)

引言:猪口蹄疫虽然死亡率不是很高,但对猪的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此病发病快、传播速度快,染病后,长时间发病,恢复后严重影响猪生长速度。因此,我国对这一疾病给予了高度重视,只要发现病症,就会全方位进行控制,防止传染。

一、猪口蹄疫流行特点

口蹄疫是一种接触传染病,由于猪的排毒系统在动物中较好,发病前期猪有很高的传染性。而猪口蹄疫病毒通常是经过猪的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等途径进行传播。当气温与空气湿度处于适合病毒生存时,在风的作用下,病毒在空气中可传播到100 公里,甚至更远。此病通常发生在春冬季节,夏秋比较少,其他动物以扩散模式发病,而猪是以爆发性以及隔空性发病。另外,此病有周期性的流行特点,主要是因为猪的免疫有关,通常猪仔与没有进行疫苗注射的猪极易发病。猪染病后,一天后就会出现症状,一个星期后出现高病毒血症,猪自身排毒过程大约4-5 天,这时候的猪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康复后,病毒还会在猪体内存活一定时间[1]。

二、猪口蹄疫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发病初期,病猪会出现跛脚,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哺乳母猪因乳头疼痛不进行喂养猪仔。病猪体温会升高到41 摄氏度左右。病发2 天后,猪的唇内、舌等部位会出现玉米粒大小水泡。在口、鼻、蹄、乳房部位出现水泡时,需要进行检测,来判断猪患的病是水疱病还是口蹄疫。口蹄疫的水泡刚开始时,液体呈透明淡黄色,慢慢变成粉红色,继而破裂后,漏出鲜红色皮肤,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细菌感染,破损处化脓坏死。病猪蹄部发病时,猪蹄匣会脱落,由于疼痛无法站立,导致猪经常发生脓毒败血症死亡。病猪水泡一般一天就会破裂,体温就会回到正常状态。此时猪会吐沫,蹄子上方出现发红发热情况,蹄部十分敏感,不久蹄部上方会出现水泡。猪仔经常会引发并发症,一部分会出现较大炎症而死亡,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达75%。对发病死亡猪解刨发现呼吸道与胃黏膜出现烂斑或溃疡,肠道会有出血性炎症,心肌如开水烫过松软,出现“虎斑心”。另外由于此病症状与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症状相似,需要感染部位进行密封,送去检验。

三、猪口蹄疫防控措施

(一)重视消毒

消毒是防控猪口蹄疫的重点的日常工作,猪舍应建立消毒池,方便消毒。选择对口蹄疫病毒十分敏感的消毒剂,并对猪舍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其中复合醛类和有机酸类的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十分有效。发病高发季节,应每天进行一次,其他季节每周两次即可。在养殖场的大门、猪舍、猪蹄等部位,使用经过稀释后的“醛威”消毒液,进行2 天一次喷雾消毒,猪舍外围也需要进行喷洒。

(二)杜绝传染源

杜绝传染源的最好方法就是自繁自养,这样外界无论是否感染都不会传染进养殖场内部。而一段时间内需要引进种猪时,要在未发生口蹄疫地区进行选择,在对选择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后引进健康的种猪。引种后,先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检疫,检查口蹄疫与猪瘟的抗体水平,进行疫苗的接种以及药物驱虫后才可以放入猪群内进行混养。

(三)完善隔离防护

附近的养猪场发现口蹄疫时,及时对自己猪场进行排查,如若发现,立即隔离,将此病的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提高运输检疫

对于从外地引进的猪需要重点检测,隔离到一定时间后才可以进行混养。防疫工作人员在每个环节严格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口蹄疫的猪并做出处理,生猪检疫时发现疑似病例迅速扣押整批活猪,与此同时,通知发货养殖户马上封闭养殖场,保证场地里的牲畜不会流出[2]。

(五)加大肉品检疫

在屠宰场与销售场地一旦检测到口蹄疫病毒,马上将猪肉等制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高温焚烧对于无害化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应作为第一选择。此方法通常选取偏僻且宽阔的场地,挖出足够大的坑将死猪放在坑里,添加助燃剂将尸体进行充分焚烧,最后将灰烬与生石灰搅拌进行掩埋。掩埋地要远离水源、河流以及道路等,掩埋不得低于1.5米,掩埋地地面铺20厘米左右生石灰,做好标记,避免被人与动物误触与刨出。另外,被口蹄疫病毒污染到的饲料等物品,需要喷洒消毒剂后在与尸体进行一同掩埋。

(六)加强免疫预防

有关部门要加大口蹄疫疫苗的宣传并指导养殖户科学的进行疫苗接种。根据口蹄疫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成肽抗原是模拟病毒的蛋白,激发出猪自身的免疫细胞对口蹄疫病毒进行免疫处理,促使口蹄疫病毒出现,猪能够免疫病毒。这种合成肽抗原是目前效果最好的一种疫苗,比起其他常规灭活疫苗更有效,生产运输更加方便。通常种猪与母猪一年进行疫苗接种2-3 次,配种时接种一次,初产母猪应进行2 次疫苗接种,间隔要在1 个月左右,对于刚出生2 个月左右猪仔,就要进行第一次疫苗注射,一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疫苗注射。而常规灭活疫苗使用后有3%几率出现应激反应,轻症状猪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少,重症猪会出现不进食、呕吐、精神不振等情况,极少数会出现身体发红、抽搐等甚至死亡。轻重症状一般会在1 天后恢复,极个别的过敏情况,可以使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每年疫苗接种至少要2 次,出现猪口蹄疫地区应紧急注射疫苗。

(七)增强教育宣传

虽然猪口蹄疫的死亡率不高,但对生猪的影响十分巨大,且传染率极高,对此相关部门要增强对养殖户的有关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养殖生猪人员可以正确了解猪口蹄疫的危害,进而有效落实防疫工作。首先,相关部门要对养殖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让其详细了解疫病,在思想上认真对待猪口蹄疫病;其次,还需要运用各种宣传方式进行传播,例如:村广播站广播,手机短信,电视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加强群众对防控工作的认知与支持,鼓励群众发现疫病及时上报,同时,让群众了解疫病的情况,避免出现恐慌,保障社会稳定;最后,组织专业的防疫人员定期到各个养殖户中进行近距离检查,发现问题对养殖户进行教育以及帮助养殖户建立科学的养殖方式,促使养殖户能够正确对待防疫工作。

(八)扩大疫情检查

对疫病扩大监察范围,能够有效地防止猪口蹄疫的出现,是防疫的重要方式和关键方式,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职能的作用,加大对疫病的监察,全方位的落实防疫工作。首先,建立专业的防疫队伍,在当地开展全面性的疫病排查,不遗漏任何一个可存在疫病的地方。其次,增强对饲养的饲料等相关用品监管,避免猪口蹄疫病毒在猪饲料或是养殖用品当中,如:水管,铁锹等,降低养殖场发生猪口蹄疫的概率。最后,要严格监控生猪屠宰企业,对其定期进行检测,若是检测出病毒要及时进行封锁,并将一个月内已经上市的猪肉流向严格排查,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同时,还要禁止私下的生猪屠宰情况,规范市场上的猪肉销售,防止私下屠宰的猪肉流入市场,还要加强对于进口猪肉加大排查,严厉打击走私猪肉制品,防止病毒大范围传播的同时,以免病毒变异在人类身体上进行传播。

(九)完善防疫机制

防疫部门若要对猪口蹄疫病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疫病的传播速度,需要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机制,这样在疫病突发时,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不会在疫病出现时,防疫人员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相关工作,或是盲目性的开展工作,无法有效地控制疫病的传播。此外,还要提高畜牧站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有关培训活动,促使畜牧站防疫人员在任何时候都有着最高的专业水准,可以运用最先进的防疫手段进行工作。另外,还要指导养殖人员如何进行疫病防控,一些大型养殖场,防疫人员要帮助其将防控措施全面进行落实,并定期借助最先进的养殖手段对其指导,保障生猪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降低疫病的出现几率。

(十)推广科学养殖

运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各地区的养殖水平,同时,还可以将防控猪口蹄疫病的先进方式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相关部门要将有关技术推广开来,比如:对养殖场地的规定区域内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将各种生猪致病的细菌病毒灭杀;及时清理养殖场中的生猪粪水以及剩余猪饲料,并建立指定的堆放区域,减少养殖区域的病菌生存环境,对堆放区域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大量蝇虫出现;对于进出养殖场的车辆、人员以及养殖用品等做到次次消毒,回回灭杀,养殖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到养殖区域内;来历不明确的剩饭、泔水禁止投喂;加大防护与隔离的设备,将患病猪与健康生猪分区隔离饲养;对于患病出现死亡的病猪,要在指定区域进行生石灰深埋处理,并在上面在铺设生石灰,防止人们误挖以及挖洞动物对死猪进行挖洞啃食,铺设生石灰后彻底断绝向外传染的方式;若是出现类似病症养猪户要及时上报防疫部门,同时对其进行隔离饲养,防疫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出是猪口蹄疫病时,要严格按照防疫机制,开展工作。经过这些科学的养殖措施,极大地减少的疫病发生概率,且提升了各地区的养殖水平,增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猪口蹄疫的防治不仅是防疫人员的责任,还需要养殖场积极的配合。提高养殖场的饲养水平,定期对猪舍环境进行消杀处理,给养殖猪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进而让养殖户稳定发展,不发生任何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口蹄疫养殖场养殖户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