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技术推广探析

2021-11-27刁祥荣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蚕农蚕桑技术推广

刁祥荣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蚕桑开发服务中心,山西 屯留 046100)

前言:尽管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实际进行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阶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国蚕桑养殖取得的成效十分突出,但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推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进行解决。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技术推广概况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也随之从最早的耕作形式向着养殖方面发展,蚕桑养殖作为农业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项目,为了使蚕桑养殖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我国不同区域的蚕桑养殖技术都在基于当地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改善了蚕桑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当下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蚕桑养殖技术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设计,尽管在蚕桑养殖技术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大量的蚕桑养殖技术人员以及蚕桑养殖的各种专业设备,但实际上仍和广大蚕农的实际养殖情况有一定差距,导致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得到顺利有效的开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技术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蚕桑技术推广队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人员大多是由农业学院培养的相关人才,即在农业学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中充分了解了蚕桑养殖技术的要点,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具备了推广蚕桑养殖技术的工作能力。但是在高等院校内并没有设立蚕桑业相关方面的专业课程,这也就造成了当下从事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大多毕业于专科类院校。这便导致在进行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知识深化程度不高,蚕桑养殖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深层次的和蚕农进行养殖技术推广方面的沟通,也就不能很好的向蚕农进行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任务。

(二)蚕桑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方式过于陈旧

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工作时,推广人员以讲座的方式将蚕桑养殖技术的理论知识和重要操作内容传授给蚕农。但是,在实际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大部分的蚕农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蚕桑养殖技术理论知识有限,因此无法在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讲座中充分理解蚕桑养殖技术的优势和好处,最终造成蚕农无法很好应用蚕桑养殖技术,导致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三)蚕桑技术推广阶段的经费不足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产业发展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综合实力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地农业部门对于农业的发展情况也逐渐的重视。但是,由于蚕桑养殖技术属于传统农业养殖产业的新型技术开发,传统蚕桑养殖的理念和思想深入人心,导致和农业其他产业的建设投资相比,蚕桑养殖产业的建设投资较少。并且,蚕桑养殖技术的相关专业人员对于蚕桑养殖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渠道较少,除了在专科院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之外,只能通过阅读农业技术的相关学术期刊或互联网查找蚕桑养殖技术相关知识的方式来进行蚕桑养殖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化,而此类可以得到的蚕桑养殖技术专业知识大多只能属于表面的教育和培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即知识的实际应用效率并不理想。而对于蚕桑养殖地域开展建设的蚕桑养殖试验区,试验区内进行的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的部分实验经常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而出现后期不得不终止实验的情况,甚至部分已经成熟的蚕桑养殖技术也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试验,导致技术研发人员无法充分把握技术中各种的潜在风险问题,为了避免在实际蚕桑养殖产业的应用中出现较大的风险,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也不敢大力的推广这部分已经成熟的蚕桑养殖技术,只能将这种成熟的蚕桑养殖技术作为其他农业养殖产业发展的新型技术进行应用。

(四)蚕桑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体系不健全

在蚕桑养殖产业中,蚕桑养殖技术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我国蚕桑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实际蚕桑养殖技术而言,尽管我国在蚕桑养殖产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蚕桑养殖技术规范,且蚕桑养殖技术在应用阶段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很多新型蚕桑养殖技术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无法达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效果,对我国蚕桑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五)蚕农经营规模小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很多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导致其无法满足现代蚕桑养殖技术对于蚕桑养殖生产条件以及生产设备的要求,造成这部分地区的蚕桑养殖产业无法得到大规模的集中发展,蚕农经营规模不大,也就是说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蚕桑养殖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的局限性问题。所以,为了促进蚕桑养殖技术在推广阶段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农业部门制定出合适的政策,对蚕农进行扶持和帮助的目的。

(六)蚕桑产品的销售渠道不健全

对于养殖产业而言,不管是养殖何种植物或动物都需要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蚕桑养殖产业当然也不例外。对于蚕农而言,其不属于收入较高的群体组织,在其进行蚕桑养殖投资时,若是无法保证其投资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赔钱的情况,则会增加蚕农的生活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尽管较为健全,但是蚕桑产品的销售链条并不完善,蚕桑产品的销售渠道存在一定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蚕农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而产生担忧,不敢进行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导致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效果不够理想。

(七)蚕桑技术推广队伍的科技化水平较低

除上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几项问题外,在实际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还存在科技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于蚕桑养殖技术的全面推广工作有着一定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蚕农对于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只在表面形式上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没有将蚕桑养殖技术的实际推广工作进行应用研究,只是让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对推广蚕桑养殖技术阶段出现的冲突和问题进行解决,长此以往下,当地的蚕农对于当地实际的蚕桑养殖情况无法得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也就达不到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对蚕农进行全面性技术指导的要求。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蚕桑技术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现阶段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应首先对现有的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蚕桑养殖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使推广的蚕桑养殖技术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还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蚕桑业专业人才加入到蚕桑养殖技术推广队伍中,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蚕农可以快速的学习到先进蚕桑养殖技术。

(二)革新蚕桑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方式

由于蚕农的文化水平较低,在进行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时应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替换传统讲座培训的推广方式,使蚕桑养殖技术可以真实地展现给蚕农,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蚕桑养殖技术。

(三)加大蚕桑技术推广阶段的经费投入

相关部门应加强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为优质的蚕桑养殖技术提供试验和推广的专项资金。并定期培训蚕桑养殖技术推广人员,提高其综合能力,并将蚕桑养殖基地的建立纳入政府的建设工作中,以此提高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效果。

(四)建立良好的蚕桑产品行业带

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农业部门帮扶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应以当地蚕桑养殖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起集中程度较高的蚕桑养殖基地,以此形成具有占据市场份额更大、市场适应能力更强、抗风险程度更高等优点的蚕桑养殖产业带。从我国蚕桑养殖的整体情况分析,我国“东桑西移”工作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战略思想上的统一。在当地合适区域建立起蚕桑养殖生产条件较好的蚕桑养殖基地,并将蚕桑养殖基地的职能作用进行增加,实现蚕桑养殖基地成为具有蚕桑养殖技术水平较高的优质蚕桑养殖服务中心。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将其纳入到当地产业发展和规划工作的工作内容中,以此形成当地蚕桑养殖产业生产和管理标准的统一。

(五)提高蚕农的经营规模和生产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好的进行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深度落实开展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通过新型蚕桑养殖技术作为替代传统蚕桑养殖技术的支撑,实现现代蚕桑养殖产业的技术发展目标,进而确保蚕桑养殖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推广。并且,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人员应在进行推广工作时秉持社会公益性的原则,做好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各项培训和服务工作。加强建设蚕桑养殖技术推广的网络平台和实地服务站点,以此来普及蚕桑养殖技术的各种知识和技术,进而提高蚕桑养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规模,促进蚕桑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1]。

(六)拓宽蚕桑产品的销售渠道

对于蚕农产生的蚕桑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担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建立起当地蚕桑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的方式,以此来打消蚕农的顾虑。并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建立起官方的销售渠道,建立起当地蚕农的信息数据库,由官方机构为蚕农的蚕桑产品销售渠道进行保障。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就市场对蚕桑养殖产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将蚕桑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透明化公开,实现建立完善蚕桑产品销售渠道的目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是促进蚕桑养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重视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改变传统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方式,帮助蚕农更好的发展,以此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速度。

猜你喜欢

蚕农蚕桑技术推广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躲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