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新发展的研究

2021-11-27孟长青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方位立德育人

孟长青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德育的本质是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我国高校德育注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涵盖对学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环保意识等的塑造,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高校德育事业的发展既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又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

一、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分析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也就是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广义的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也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等[1]2。学校德育通常讲广义上的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德育理论的不断涌现和德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不断寻求与国家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相平衡,并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相结合以达到理想德育效果。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趋势也让高校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出现变化,在形式上不再限于传统的课堂和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日益关心科技伦理、网络道德、多元文化等现实问题[1]12-14。

我国的各个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和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德育目标,涵盖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等方面,且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1)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一致性,因此高校德育中包含“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规定。(2)集体主义教育。在我国,集体主义是人们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对集体、对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高校德育更是注重对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3)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对高校德育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法制教育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要接受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深入学习宪法与各项基本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4)社会公德教育。涵育良好的道德品行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德育的内容离不开对学生诸如诚信、正直、孝顺、仁爱、勤劳、勇敢、节约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高校德育中关于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结合时代发展对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等品质的要求而形成的。此外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新时代历史方位对我国高校德育的赋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为我国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为了使高校德育能够达到新的历史条件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对高校德育的多重赋能。

(一)民族复兴新使命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德育的目标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376这就为高校德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等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为国家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因此,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高校德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党的思想尤其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引导大学生自觉将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集聚力量。

(二)立德树人新要求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376,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3]45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立德树人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之德,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的精神;“树人”就是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人,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足以继承民族复兴大任的人。其中,“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手段,“树人”是“立德”的结果和目的。

(三)“三全育人”新思路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这一思路的确立是我国高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实践生成。为了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17 年2 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在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三全育人”的核心在“育”,关键在“全”。达到“育”的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育人规律,构建德育的新生态,以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水平;实现“全”的协调必须根据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现实要求营造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新模式,抓住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从主体、时间以及空间三个维度提升高校德育的深度、效度和信度。

(四)国际互鉴新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为高校德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习近平在2018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西方国家在个性教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等方面实施较早,拥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值得中国学习。只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实现国际互鉴,才能吸收其他国家在高校德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推动我国高校德育事业长足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既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又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三、新的历史方位下实现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原则

为了使高校德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德育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必须要坚持科学可行的实践原则,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时代菁华与重视传统精髓相结合

在高校德育的内容设置上,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时代思想的菁华,也是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纲领性和方向性作用的科学思想,需要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得到贯彻,且高校德育本身就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条件下发展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其次,实现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根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时代高校德育中重视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

(二)遵循德育规律与创新德育机制相协调

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中心和主体,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结合学生自身成长的心智因素和个性特征,合理安排德育方案[4]。二是深入考量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现状与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变化,科学制定德育方案。中国高校德育虽然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高校间差距明显,因此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不同高校的条件科学制定方案。三是要探索高校德育新路径,提升德育实施的效度。在高校德育的路径选择上,不仅要发挥出传统的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等形式德育的优势,也要结合时代特点,迎合学生喜好,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平台和技术,探索出互联网+的高校德育新路径。四是要完善高校德育的体制机制,营造育人新生态。高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扭转唯分数、唯荣誉等不科学的德育评价导向,完善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德育高校事业的生机与活力。

(三)坚持中国特色与加强国际互鉴相统一

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中国的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实现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是坚持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德育发展创新的根本保证。其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保持高校德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新时代的高校德育必须要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蔓延。最后要加强国际互鉴,学习国外高校德育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中国高校德育水平。虽然中国的高校德育要坚持中国特色,但也不能回避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要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同时超越制度隔阂,学习国外高校德育的先进经验和体制机制,为中国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方位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认方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说方位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严以修身”先立德