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与沿岸沿线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以广西边境民族文化安全为例
2021-11-27朱璐婕
朱璐婕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一、文化安全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安全的概念
通常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安全由四个主要内容组成,除了常说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之外,还包括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这四个方面是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文化安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客观存在,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等变化也在进行着动态的变化。文化安全的核心要义一直没有变,即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准绳,要确保各族文化主权不受到外来文化或者思潮的侵蚀,
(二)“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在2013 年9 月由习总书记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提出,涵盖了陆地和海上两个维度。“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深交往,不仅加深传统的贸易经济往来,还要加强文化交流,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往来。
(三)广西民族文化安全指的内涵
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长637公里;海岸线长近1600公里,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海岸线相连。广西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族、瑶族、苗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口岸从广西地理位置上面可以看出广西边境民族文化存在互通安全的客观原因,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下,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让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二、广西地区文化安全现状
(一)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 万平方千米。2020 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21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7%,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广西地区作为中国的主要民族区之一,为了促进广西地区发展,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
(二)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安全组成要素
1.民族意识形态安全是民族文化安全的核心
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思想观念,是由宗教、政治、法律等多种内容融合所形成,对于实践有着指导作用。对于民族意识形态来说,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动,与经济基础变化相对应。民族意识既有消极守旧的一面,也有积极进取的一面,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通常正面的民族意识形态对民族文化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安全内在保障
通常认为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成员交接的过程,以纵向文化交接为主,这是民族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不仅包含常见的宗教文化、习俗、人文知识等内容,还有民族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想象力、思维力等民族特有的文化要素,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能促进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年轻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民族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指标已经不是评价综合实力的唯一指标,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更为突出。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文化对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本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提升民族自信心,为我国软实力提升提供助力。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广西边境民族文化安全的挑战
1.境外政治思潮的影响
政治思潮通常为国家或者统治集团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不同国家的政治思潮有着较大差异。广西与东南亚多个国家接壤,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发展,广西的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虽然短期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暂时停滞,但是长远来看边境地区贸易将会更加活跃。跨国贸易、文化等频繁往来,为境外文化、思潮进入我国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广西边境地区既有与我国思潮类似的越南,也有与欧美思潮类似的菲律宾等国家,由此引起广西边境地区文化和思潮的多样性,对于边境民族文化安全产生影响。
2.境外宗教思潮的影响
宗教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不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我国大部分的宗教思潮是从西南边疆地区传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从缅甸传入的印度教,从伊斯兰卡、泰国传入的佛教,对我国边疆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打开了广西边境地区,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宗教思潮趁机进入境内,开展不正当的活动,如进入广西边境地区测绘地图、盗取政治军事情报等;还可能有一些不良宗教思潮进入,对广西边境民族文化产生侵蚀和危害。
3.境外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近20 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与一些产业有地域限制不同,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上所具有的国家政治属性越来越明显,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文化产品就具有显著的差异,这些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进入会对文化和意识形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当地民族文化无法有效的传承下去。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文化安全应对策略
(一)做好文化安全维护和建设的基础工作
1.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广西边境地区至上而下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布局,把意思形态放在民族文化安全的首要位置,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让广西边境人民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国家的忠诚度。广西边境地区市、县、乡镇等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意识形态宣城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当地社会舆情,遏制不良风气。
2.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
用好国家和上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如农家书屋、乡村少年宫、文化小广场等。此外,还有巩固和提高广西边境地区广播、电视、网络等覆盖率,在偏远地区新增广播无线发射点,提高部分无线发射点的功率。要充分整合各地区新闻信息和人力资源,发挥新媒体、自媒体的作用,实现传播集约化生产、多层次开发,将民族文化和相关文化安全建设内容融入到日常文化产品中。
(二)不断提高广西边境地区的法治水平
一是贯彻好“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法律及政策规范。广西边境各地区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相关政策,尤其是关于文化交流及建设相关的内容,来指导当地文化安全建设。二是要不断提高广西边境地区的法治水平。将与周边国家接壤的乡镇作为重点,一方面加大教育和宣传,另一方面加强资源投入,持续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本地和国家建设边境地区的特别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三)在抵制西方文化和其他境外不良文化渗透中攻守兼备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文化安全建设,不仅要防范境外不良思想文化入侵,更要积极的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
1.坚决打击一切在广西边境地区进行文化渗透的组织和言行
在对外贸易中要切实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等审查,杜绝以学术交流为由头,开展不良文化输入的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文化的渗透。在广西边境地区日常文化交流中要高度警惕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化、丑化图谋。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安全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而艰巨的过程,边境地区要做好长期反渗透的思想准备。
2.大力发展新兴传播载体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媒介的新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极大的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广西边境地区相关部要加强对媒介传播渠道的管理运用,拓宽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将信息快速推送至群众眼前。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主要连接点,以周边相邻地区为重点,与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输出到周边国家,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激励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安全建设
民族文化安全是文化交流中的重点,让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切实提升参与感与获得感。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家国意识,尤其是主人翁意思,让各族人民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将民族文化安全根植于各族人民心中。
另一方面,要强化各民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广西边境地区各民族群众清楚地意识到经济建设、文化安全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他们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分项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