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项管理在学校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1-11-27王绍艳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学校

王绍艳

(安新县赵北口镇赵北口学校,河北 安新 071600)

为回应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广泛关注与热切期盼,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就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简称“五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各地相继转发,推出落实性举措,旨在推动“五项管理”落实落细落到位。

一、五项管理在学校具体实施中的现状

在“五项管理”改革中,毋庸置疑,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学校管理是“五项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但是,“五项管理”改革要真正落在实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各方达成共识。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是“五项管理”改革的具体方面,而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对“五项管理”的改革目标和价值导向的共同理解是政策落地的基础。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缺乏必要的共识,缺乏对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在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有些家长往往把升学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式,而学校也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提高升学率上,把成绩和分数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学生为了迎合家长或社会舆论对于高分数的期望而被动学习,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以至于变成了考试的“机器”。“五项管理”改革就是通过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方面的管理,使学生的作业适量、睡眠充足、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观念的转变是教育行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是“五项管理”改革落实的必要条件。比如作业管理方面,仅仅靠学校单方面的规范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规范作业管理,减少学生作业时间,但是如果回家后家长又增加学生的作业数量和时间,那么作业管理的效果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学校管理需要家庭积极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在强调作业的育人功能方面达成共识,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当作共同目标。

“五项管理”改革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如果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只是重视学校升学率等外在表现而不重视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不重视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那么整体社会舆论会对学校和家庭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和家庭的“减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除了作业管理之外,睡眠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手机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达成共识,通过各方的大力配合与相互支持促进政策落实。因此,“五项管理”改革要落到实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价值和教育观念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五项管理”的问题导向

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这些年减负的结果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课内减负,课外增负”。学生生命不堪重负,家长焦虑雪上加霜。孩子苦、家长累、学校无奈、社会焦躁,教育生态没有呈现自然之道,只见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之势。这些问题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也并非学校、家庭、培训机构某一方面所造成的。这些问题的背后,是难以摆脱的升学压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以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这些问题的治理,也必然是一项复杂艰难的系统性工程。今年年初,教育部密集出台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文件,并为此严格制定了“五项管理”。“五项管理”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关注的虽然看似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睡眠长短、作业量、提质健康等具体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难事”和全社会的“大事”。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治理的重视和决心,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三、科学管理的策略

(一)立科研兴校战略

科研兴校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种策略,也是推进“五项管理”的重要支点。“五项管理”背景下的科研兴校须在三个维度上彰显价值。

一是向科研要质量。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应把质量放在首位。“五项管理”必须直面并回应师生、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切与需求。传统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主要依循经验模式,突出表现为对“时间+汗水”的路径依赖,这与“五项管理”的宗旨背道而驰。教育科研的引入开启了学校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并找到了一条有效协调减负与提质矛盾的科学之路。无数学校成功的经验已充分证明,科研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内驱力,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内卷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分界线。二是以科研显特色。学校的特色发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及课程师资的支持。在加强“五项管理”的背景下,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五项管理”的刚性要求。那么,在规范基础上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并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校长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足够的科研智慧。三是以科研强队伍。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管理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落实“五项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并开展真实性研究,即基于“五项管理”针对真实问题开展研究,把问题变成课题;基于真实行动开展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基于真实实践成效开展研究,即研究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二)走科学减负之路

“五项管理”的精准施策需要依托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科研的深度介入与助推协同。减负并非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机械操作就可以达成,更需要依赖科学有效的探究。科学减负的前提是以科学的态度认知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教育管理规律;科学减负的重点是要以科研的方式研究“负担”,探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增减取舍”;科学减负的成效是要让学生有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必须是为了学生的科研、有学生参与的科研、最终由学生检验的科研。

(三)系统推进,规划阶段目标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标准要求,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扎实做好“五项管理”工作。第一步是形成共识与制度配套阶段。广泛地宣传发动,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将每一条细则对标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与办法。第二步是稳步推进与适时完善阶段。脱离了群众就不会有好的制度措施,只图管理便利就会造成对立情绪。管理者要戒除闭门造车和懒政心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第三步是总结完善与经验推广阶段。要及时总结与提炼,并加以推广宣传,为下一阶段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最后一步是全面夯实与久久为功。“五项管理”不是改革新政,而是回归常识。能否坚持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校长要守牢底线,教师要认准规律,家庭要稳定军心,社会更要正风肃纪,给孩子创造一个从容、安静、有序的成长环境。

结语:总之,“五项管理”政策落实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也需要政策执行主体的协同和合作,同时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共同治理,在协同合作中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学校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作业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