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7陈静敏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数学

陈静敏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丰州学区时村联小,河北 邢台 054500)

在教育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如果把信息技术适当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化难为易,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能够帮助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完全忘却了学习的辛苦,相反,还会逐步感觉到学习中的乐,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以学为乐。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之所以遇到有的学生感觉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不愿意学习数学,一方面是感觉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需要非常的细心才能做正确,一步算错,步步皆错。另一方面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造成的,没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小学年龄小,学习的动力和注意力的集中主要是靠学习兴趣,如果感觉到老师讲的课有意思,就会学习该老师讲授的知识,注意力就会持久一些,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音、形、色具备,动静结合的特点,把在课前搜集整理到的材料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参与,学生感觉课堂有趣,就会被深深地吸引住,很快进入教学环节,学生就愿意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立体、丰富、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学中有数的变化,有形的变换,再加上翻转、平移等,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简单、易学、有趣、尤其是教学平移、旋转、对称等这写概念的时候,运用信息技术,采用 动态演示的办法,学生理解起来要简单得多,学习效果良好。而且,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延伸,在计算机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进行多次的对称、平移和旋转,会得到新图形,形成新图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美,享受数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否则,即便教师口头讲很多,有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或者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不能掌握这些知识,就会处于学习的苦恼之中,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进而会讨厌学习数学,放弃学习数学。这样不但影响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以后学习物理和化学,甚至更多的其他科目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数学知识前后的衔接和连贯很重要,要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时候还需要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在搜集、整理这类问题的时候建立问题模型,研究这些模型,做出正确判断,可以说信息技术可以延伸课堂教学,为人们进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在时空的发展上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是合理使用,必然会有质的飞跃出现在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观念上变化很大,他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网络上的数学学习资源有课程讲解、数学题库、答疑解惑、知识归类等等,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即使偶尔有没有记住的内容,还可以看回放,这种优势无论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打算进行更高更难的学习挑战来说,还是对原来学习基础不太好,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赶上其他同学来说,都是可以提供每个人所需要的帮助,因此,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了圆周长之后,自己上是搜索有关知识,很快就发现了有关祖冲之和圆周率的知识,很有兴趣,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了解到世界之大,以及我国古代人们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丰富多彩,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也更加激发了学生奋发学习、励志成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信息和决心。

(三)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一定的方法和工具需要借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变化,进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经过这个转变,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真正受益者。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改变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与交流。实践中表明,信息技术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把学习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不但能让个别学生体验成功,还能把这种学习成果共享给其他学生,交流起来更加平等、有趣。学生通过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进一步的学习。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很好的激发,还能把抽象的、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加强。比如在学习“直线、射线和角”时,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试试进行动手操作,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视频展示学习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个体进行学习和探索的价值,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补充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四)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使思维“可视”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很强,加上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据优势的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给充分激发出来。而且,单纯的抽象的讲解也会增加学习的难度,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即使学生临时记住了,也是死记硬背,印象不深,记得不牢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把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并让学生进行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明白并掌握知识的实质,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并掌握新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并熟悉数学知识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认清数学规律,降低学习难度,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实践思考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使用,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看到了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数学可以不拘泥于数学课堂。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也有其弊端,并非是使用得越多越好,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取。

(一)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做”的直观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也不是哪里都好,传统教育也并非完全不好。小学生的年龄小,经历少,而学习小学数学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需要亲自操作完成,才能完全理解,彻底掌握,才能学得深,学得透,不易忘记,否则,只是在头脑中过一遍,效果就会很差。比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就需要称量实物,看一看,比一比,大量感知1 千克物体的重量,通过活动来学习,才能印象深刻。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为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的教学设备,犹如黑板一样是教学工具,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新事物来炫耀,更不能产生使用的依赖心理,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而进行滥用,否则,就会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学生就会过分依赖视觉,影响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制作和使用那些华而不实的课件,令学生眼花缭乱,易产生视觉疲劳,是不可取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首选要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再确定是否需要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帮助解决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必用的手段,更不是惟一的教学手段。那些看起来制作的很好的课件并不一定是好课件,关键还要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三)运用信息技术应注重实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要讲究运用的实用性,不能为了形式上好看而采用。否则会浪费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写重点内容的时候,也是学生认真审题和思考的时间,而且知识重点还可以一直保留在黑板上,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头脑中保留完整的知识结构。

总之,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优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要根据教学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各取所长,让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互为补充,提高教学效率,才能高标准地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