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声乐辅导点滴体会
2021-11-27王丽华
王丽华
(静海区文化馆,天津 301600)
一、普及知识,端正态度
到基层进行声乐艺术辅导,对象是没有太多声乐知识的社会群体,就需要进行启蒙式教育。其中有些人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很肤浅很粗糙,有的甚至连皮毛都没有,有人甚至认为唱歌好玩,可以亮亮嗓子,被人夸赞几句,或者是凑热闹,显摆一下,仅此而已。为了提高大家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我抽出时间下功夫对声乐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归类,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并把自己多年实践总结出声乐艺术的四大好处。
一是学习声乐艺术可以提高人的气质与生活品位。人们对声乐工作者最常见的评价就是“有气质”“有品位”,因声乐较为高雅,其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看到声乐工作者身上在舞台上经常散发出高贵的气质,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品位,是因为声乐工作者从心灵深处透露出自然的气质与灵感。二是学习声乐艺术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声乐是声音的独特表现艺术,韵律和音符里蕴藏着深刻的意义和内涵,激发出人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工作者可借助自身的意象和感受来诠释歌曲。三是学习声乐艺术强化人对事物的记忆能力。声乐艺术对人的记忆力又很大帮助,一首生疏的歌曲,经过训练就可以声情并茂地演唱出来,这其实就是对人的记忆力的一种锻炼。四是学声乐艺术的人不会学坏。因为声乐艺术的培养本身就是理性思考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体,声乐艺术爱好者必须用理性去思考,学会控制情绪。同时,声乐艺术本身就具有“润物而无声”的效果。在学习声乐艺术的同时也就深入了解了“美”,感知了“美”,陶冶了人的心灵和性情。通过讲解这四点好处,使大家澄清了对声乐艺术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理解,从而端正了学习态度。
二、优化方式,注重载体
在实践中,我们面对的学员基本都是普通群众,全部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声乐,可是作为专业辅导人员的认识和理念不能“传统化”,在辅导声乐的内容和方法上更不能业余,必须要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来辅导群众。
一是辅导时间有限。由于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声乐艺术,相对而言我们辅导的时间就比较有限。辅导声乐艺术的时间不能保持连续性。声乐艺术是一门不太容易认识的科学,学习声乐艺术的过程,也是不断淘汰不利因素,不断发掘和巩固有利因素的过程,也是反复重复记忆的过程,学习时间不能保证连续性,业余声乐艺术爱好者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任务,今天有空参加,明天有事不能参加,对于巩固学习成果很不利。针对这种学习时间断断续续连续性差的特殊情况,我们的辅导方式就需要改变,除了强调学员心记之外,还要让大家必须做笔记,把声乐表达中的具体办法和感觉记录下来,回家后自己训练,并可以有据可依。同时把自己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毛病和问题都记在笔记本上,等在辅导课上与辅导老师交流再有针对性地纠正毛病,解决问题。
二是辅导对象年龄差异大,文化层次以及综合素养不同。我们的辅导对象是业余声乐爱好者,年龄参差不齐,有少年,有青壮年,也有老年人。文化层次各异,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也有高学历者,他们年龄不同,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自然对发声方法以及对声乐作品的内涵与表现也不同。在辅导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比如,对于文化水平较低,不懂乐理知识,不识谱,曲调唱的不准确的学员,就不能讲大理论,只能一句一句的辅导,让这部分人的歌唱技巧从练声开始,先教认谱子,练习听音从单音开始练习,逐步增加难度。在给业余演唱团队辅导排练大合唱时,基本都是单声部的大齐唱,没有办法分二声部、三声部、即使练好了其他声部,往一块一和就跑调合不上,都跟着变成第一声部了。大合唱人员比较多,大家的纪律性和全局性较差,声音合不到一起,有的演员想突出自己的声音,声音较大,有的演员害怕唱错声音特别小,大家集中训练、配合及磨合的时间太少。对此,区文化馆采取推荐选拔和考试的方式组建了合唱团,每周固定时间和地点对队员们进行培训、学习,选出每个声部的声部长带着大家多多磨合,实行分组练习,每个声部单独练习等等。使合唱团的演唱质量在较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较高水平。
三是端正演唱者台风。还有,一些演唱者台风不好,独唱演员有的太随意,身形不好看,站姿不美,脚跟着打拍子,眼睛到处看,在台上表演时过于兴奋,在台上笑场;站在台上心理素质较差,有的太紧张,到了台上手都不知往哪儿放,僵硬死板,声乐气息都往上浮,下面的气息拽不住,所以就出现了跑调。为此,我们开展歌唱相对的形体训练,适当增加每年组织大赛的次数,全年开展歌手大赛、戏曲大赛、广场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各项赛事,文化馆全年开展百姓大舞台,想唱您就来的活动及演出,让每个文艺爱好者都能上台展示得到锻炼。
四是重点解决团队合作意识问题。静海区几十个艺术团队里几乎都有歌唱演员、舞蹈演员、器乐演员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表演方式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才能把好的作品呈现出来,2019 年静海区庆七一晚会的演出中,我创作了一个作品是《在松花江上》,这个节目需要歌唱演员、舞蹈演员、情景剧演员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表演者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大家的配合,歌唱演员不仅要有完美的声音还要配合情景剧演员和舞蹈演员进行表演唱,对表演者也是增加了更大的表演难度,我先要解决两个歌手的识谱演唱及音准、节奏问题,因为我们所有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所以作为辅导老师我要逐一解决各种问题,辅导完歌手,还要给情景剧演员编排剧目,还要给舞蹈演员编排动作、剪辑歌曲伴奏、最难的大家还要配合把这个节目编排到一起,还要配合娴熟。只有这样的演出形式才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作品,使人眼前一亮,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三、因人施教,力求速效
一是抓骨干。骨干力量的培养在社区群众声乐活动中很重要,要让骨干在声乐水平上领先普通群众一步,通过骨干的艺术才能发挥和展示把声乐辅导活动的对象辐射到社区各个不同层面的群众中去。我们在区文化馆举办小规模的提高班,选拔一些在社区,在企业,在军营,在学校的那些有一定声乐基础,有热心为声乐艺术事业做贡献的人集中起来,请市里高水平声乐老师进行面对面辅导,提高他们的声乐艺术水平,同时,采取讲座、现场示范、互动交流与自我操练等多种形式,让骨干力量多了解、多学习一点唱歌的方法,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明显,掌握了唱歌的基本知识、技巧。为今后的社区声乐活动培养后备力量。帮助他们反复演练一两首有特色有水准的保留歌曲,还主动帮助他们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社区之歌,让他们自我感觉更加年轻了,再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演唱活动中来,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社区群众声乐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集中辅导和培训,进一步提高骨干力量的业务技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基层社区声乐艺术骨干,为声乐艺术的普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是参与声乐艺术活动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因此辅导的同时要考虑到学员学龄的跨度、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爱好以及自身的专业水平。对那些缺乏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如最基本的识谱试唱都无法做到的爱好者,只能在辅导中进行简单浅显的渗透。在声乐辅导教学中加入大量的视唱练耳教学,针对零基础或者基础差的学员从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教起,如:音阶练习、节奏练习、试唱练习、基本音符的学习、简唱等等,让这些人掌握音符、节奏等一系列相关音乐术语,使大家在短期内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了速成与普及。
三是对嗓音条件一般、甚至条件不好的爱好者,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或学而不得法,不是喊叫,就是上下声区不通。针对大家学声乐艺术时间短的问题,确定重点练习发声方法,在解决基本功的同时,把个人情感和演唱方法融为一体,基本达到长唱歌时不喊叫,不虚假,能带着情绪唱完整首歌。然后再通过反复进行基础发声训练,引导学员放松面部、下巴、颈部的肌肉,将喉头保持在位置较低的地方,由轻声的发音练习开始,逐步体会“共鸣”与“假声”的发音感觉。
四是借助器材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将部分电子琴、钢琴等声乐器材带到教学现场,让学员自己去操作,感受声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辅导效果和质量水平,还能够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辅导人员想要更好地促进声乐艺术的辅导工作,就必须要激发学员的兴趣,让他们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参与到相关活动中。而且部分学员对电子琴等产生兴趣之后,还能够培养自身的兴趣点,充分利用休闲时间。辅导人员在声乐艺术的教学中,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导作用,学员在辅导过程中,对某一种声乐类型,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行相应的练习,实现声乐爱好者的全面发展。所以,辅导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要看到地区的差异性、面向对象的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辅导工作。需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员,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另外,辅导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辅导质量水平,使学员能够接受更多优质的声乐辅导,促进学员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视频等各种方式进行艺术学习,提高声乐艺术爱好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